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裕乾专利>正文

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534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座垫支承杆上端形成一U形架,于该U形架内设一调整轴,该调整轴系配合U形架两外侧之扣片以相对锁合方向旋予锁固,且调整轴之轴壁具有径向定位孔供一调整杆楔入结合,恰使该调整轴之正逆旋转驱动即可同时控制两侧扣片之紧锁或松退,进而使座垫之金属支撑杆获适当锁扣或解除效果,以便于使用者任意调整座垫之前、后位移或夹持角度。(*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设计,尤指一种适于脚踏车座垫架设前、后位移或角度调整之组成装置。传统之脚踏车座垫支承杆与座垫本体之结合组成,请参阅图4所示,其主要系在支承杆之每一侧均设有一夹片及扣片,令夹片及扣片之间形成一圆槽而供座垫之金属支撑杆穿置定位,并以螺丝螺帽锁设于支承杆上,但此习用结构因利用两组夹片与扣片分别供座垫金属支撑杆之夹持定位,其不仅构成极为复杂,组件零散,且于装配组合作业亦甚为不便,无法提供使用者简易调整座垫前、后位移或夹持角度之效果。本技术的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设计,其仅由一调整轴之设置即可同时控制两侧扣片之锁合或松放,故操作极为简易便捷,只需扳动调整轴上之调整杆即能任意调整座垫之前、后位移或夹持角度,甚至于脚踏车骑乘行进中亦可轻易达成,能因应任何路况作必要之调整。本技术的次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设计,系使支承杆上端形成一U形架,藉该U形架两侧壁分别与扣片贴置,并使其恰可容座垫金属支撑杆紧合夹持而予锁定,故两侧仅分别设一扣片为已足,能有效精简构件,简化组合装配作业。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主要乃系以一调整轴设于支承杆上端,并使其恰可与支承杆两侧扣片为相对锁合,即于调整轴正逆旋转驱动同时令两侧扣片呈紧锁或松放之同步动作,故于调整轴上设一调整杆供使用者操作控制,以便于任意调整座垫之前、后位移或夹持角度。下面依附图所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组合剖面图;图4为习用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之组合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之构成主要系包括有一座垫1、支承杆2、一调整轴3及两扣片4(4′)等元件;其中座垫1,系与习用座垫相同,其底部设有两延伸之金属支撑杆11、11′;支承杆2,系供插入车架管6内以供座垫1架设定位,其上端系形成一U形架21,于U形架21两侧壁则分别开设一对应中孔22,且两外侧壁表面均设适当之辐射状止滑纹23;调整轴3,为一适当之圆柱状,其轴心系分别从两端面开设对应螺孔31、32、令两螺孔31、32之螺纹方向恰为正、逆旋转方向,又其轴之径壁乃开设一个以上之径向定位孔33,藉此选定其中一径向定位孔33以供一调整杆34楔入结合,该调整杆34系可令其前端径壁设一可自由伸缩之挡止滚珠341,使该调整杆34契入径向定位孔33时,恰以挡止滚珠341呈卡止结合;两扣片4(4′),为左、右对称之同一构造,主要系使每一扣片4(4′)之朝内面设有一弧形长沟槽41(41′),并于该内壁面设适当之辐射状止滑纹42,又其外壁则分别开设一角形螺帽之埋入孔43(43′);如上述构件之形成,即可令调整轴3设于支承杆2上端之U形架21内,进而利用两螺纹方向恰为相反之角形螺帽5(5′)分别穿入扣片4(4′)之埋入孔43(43′),并贯穿U形架21之对应中孔22而以正、逆相反方向同时锁入调整轴3之两螺孔31(32),因扣片4(4′)系预先已供座垫1之金属支撑杆11(11′)夹持定位(如图2所示),故两角形螺帽5(5′)一经锁固,即可将座垫1夹持一定位角度,其欲调整座垫1之夹持角度时,则只需扳动调整杆34,令两角形螺帽5(5′)解除锁定状态,即可使座垫1呈松放,使用者依其需要经适当之位移或角度调整后,即可将扳动该调整杆34恢复紧掣状态,故其调整操作甚为便捷迅速,且座垫角度之设定亦属随心所欲极其精确。又,上述调整轴3于两侧亦可进一步分别设置一环形垫圈35(35′)藉此供所述角形螺帽5(5′)穿置锁固,令其介于调整轴3与两侧扣片4(4′)之间,可获牢固这锁定效果。再者,依本技术创作精神,其相关结构亦可适当改变而达成同一目的、功效,凡此简易之等效替代,实则均应为本案权利要求范围所包括,即如图3所示,其亦可令调整轴3′直接于两端设延伸之螺杆31′而座垫支承杆2′之U形架21′则可设适当之对应切槽211′,进而直接驱使调整轴3′旋转,令两侧延伸螺杆31′得以锁入两侧扣片40之螺孔,形成结合锁定,并于锁定后选择一适当之调整轴径向定位孔供调之锁合松紧,达到预期座垫位移或角度之调整。此外,按本技术装置组成,其主要乃系提供一种简易锁合或松放之调整装置,其适用上亦不特定局限于座垫之夹置,就脚踏车而言,如欲进一步使用于座垫或其他支承杆与车管架之楔合锁固亦无不可,例如图1所示,其依相同结构特征之装置组成使用于支承杆2与车管架6亦属合理可行,因装置构成为相同,故于此不另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其系于脚踏车座垫底部两延伸金属支撑杆与支承杆之间设有一调整轴及两扣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杆,其上端系形成一U形架,于U形架两侧壁分别开设一对应中孔,且两外侧壁表面设有适当之止滑纹;调整轴,为一适当圆柱状,其轴心系从两端面分别开设对应螺孔,令两螺孔之螺纹方向恰为正、逆相反之旋转方向,用于轴壁开设一个以上之径向定位孔,以选定其中一径向定位孔供一调整杆楔入结合;两扣片,在左、右对称之一同一构造,其每一扣片之朝内面均设有一弧形长沟槽,令其恰容座垫金属支撑杆跨置定位,且该内壁面亦设适当之止滑纹,而于外壁均开设一角形螺帽之埋入孔;利用上述构件,即可将调整轴设于支承杆上端之U形架内,藉两螺纹方向恰为相反之角形螺帽分别穿入扣片之埋入孔并贯穿U形架之对应中孔,以正、逆相反方向同时锁入调整轴之两螺孔予以锁定,惟该扣片之弧形长沟槽系预先置入座垫金属支撑杆,故一经锁定即呈夹持定位,其欲调整时则仅需扳动调整杆而解除锁定,即可在位移或角度调整后再予扳回,以恢复紧掣锁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轴之调整杆前端系设有一可自由伸缩之滚珠,令该调整杆楔入轴壁径向定位孔恰可挡止卡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轴两侧系分别设有一环形垫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轴于两侧设延伸螺杆,并令支承杆之U形架设对应切槽以供调整轴两延伸螺杆跨置,藉调整轴旋转而使两侧延伸螺杆锁入两侧扣片之螺孔即完成结合,使调整轴之调整杆适当扳动即可同时控制延伸螺杆之锁合或松紧。专利摘要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座垫支承杆上端形成一U形架,于该U形架内设一调整轴,该调整轴系配合U形架两外侧之扣片以相对锁合方向旋予锁固,且调整轴之轴壁具有径向定位孔供一调整杆楔入结合,恰使该调整轴之正逆旋转驱动即可同时控制两侧扣片之紧锁或松退,进而使座垫之金属支撑杆获适当锁扣或解除效果,以便于使用者任意调整座垫之前、后位移或夹持角度。文档编号B62J1/08GK2124180SQ9220827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高裕乾 申请人:高裕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座垫调整装置,其系于脚踏车座垫底部两延伸金属支撑杆与支承杆之间设有一调整轴及两扣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杆,其上端系形成一U形架,于U形架两侧壁分别开设一对应中孔,且两外侧壁表面设有适当之止滑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裕乾
申请(专利权)人:高裕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