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裕乾专利>正文

楔形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0538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耐张装置,具体披露了一种楔形耐张线夹,该线夹包括两个对应的半盖体、两个对应的半夹块及一拉杆,两个半盖体与两个半夹块分别匹配形成外盖体及内夹块,两个半盖体于相对侧壁均设有嵌扣部及嵌扣槽,并开设一可供拉杆杆体通过的沟槽,拉杆为一U形杆体,两端具有墩头,而内夹块呈锥形体,外盖体的内径亦呈相对锥孔。该线夹在组合时以内夹块裹夹导线,将拉杆的两侧杆体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再利用嵌扣部与嵌扣槽的匹配扣合,因此具有结构简化、结合稳固、实施方便、组装容易及拉引效果更佳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耐张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高空导线的终端或分段耐张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楔形耐张线夹,已知如中国专利号ZL 200520134175. 8以及 ZL200820114961. 5的技术专利,均是有关楔形耐张线夹的设计,前者的楔形耐张线夹 由壳体、楔块、压块和连接螺栓所组成,而后者则是一种双楔形耐张线夹,包括C型壳体、挂 板,以使挂板与C型壳体可通过挂耳连接,并另设有可与C型壳体连接的双楔块及绞扣式压 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又结合稳固,且实施方便、组 装容易及拉引效果更佳的楔形耐张线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包括两个对应的半 盖体、两个对应的半夹块及一拉杆所组成;两个半盖体,供匹配形成一组外盖体,两个半盖 体均于相对侧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扣部及嵌扣槽,并在侧边壁皆开设一沟槽;两个 半夹块,供匹配形成一组内夹块;一拉杆,为一U形杆体,其两端均具有呈较大阶级状的墩 头;依上述构件,两个半盖体与两个半夹块能匹配而形成一组外盖体及内夹块,内夹块能置 于外盖体内,拉杆的两侧杆体能贯穿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两个半盖体的嵌扣部与嵌 扣槽能相互匹配扣合。 本技术的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在组合时以内夹块裹夹导线,将拉杆的两侧杆 体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再利用嵌扣部与嵌扣槽的匹配扣合,因此具有结构简化、结合 稳固、实施方便、组装容易及拉引效果更佳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于内夹块置入前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于拉杆两端预先套置垫圈的成型前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拉杆成型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翻转半盖体形成嵌合前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呈嵌合状态的组合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将导线裹夹固定的使用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使用不同实施形态拉杆呈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楔形耐张线夹,其主要包括两个对应的半盖体la、lb、 两个对应的半夹块2a、2b及一拉杆3所组成,其中 两个半盖体la、lb,供匹配形成一组外盖体(如图2及图3所示),两半盖体la、 lb均于相对侧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扣部11a、llb及嵌扣槽12a、12b,并在侧边壁皆 开设一沟槽13a、 13b,如图所示,所述嵌扣槽12a、 12b均位设于一延伸壁14a、 14b,事实上所 述两个半盖体la、lb是可呈相同对应构造,故能以同一模具制成; 半夹块2a、2b,供匹配形成一组内夹块,以适于将导线4裹夹固定(如图8所示),又两半夹块2a、2b于对应边壁上并可设有相对的凸部21a与凹部21b ; —拉杆3,为一 U形杆体,其两端均具有一墩头31 ,该墩头呈较大阶级状,以提供挡止作用,并在杆体两端均预先套置一垫圈32,如图4所示,所述墩头31在成型以前,预将垫圈32套入两端杆体,再成型为一呈较大阶级状的墩头31 (如图5的示意状态); 依上述构件,由两个半盖体la、lb与两个半夹块2a、2b匹配形成一组外盖体及内夹块,并使内夹块置于外盖体内,将拉杆3的两侧杆体贯穿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13a、13b,再利用嵌扣部11a、llb与嵌扣槽12a、12b的匹配扣合,即可完成耐张装置的组成。 上述拉杆3的垫圈32,供卡止于两半盖体la、lb的接合前端(如图3),以提供较佳的抵持效果。 如图所示,上述半盖体la、 lb的嵌扣部1 la、 1 lb,其内侧可设为一斜面11 la、 11 lb, 因此可快速方便的翻转而顺势扣入嵌扣槽12a、12b,以形成稳固嵌合(请分别参阅图6及图 7所示)。 上述以两个半夹块2a、2b组成的内夹块,及由两个半盖体la、lb所组成的外盖体,内夹块呈一锥形体,而外盖体的内径则具有相对锥孔,因此内夹块嵌入外盖体时,可通过拉杆3的拉引而形成紧密结合。具体的说,如图所示的两个半夹块2a、2b,其外壁面22a、22b各呈半锥形面,故合拢时即构成一锥形体,同理可知,两个半盖体la、lb的内径面15a、15b,也都是呈适当相对的半锥形面,故于合拢时构成一锥孔,以供内夹块置入。 前述的拉杆3,所述呈较大阶级形状的两端墩头31,除了可为一体成型以外,事实上亦可使用螺栓元件的螺合而构成如同墩头的形态,如图9所示,其进一步亦可在另一种形态拉杆5的杆体两端均设有适当的螺纹段51,当拉杆5两侧杆体贯穿通过外盖体的两边沟槽13a、13b后,即可套入一垫圈32,再以螺母52施予锁固结合,同理可完成耐张装置的组成(如图10)。 如图所示的垫圈32,其搭配贴合面的形状而成型,以获得较佳的抵持效果,但亦可 改采一般的垫圈来替代,自不待言。 依上述实施例所示,其本技术主要技术的例举说明,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举凡涉及等效应用或基于前项技术手段所为简易变更或置换的,均应视为 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包括两个对应的半盖体、两个对应的半夹块及一拉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半盖体,供匹配形成一组外盖体,两个半盖体均于相对侧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扣部及嵌扣槽,并在侧边壁皆开设一沟槽;两个半夹块,供匹配形成一组内夹块;一拉杆,为一U形杆体,其两端均具有呈较大阶级状的墩头;依上述构件,两个半盖体与两个半夹块能匹配而形成一组外盖体及内夹块,内夹块能置于外盖体内,拉杆的两侧杆体能贯穿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两个半盖体的嵌扣部与嵌扣槽能相互匹配扣合。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盖体的嵌扣槽设于一延伸壁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在杆体两端均预先套置一垫圈。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盖体的嵌扣部内侧呈斜面。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夹块呈一锥形体,而所述外 盖体的内径具有相对锥孔。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两端的墩头采一体成型 而形成较大阶级形状。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在杆体两端设有螺纹段, 并以螺母锁固结合而形成墩头形态。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形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两个半夹块于对应边壁上设有相 对的凸部与凹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耐张装置,具体披露了一种楔形耐张线夹,该线夹包括两个对应的半盖体、两个对应的半夹块及一拉杆,两个半盖体与两个半夹块分别匹配形成外盖体及内夹块,两个半盖体于相对侧壁均设有嵌扣部及嵌扣槽,并开设一可供拉杆杆体通过的沟槽,拉杆为一U形杆体,两端具有墩头,而内夹块呈锥形体,外盖体的内径亦呈相对锥孔。该线夹在组合时以内夹块裹夹导线,将拉杆的两侧杆体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再利用嵌扣部与嵌扣槽的匹配扣合,因此具有结构简化、结合稳固、实施方便、组装容易及拉引效果更佳的有益效果。文档编号H02G7/02GK201541104SQ200920218668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高裕乾 申请人:高裕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楔形耐张线夹,包括两个对应的半盖体、两个对应的半夹块及一拉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半盖体,供匹配形成一组外盖体,两个半盖体均于相对侧壁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嵌扣部及嵌扣槽,并在侧边壁皆开设一沟槽;两个半夹块,供匹配形成一组内夹块;一拉杆,为一U形杆体,其两端均具有呈较大阶级状的墩头;依上述构件,两个半盖体与两个半夹块能匹配而形成一组外盖体及内夹块,内夹块能置于外盖体内,拉杆的两侧杆体能贯穿跨置于外盖体的两边沟槽,两个半盖体的嵌扣部与嵌扣槽能相互匹配扣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裕乾
申请(专利权)人:高裕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