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上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95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该车辆的配置在车体罩内的功能部件支承在车架上,盖子能闭锁在覆盖上述功能部件的关闭状态,该盖子在与上述功能部件对应的位置,能开关地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利用这种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能防止用于解除盖子的关闭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量避免气候等外界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带来的影响。配置在离开盖子(169)的位置上的罩部件(195),能开关地配设在车体罩(34)上,用于解除盖子(169)的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配设在车体罩(34)上,其由处于关闭状态的罩部件(195)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涉及是用于解除下述盖子的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改良,其中在所述车辆中,配设在车体罩内的功能部件支承在车架F上,盖子能闭锁在其覆盖上述功能部件的关闭状态,该盖子在与上述功能部件对应的位置,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且相对于该车体罩可开、关。
技术介绍
从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11-227658号)中我们知道作为功能部件的燃油箱配置在小型二轮摩托车的低地板部,覆盖燃油箱的加油盖的盖子安装在车体罩上,闭锁机构用于将盖子锁在关闭状态,在上述盖子的附近,面向车体罩的外面配置有钥匙孔,该钥匙孔用于插入使上述闭锁机构做开启动作的钥匙。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上述现有的结构那样,若配置具有钥匙孔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使其一部分朝向车体罩的外面,则容易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必须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构造成即使受到气候等外界干扰的影响,也具有足够的耐用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使其能防止用于解除盖子的关闭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不受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量避免气候等外界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带来的影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在该车辆中,配设在车体罩内的功能部件支承在车架上,盖子能闭锁则其覆盖上述功能部件的关闭状态,该盖子在与上述功能部件对应的位置,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且相对于该车体罩可开、关,其中,配置在离开上述盖子的位置上的罩部件,设置在上述车体罩上且相对于该车体可开、关,用于解除上述盖子的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设置在上述车体罩上,该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由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罩部件覆盖。另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构成上述车体罩的一部分的内罩从后方侧覆盖车架前端所具有的头管,上述罩部件以及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设置在该内罩上。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设置在上述内罩上的收容盒(193)由上述罩部件从车体后方侧覆盖。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作出的,其中,上述收容盒设置在上述内罩上,该收容盒能在其收容在上述内罩内的全闭位置和从上述内罩中伸出来的全开位置之间沿车体前后方向滑动;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在上述内罩上的设置位置是在从车体前后方向的后方看时,偏离上述收容盒而且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头管重叠,上述罩部件安装在收容盒上,在上述收容盒处于全闭位置的状态下,该罩部件覆盖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具有将上述收容盒锁在其全闭位置的收容盒闭锁机构。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左、右前收容部设置在上述内罩上并沿车体宽度方向空开间隔,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左、右前收容部之间。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上述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从车体中心线偏向左右方向之一侧的位置上。再有,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专利技术,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做出的,其中,上述功能部件是配置在上述车体罩所具有的踏板附近的燃油箱,上述盖子安装在上述车体罩上,该盖子覆盖该燃油箱的加油盖。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只要在罩部件处于关闭状态下,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就不会露出,这样就能尽量防止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受到并非出自使用者本意的摆弄,而且,能尽量减少由于气候等外界干扰给解除闭锁操作部件带来的影响。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靠近骑乘者的前方位置上,能很容易地操作解除闭锁操作部件。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不需要设置用于覆盖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专用部件,能减少部件个数。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抽屉式的设计,所以既能确保收容盒的容量,还能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来配置解除闭锁操作部件。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在打开盖子时必须解除收容盒的在全闭位置上的闭锁状态,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打开盖子的专用的闭锁机构,能简化闭锁结构。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于在左、右前收容部之间产生的空间中,能高效率地利用空间来配置解除闭锁操作部件。根据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将解除闭锁操作部件配置在靠近乘车用座垫上的骑乘者的左右手之一的位置上,能很容易地进行操作。根据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盖子配设成使其覆盖使用频度高的加油盖,所以更加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是安装着燃油箱以及散热器的状态下的车架的立体图。图3卸下乘车用座垫以及车体罩状态下的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左视图。图4是卸下了行李箱状态下的图3的箭头4的向视图。图5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后部的放大纵剖侧视图。图6是行李箱的后部附近的纵剖视图。图7是打开了前部座垫状态下的图5的主要部位放大图。图8是图7的箭头8的向视图。图9是图1的箭头9的放大向视图。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剖切的简要剖视图。图11是沿图9的11-11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12-12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3是从图10的箭头13方向看处于全闭位置的收容盒的侧视图。图14是图13的箭头14的向视图。图15是从与图14相同的方向看收容盒处于全闭闭锁状态时的收容盒闭锁机构的图。图16是收容盒闭锁机构处于解除闭锁状态时的与图15对应的图。图17是用保持机构将收容盒暂时保持在全闭位置以及全开位置之间的大致中央的状态下的与图13对应的侧视图。图18用于表示保持机构的组成的纵剖侧视图。图19是沿图9的19-19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0是沿图9的20-20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智能钥匙系统的组成的图。图22是沿图9的22-22线剖切的剖视图。图23是图22的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依据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2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图,图1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左视图,图2是安装着燃油箱以及散热器的状态下的车架的立体图,图3卸下乘车用座垫以及车体罩状态下的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左视图,图4是卸下了行李箱状态下的图3的箭头4的向视图,图5是小型二轮摩托车的后部的放大纵剖侧视图,图6是行李箱的后部附近的纵剖视图,图7是打开了前部座垫状态下的图5的主要部位放大图,图8是图7的箭头8的向视图,图9是图1的箭头9的放大向视图,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剖切的简要剖视图,图11是沿图9的11-11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2是沿图11的12-12线剖切的剖视图,图13是从图10的箭头13方向看处于全闭位置的收容盒的侧视图,图14是图13的箭头14的向视图,图15是从与图14相同的方向看收容盒处于全闭闭锁状态时的收容盒闭锁机构的图,图16是收容盒闭锁机构处于解除闭锁状态时的与图15对应的图,图17是用保持机构将收容盒暂时保持在全闭位置以及全开位置之间的大致中央的状态下的与图13对应的侧视图,图18用于表示保持机构的组成的纵剖侧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的配设结构,在该车辆中,配设在车体罩(34)内的功能部件(28)支承在车架(F)上,盖子(169)能闭锁在覆盖上述功能部件(28)的关闭状态,该盖子(169)在与上述功能部件(28)对应的位置,安装在上述车体罩(34)上且相对于该车体罩(34)可开、关,其特征是:配置在离开上述盖子(169)的位置上的罩部件(195),设置在上述车体罩(34)上且相对于该车体(34)可开、关,用于解除上述盖子(169)的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设置在上述车体罩(34)上,该闭锁状态的解除闭锁操作部件(272)由处于关闭状态的上述罩部件(195)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坂进山口宣雄矢野谦吾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