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尾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80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尾灯结构,其可解决车辆的尾灯的纵深尺寸较厚的问题,使纵深尺寸较薄地构成。利用后翼子板(43)覆盖后轮(35)的后方,利用挡泥罩(47)覆盖后轮(35)的后方,并将尾灯(46)配置在后翼子板(43)与挡泥罩(47)的周围,在这样的自动两轮车(车辆)(10)上,尾灯(46)是将发光二极管(81…)作为光源的尾灯,其包括:载置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82);载置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元件(83)的控制元件基板(84);将这些发光二极管基板与控制元件基板一起容纳的壳体(87);以及覆盖在该壳体(87)上的透镜(88),在发光二极管基板(82)的下方配置控制元件基板(8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尾灯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的尾灯结构,在光源上使用发光二极管来改善目视性,以提供给实际应用。实际应用的车辆的尾灯结构如果在基板上并排发光二极管,将这些基板和发光二极管容纳在壳体中,再使透镜覆盖在该壳体上,则在实际应用上已经足够了。作为这样的车辆的尾灯结构,下述结构已经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337775号(第8页图6)在车辆的尾灯结构上,为了加强外观设计,要求提高设计的自由度,并要求在下述部件的配置结构等上花费功夫,所述部件包括搭载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二极管基板(副基板);搭载控制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元件的控制元件基板(主基板);容纳这些发光二极管基板和控制元件基板的壳体;覆盖该壳体的透镜;从控制元件基板伸出并从壳体引出到外部的线束(配件);安装在该线束前端的接合器。特别地,在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尾灯结构中,其上下方向的尺寸容易变短,但在车体的前后方向上容易变得大型化,在小型化上要求花费功夫。并且,在现有的尾灯结构中,因为要用后罩覆盖住壳体和透镜的上部,所以在实际安装状态下需要另外的部件(后罩)覆盖车辆尾灯,导致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后翼子板覆盖后轮的上方、同时利用挡泥罩覆盖后轮的后方、并将尾灯配置在这些后翼子板和挡泥罩周围,在这样的车辆上,所述尾灯是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尾灯,其包括:载置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 板;载置用于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控制元件的控制元件基板;将这些发光二极管基板与控制元件基板一起容纳的壳体;以及覆盖在该壳体上的透镜,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的上方或者下方配置所述控制元件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靖二高梨至宏中村健太中山大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