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75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1),其中拉杆(2)的后部和车座罩(24)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拉杆(2)的前部和后部安装在车身框架(8)上。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防止了在拉杆与车座罩的连接部分处形成损害其外观的间隙,并且通过减小从拉杆施加到车座罩的负荷而减小了车座罩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有车座罩和拉杆(glove bar)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传统上,此类型的摩托车例如包括专利文献1(JP-A-5-286469(第2-3页,图1、10、11、13))中公开的摩托车。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摩托车包括车座罩,其从左右两侧和后部覆盖车座后部的下部。车座罩被安装到车身框架并在其后部上设置有拉杆,拉杆在车身的横向上突出。当就座在车座后部上的同乘者稳定身体上部,或者驾驶员抬起车身后部以支起主支架时,拉杆被抓握并且通过支柱而安装到车身框架和车座罩,该支柱设置在车身纵向上的两端处以在车身内侧延伸。安装到车身框架的拉杆具有延伸穿过车座罩和车身内侧的支柱,并且支柱的车身内侧端部安装到车身框架。安装到车座罩的拉杆具有安装到车座罩的支柱的车身内侧末端。此外,除了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所指定的现有技术文献外,直到本申请的递交日为止本申请的申请人也未能发现与本专利技术密切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上述传统摩托车,其中拉杆安装到车身框架的构造导致拉杆的支柱和车座罩中用于通过拉杆的孔之间的间隙在许多情况下变得不均匀而损害外观的问题。此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拉杆通过螺栓安装到车身框架并且车座罩通过模制而制造,所以包括比普通加工更大的公差和制造误差,从而频繁地导致支柱位置和用于通过拉杆的孔的位置之间的不一致。为了使得连接部分上的间隙均匀,需要以高精度进行拉杆的制造和组装以及车座罩的模制,因此不能避免成本增大。另一方面,其中拉杆安装到车座罩的构造引起这样的问题,即因为与驾乘者上身重量相对应的重量从拉杆施加到车座罩(这使得需要增强车座罩刚度),所以车座罩重量增大。本专利技术意在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其目的是在力图减小成本的同时防止在拉杆和车座罩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形成间隙而损害外观,以及能够通过提供减小从拉杆施加到车座罩的负荷的结构来实现车座罩的轻量化。如下实现此目的。(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包括设置在车座之后的车座罩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后部附近的一对左右拉杆,所述拉杆的后部和所述车座罩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拉杆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到车身框架。(2)除了根据(1)中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还包括前安装件和后安装件,所述拉杆的前部通过所述前安装件从侧面安装到车身,所述拉杆的后部通过所述后安装件从上方安装到所述车身,所述拉杆被布置成至少其前部在侧视图中观察时向前下方倾斜,并且所述前安装件布置在所述拉杆的前部的前延长线上。(3)除了根据(2)中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后安装件被所述车座从上方覆盖。(4)除了根据(1)中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车座罩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个侧壁弯曲形成为当从所述车身的后部观察时向所述车身外侧凸起。(5)除了根据(4)中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座罩的侧壁的内表面上以垂直延伸的增强肋。(6)除了根据(5)中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增强肋的尾灯。(7)除了根据(5)中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增强肋设置在所述后安装件附近。(8)除了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构造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所述拉杆和所述车座罩用具有玻璃纤维的增强塑料模制成型。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车座罩与拉杆一体形成,就外观而言不会引起在两者之间的连接部分上形成间隙的问题,即使两者如同分别形成拉杆和车座罩的情况下一样不以高精度形成。此外,由于一体成型而可以实现制造工艺的简化和成本的显著下降。此外,因为拉杆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到车身框架,所以虽然车座罩与拉杆一体形成,但施加到拉杆的负荷的主要部分可以有效地由车身框架承载,并且从拉杆施加到车座罩的负荷可以降低。所以,车座罩可以被形成为在厚度上较薄,由此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根据(2)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将拉杆的前端安装到车身框架的安装螺栓位于负荷的作用线上,并且负荷的传递路径被形成为直线,因此拉杆前端的安装到车身框架的那些部分可以形成为紧凑并具有高强度。此外,工人可以在从上往下看的同时夹紧安装螺栓(拉杆的后部通过其安装到车身框架),因此可以容易地将拉杆安装到车身框架。根据(3)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因为车座可以防止拉杆后部的安装到车身框架的那些部分从车身的外观显露出来,所以与使用封盖来覆盖并隐藏拉杆后部的安装部分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并实现成本降低。根据(4)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因为与车座罩的两个侧壁形成为呈现垂直延伸平板的形状的情况相比,两个侧壁在刚度上被增强,所以车座罩可以形成为厚度更薄。所以,可以进一步实现成本降低和轻量化。根据(5)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因为增强肋增强了车座罩侧壁的刚度,所以车座罩可以形成为厚度更薄。所以,可进一步实现成本降低和轻量化。根据(6)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因为尾灯可以安装到车座罩而无需使用专门安装尾灯的任何支架,所以可实现将尾灯安装到车座罩上的成本降低。根据(7)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因为施加到增强肋的负荷可以由车身框架承载,所以车座罩在刚度上可以被进一步增强。根据(8)中所述的专利技术,因为虽然由拉杆和车座罩构成的一体成型件与传统拉杆相比形成为尺寸很大,但其可以被形成为具有较轻重量。所以,拉杆和车座罩可以一体地形成,同时车身重量的增大被减到最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后视图。图4是以放大比例示出车座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以放大比例示出拉杆安装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以放大比例示出拉杆安装部分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拉杆和车座罩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拉杆和车座罩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拉杆和车座罩的后视图。图10是示出拉杆和车座罩的立体图。图11是沿着图7中线XI-XI所取并示出拉杆和车座罩的横截面图。图12是沿着图4中线XII-XII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3是沿着图4中线XIII-XIII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4是沿着图4中线XIV-XIV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5是沿着图4中线XV-XV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6是沿着图5中线XVI-XVI所取的横截面图。此外,图中标号2表示拉杆,8表示车身框架,13表示车座,15表示车座梁,16表示横构件,24表示车座罩,25表示杆,26表示把手,27表示撑条,28表示前安装支架,29表示后安装支架,30表示加固板,31表示安装车架,32、34表示安装螺栓,36表示尾灯,41表示侧壁,42表示上壁,并且43表示增强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16详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该摩托车的俯视图,而图3是示出该摩托车的后视图。图4是以放大比例示出车座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以放大比例示出拉杆安装部分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该拉杆安装部分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拉杆和车座罩的侧视图,图8是示出该拉杆和车座罩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该拉杆和车座罩的后视图,而图10是示出该拉杆和车座罩的立体图。图11是沿着图7中线XI-XI所取并示出该拉杆和车座罩的横截面图,图12是沿着图4中线XII-XII所取的横截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包括设置在车座之后的车座罩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后部附近的一对左右拉杆,并且其中所述拉杆的后部和所述车座罩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拉杆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到车身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永定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