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及汽车用无级变速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1084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及汽车用无级变速器,该装置,包括主动压力控制阀和从动压力控制阀,主动压力控制阀,与控制无级变速器中主动轮组的主动缸相连,用于控制主动缸的压力;从动压力控制阀,与控制无级变速器中从动轮组的从动缸相连,用于控制从动缸的压力,从动压力控制阀包括设置于从动压力控制阀内的从动电磁线圈组和从动阀芯,从动阀芯在从动电磁线圈组的驱动下沿从动压力控制阀内壁滑动;主动压力控制阀包括设置于主动压力控制阀内的主动阀芯和主动电磁线圈组,主动阀芯在主动电磁线圈组的驱动下沿主动压力控制阀内壁滑动。该装置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用于无级变速器后,变速过程中对速比和夹紧力的控制精度高、变速反应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及汽车用无级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逐步发展,自动变速器的装车量逐渐上升,尤其是作为自动变速器中的无级变速器,给汽车发展带来了一次飞跃。无级变速器与常见的液压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不同在于,无级变速器主要利用传动带与主、从动轮组之间的摩擦力将主动轮组的动力传递至从动轮组,液压装置提供传动带夹紧力。具有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使车速变化更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挡时“顿挫”的感觉。汽车无级变速器的速比控制也由主、从动轮的夹紧力控制,因此主、从动轮组油腔的压力控制精度直接影响汽车无级变速器的功能实现和传递效率。而现有技术中液压控制装置在无级变速过程中对主、从动轮组的控制精度低、相应缓慢、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及汽车用无级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控制装置对无级变速器变速过程控制精度差、变速反应迟缓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包括主动压力控制阀和从动压力控制阀,主动压力控制阀,与控制无级变速器中主动轮组的主动缸相连,用于控制主动缸的压力;从动压力控制阀,与控制无级变速器中从动轮组的从动缸相连,用于控制从动缸的压力,从动压力控制阀包括设置于从动压力控制阀内的从动电磁线圈组和从动阀芯,从动阀芯在从动电磁线圈组的驱动下沿从动压力控制阀内壁滑动;主动压力控制阀包括设置于主动压力控制阀内的主动阀芯和主动电磁线圈组,主动阀芯在主动电磁线圈组的驱动下沿主动压力控制阀内壁滑动。进一步地,主动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主动衔铁,主动衔铁,一端容纳于主动电磁线圈组内,另一端伸出主动电磁线圈组并与主动阀芯固接。进一步地,主动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主动弹簧,主动弹簧,第一端抵接于主动压力控制阀的第一端内壁上,第二端抵接于主动阀芯的端面上。进一步地,从动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从动衔铁,从动衔铁,一端容纳于从动电磁线圈组内,另一端伸出从动电磁线圈组并与从动阀芯固接。进一步地,从动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从动弹簧,从动弹簧,套设于从动阀芯与从动衔铁固接处,第一端抵接于从动电磁线圈的侧壁,另一端抵接于从动阀芯的侧壁上。进一步地,主动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主动阀体,主动阀体正对主动阀芯的侧壁内壁上间隔设置两两对称开设第五接口环槽环槽、第六环槽接口环槽、第七环槽接口环槽、第八环槽接口环槽,第五环槽、第六环槽、第七环槽、第八环槽上均分别设有一个通孔;从动压力控制阀还包括从动阀体,从动阀体正对从动阀芯侧壁的内壁上间隔设置两两对称开设第一环槽接口环槽、第二环槽接口环槽、第三环槽接口环槽、第四环槽接口环槽,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环槽、第四环槽上均分别设有一个通孔;第三环槽接口环槽、第四环槽接口环槽和第七环槽接口环槽通过第二输出节点与从动缸相连通;第六环槽接口环槽和第八环槽接口环槽通过第四输出节点与主动缸相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输出节点、第三输出节点、油箱、液压油源和润滑油源,第一环槽通过第一输出节点与液压油源相连通;第二环槽通过第三输出节点与润滑油源相连通;第五环槽与油箱相连通。进一步地,正对第七环槽处的主动阀芯上设有第一台阶推动面;正对第三环槽处的从动阀芯上设有第二台阶推动面。进一步地,主动压力控制阀为减压阀;从动压力控制阀为溢流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的液压装置的汽车无级变速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通过电磁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磁力和油路中压力油产生的压力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来调节控制阀中阀芯的运动,从而实现对动油缸和主动缸压力的控制。该装置中油路得到了简化。采用磁力控制阀芯的运动,使得从动压力控制阀和主动压力控制阀具有更高的压力控制精度和对变速指令更快的响应能力。变速过程中对速比和夹紧力的控制精度高、变速反应快该装置液压系统结构简单用于无级变速器后,变速过程中对速比和夹紧力的控制精度高、变速反应快。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示意图。图例说明:100、从动轮压力控制阀;110、从动阀芯;120、从动电磁线圈组;130、从动衔铁;140、从动弹簧;150、第一环槽;160、第二环槽;170、第三环槽;180、第四环槽;200、主动轮压力控制阀;210、主动阀芯;220、主动电磁线圈组;230、主动衔铁;240、主动弹簧;250、第五环槽;260、第六环槽;270、第七环槽;280、第八环槽;310、第一输出节点;320、第二输出节点;330、第三输出节点;340、第四输出节点;410、液压油源;420、润滑油源;430、从动缸;450、主动缸;460、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包括从动压力控制阀100、主动压力控制阀200、液压油输出节点以及连接液压油输出节点和阀门各入口的连接管路。主动压力控制阀200,与控制无级变速器中主动轮组的主动缸450相连,用于控制主动缸450的压力。从动压力控制阀100,与控制无级变速器中从动轮组的从动缸430相连,用于控制从动缸430的压力。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内设有主动阀芯210和主动电磁线圈组220。主动电磁线圈组220产生的磁力可以推动主动阀芯210在主动阀体内滑动。从而调节流出和流入主动压力控制阀200的压力油流量。从而发挥调节主动缸450压力油压力的作用。磁力推动作用可以通过介质完成,该介质可以为推动结构如衔铁或其他常用结构。从动压力控制阀100的调控过程与主动压力控制阀200的相同,在此省略。采用电磁力来调节压力,能实现对压力的线性调节,减少调速过程中的卡顿现象的出现,提高调速的精度的速度。从动轮压力控制阀100包括依序排布于从动阀体内的从动电磁线圈组120、从动衔铁130、从动弹簧140、从动阀芯110以及正对从动阀芯110间隔开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包括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和从动压力控制阀(100),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与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中主动轮组的主动缸(450)相连,用于控制主动缸(450)的压力;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与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中从动轮组的从动缸(430)相连,用于控制从动缸(430)的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内的从动电磁线圈组(120)和从动阀芯(110),所述从动阀芯(110)在所述从动电磁线圈组(120)的驱动下沿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内壁滑动;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内的主动阀芯(210)和主动电磁线圈组(220),所述主动阀芯(210)在所述主动电磁线圈组(220)的驱动下沿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内壁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级变速器的直驱式液压装置,包括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和从动压力控制阀
(100),
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与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中主动轮组的主动缸(450)相
连,用于控制主动缸(450)的压力;
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与控制所述无级变速器中从动轮组的从动缸(430)相
连,用于控制从动缸(430)的压力,
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包括设置于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内的从动电磁
线圈组(120)和从动阀芯(110),
所述从动阀芯(110)在所述从动电磁线圈组(120)的驱动下沿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
(100)内壁滑动;
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包括设置于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内的主动阀芯
(210)和主动电磁线圈组(220),
所述主动阀芯(210)在所述主动电磁线圈组(220)的驱动下沿所述主动压力控制
阀(200)内壁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还包括主动衔铁
(230),
所述主动衔铁(230),一端容纳于所述主动电磁线圈组(220)内,另一端伸出所述
主动电磁线圈组(220)并与所述主动阀芯(210)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还包括主动弹簧
(240),
所述主动弹簧(240),第一端抵接于所述主动压力控制阀(200)的第一端内壁上,
第二端抵接于所述主动阀芯(210)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还包括从动衔铁
(130),
所述从动衔铁(130),一端容纳于所述从动电磁线圈组(120)内,另一端伸出所述
从动电磁线圈组(120)并与所述从动阀芯(110)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压力控制阀(100)还包括从动弹簧
(140),
所述从动弹簧(140),套设于所述从动阀芯(110)与所述从动衔铁(130)固接处,
第一端抵接于所述从动电磁线圈(120)的侧壁,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从动阀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明龙亚彬邓玉林吴付右罗威瞿道海李灿刘涛高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江麓容大车辆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