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038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造方法,其含量为: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53-62%;增塑剂组合物35-42%;助剂组合物2.5-4.5%;颜料0.5%,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助剂组合物和颜料混在一起,得到第一混合物,然后加入增塑剂组合物,再通过80-120目不锈钢网过滤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环保性、友好性;可剥离性,耐酸碱腐蚀作用;适合机械手全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高,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和玻璃材质等构件的外表面保护喷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屏蔽保护液,尤其涉及一种可喷涂热固化型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对外表面有诸如无划痕、无油污、可抵抗物理(机械加工)和化学(蚀刻、电镀)加工等要求时,金属、塑料和玻璃材质的构件通常需要表面保护。过去广泛使用的保护方法包括:(I)采用聚乙烯(PE)膜缠绕保护,然而物理缠绕在后续的加工处理中容易脱落,并且膜容易被尖锐物体刺穿,不适合具有复杂外形的构件;(2)采用普通的油漆涂敷表面保护,然而在保护结束后通常需要经过各种化学浸蚀脱落涂层,不适合临时保护的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不仅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还具有其它许多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需要临时保护的复杂外形构件,提供一种可抵抗机械加工划伤、耐化学蚀刻和电镀的易剥离热固化型涂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喷涂的热固化型3D曲面屏蔽液,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53-62% 增塑剂组合物35-42% 助剂组合物2.5-4.5% 颜料0.5% 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优选的,所述的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含有氯醋树脂、聚氯乙烯树脂和氯醚树脂,其含量占树脂混合物:氯醋树脂70-100%,聚氯乙烯树脂0-25%,氯醚树脂0-5%,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氯醋树脂提供该涂层具有基本的可剥离性能,并赋予涂层耐酸碱腐蚀、耐热老化及低温可塑化性能。聚氯乙烯树脂和氯醚树脂提供调节涂层黏附性能的作用,同时提供调节体系粘度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的氯醋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二元共聚物,其中醋酸乙烯酯的质量含量为3-19%。优选的,所述的氯醚树脂为氯乙烯-乙烯基异丁基醚树脂,其中乙烯基异丁基醚的质量含量25%。优选的,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己二酸二辛酯,其含量占组合物: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50%,己二酸二辛酯50-100%,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 100%。优选的,助剂组合物含有环氧大豆油、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硅油、聚乙二醇、异二醇和季戊四醇,其含量占组合物:环氧大豆油0-45%,脂酸锌0-25%,硬脂酸钙0-25%,硅油0-10%、聚乙二醇0-10%,乙二醇0-10%和季戊四醇0-10%,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ο优选的,所述的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在200_400g/mol范围内。优选的,所述的硅油粘度在30-300 cps范围内。优选的,所述的颜料为酞菁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稳定,可喷涂、易剥离的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的制备方法。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配方量的助剂组合物和颜料混在一起,采用胶体磨或均质机搅均,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B:将配方量的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和所述的第一混合物加入到增塑剂组合物中,采用行星式机械搅拌搅均,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C:将所述的第二混合物通过80-120目不锈钢网过滤,即得到一种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 本专利技术提出采用高沸点的增塑剂作分散介质,在喷涂施工和热固化过程中使其具有极低的挥发性,与传统油漆涂料相比具有环保性、友好性; 本专利技术提出采用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作为树脂基体,使涂层具有优良的可剥离性,耐酸碱腐蚀作用;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与传统PE膜缠绕相比,适合机械手全自动化操作,生产效率高。由于上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和玻璃材质等构件的外表面保护喷涂中,尤其当对上述外表面有诸如无划痕、无油污、可抵抗物理(机械加工)和化学(蚀亥IJ、电镀)加工等要求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氯醋树脂55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0份,己二酸二辛酯280份,硅油5份,酞菁蓝I份。上述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配方量的助剂和颜料混在一起,采用胶体磨或均质机搅均,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B:将配方量的两种树脂和第一混合物加入到增塑剂混合物中,采用行星式机械搅拌搅均,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C:将第二混合物通过80-120目不锈钢网过滤,即得到一种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该配方特别适用于常见的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镀锌钢、不锈钢、玻璃、PET、PC等材质制成的构件保护。实施例2: 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氯乙烯树脂100份,氯醋树脂55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0份,己二酸二辛酯280份,环氧大豆油30份,季戊四醇10份,硬脂酸锌2份,硬脂酸钙4份,硅油5份,酞菁蓝I份。上述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配方量的助剂和颜料混在一起,采用胶体磨或均质机搅均,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B:将配方量的两种树脂和第一混合物加入到增塑剂混合物中,采用行星式机械搅拌搅均,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C:将第二混合物通过80-120目不锈钢网过滤,即得到一种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该配方特别使用于所保护器件需要后续高温(170_180°C)处理工艺的情形。实施例3: 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氯醚树脂10份,氯醋树脂5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00份,己二酸二辛酯250份,硅油5份,酞菁蓝I份。上述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A:将配方量的助剂和颜料混在一起,采用胶体磨或均质机搅均,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B:将配方量的氯醚树脂加入到增塑剂混合物中,采用机械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C:将配方量的氯醋树脂和第一混合物加入到第二混合物中,采用行星式机械搅拌搅均,得到第三混合物; 步骤D:将第三混合物通过80-120目不锈钢网过滤,即得到一种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该配方特别适用于铜及铜合金、镀镍铝、镀铬铝、镀铬钢、镀镍钢等材质构成的器件保护。本专利技术的常规测试项目如下: 粘度:采用上海精密SNB-1数字式粘度计在25°C下测定指定转速下本专利技术的粘度。成膜性测试:将本专利技术3D曲面屏蔽液喷涂于金属、塑料和玻璃构件外表面,并置于120-160°C条件下烘烤5-30min后取出,观察成膜情况,包括边缘收缩、膜开裂、指触是否干爽。如果成膜没有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记为“O”;如果成膜有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记为“X”。1.黏附可剥性测试 将本专利技术3D曲面屏蔽液喷涂于金属、塑料和玻璃构件外表面,并置于120-160°C条件下烘烤5-30min后取出,采用手工剥离。如果撕膜不断裂、无残留,记为“O”;如果撕膜断裂、无残留,记为“Δ” ;如果撕膜断裂、有残留,记为“X”。2.耐酸/碱测试 将本专利技术3D曲面屏蔽液喷涂于金属、塑料和玻璃构件外表面,并置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喷涂热固化3D曲面屏蔽液,其含量如下: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53‑62%;增塑剂组合物 35‑42%;助剂组合物2.5‑4.5%;颜料 0.5%,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树脂混合物含有:氯醋树脂70‑100%,聚氯乙烯树脂0‑25%,氯醚树脂0‑5%;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含有: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50%,己二酸二辛酯50‑100%;所述的助剂组合物含有:环氧大豆油0‑45%,脂酸锌0‑25%,硬脂酸钙0‑25%,硅油0‑10%、聚乙二醇0‑10%,乙二醇0‑10%和季戊四醇0‑10%;所述的颜料为酞菁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辉周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海启明光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