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板结构及曲面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4208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板结构,包括背板及曲面状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并且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均匀过渡,所述背板为薄板状片材,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表面并弯曲所述背板形成曲率半径均匀的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背板结构。背板支架不同部位设有不同的曲率,对背板靠近支架部分与远离支架部分施加了大小不同的支持力,使背板具有轻薄特点的同时各部分均能保持目标曲率,背板结构与显示面板装备而成的曲面显示器各部分曲率相同,外观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板结构及曲面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背板结构及曲面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曲面显示器不仅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的显示装置,也渐渐应用在家庭生活中,如收看电视节目与进行多媒体的视觉娱乐等。由于曲面显示器的超薄设计可以给予消费者强力的视觉冲击,超薄设计成为曲面显示器发展的主要方向。曲面显示器的背板结构设计将决定曲面显示器的整体厚度,同时背板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保持曲率的均匀不变,因此曲面显示器的背板结构设计成为了曲面显示器的重要研究课题。现有技术中,曲面显示器的背板结构采用各部位曲率均匀不变的支架安装于背板的底部,使背板弯曲。然而,在背板靠近支架的部分可以保持目标曲率,在背板远离支架的部分却由于背板的回弹力抵消支架的支持力,使背板曲率变小,造成背板上下部分曲率不等,影响显示面板的安装及整个曲面显示器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板结构及曲面显示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薄曲面背板远离支架一侧回弹力抵消支架支持力导致的背板曲率不均匀,背板结构及整个曲面显示器无法保持在目标曲率并保持曲率均匀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板结构,所述背板结构包括背板及曲面状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并且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均匀过渡,所述背板为薄板状片材,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表面并弯曲所述背板形成曲率半径均匀的曲面。进一步,所述背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底边与顶边,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边一侧,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底边重合。进一步,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边所在一端,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边所在一端,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第一边向所述第二边均匀减小。进一步,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中线及相对设置的底边与顶边,所述底边与所述顶边设置于所述背板中线两侧并与所述背板中线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中线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设置于所述支架中线两侧并与所述支架中线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架中线与所述背板中线重合。进一步,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支架中线所在的中间部分,所述第二区域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支架的相对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所在的两端,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的两侧,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支架中线向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分别均匀减小。进一步,所述背板结构采用多个固定件将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表面上,所述固定件为螺钉、铆钉、双面黏胶、拉钉或卡扣。进一步,所述支架与所述背板相接触,且在所述支架与所述背板相接触的位置处,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所述支架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定位。进一步,所述支架的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电镀锌钢或热镀锌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面显示器,所述曲面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前面所述的背板结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及液晶玻璃,所述背板结构安装于所述显示面板背离显示表面的一侧。进一步,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及所述液晶玻璃与所述背板结构之间通过粘接、镶嵌、磁性吸附或真空吸附的方式连接,以形成一显示主体,并采用前框及中框固定所述显示主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背板支架不同部位设有不同的曲率,对背板靠近支架部分与远离支架部分施加了大小不同的支持力,使背板具有轻薄特点的同时各部分均能保持目标曲率,背板结构与显示面板装备而成的曲面显示器各部分曲率相同,外观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的背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的支架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曲面显示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背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背板结构背板中线位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的背板示意图,如图所示,背板10为平面薄板状片材,背板10包括底边102、顶边104及背板中线106,底边102与顶边104相对设置,分布于背板中线106两侧并与背板中线106的距离相同。一种实施方式中,背板10为材质为环氧树脂的薄板状片材,当然,背板10的材质也可为环氧树脂、玻璃钢、金属、聚合物膜、陶瓷或碳纤。背板10表面安装支架20后将被弯折成曲率半径均匀的曲面。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的支架示意图,如图所示,支架20为曲面状结构,支架20包括第一边202、第二边204及支架中线206,第一边202与第二边204相对设置,分布于支架中线206两侧并与支架中线206的距离相同。支架20的第一边202所在一端设为第一区域,并设置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为R;支架20的第二边204所在一端设为第二区域,并设置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为(R-R0),支架20的曲率半径由第一区域向第二区域均匀过渡,即支架20的曲率半径由第一边202向第二边204均匀减小。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20为不锈钢板,当然,支架20也可为铝合金板、电镀锌钢板或热镀锌钢板。结合图3,支架20采用多个固定件安装于背板10靠近底边102一侧,第一边202与底边102重合,支架20弯曲背板10形成曲面,其中固定件为螺钉、铆钉、双面黏胶、拉钉或卡扣。背板10被支架20弯曲后,理论上背板10各位置的曲率半径值及变化趋势与支架20的曲率半径接近,即底边102的曲率半径理论值为R,顶边104的曲率半径理论值为(R-R1),其中R1的值受R0的值影响;由于背板10的回弹性导致的远离支架20的一侧,即顶边104的回弹力抵消了部分支架20提供的支持力,导致实际背板10的顶边104的曲率半径为(R-R1+R2),底边102的曲率半径为R。通过采用CAE仿真技术计算出R0的值,使R1与R2的值接近并相互抵消,使背板10的底边102及顶边104的曲率半径均近似达到目标曲率半径R,得到背板10的各位置曲率均匀且近似相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背板结构将支架20安装于背板10的靠近底边102的一侧,通过将支架20的第一区域设置于支架20的第一边202所在端,第二区域设置于支架20的第二边204所在端,利用第一边202与第二边204的曲率半径差值抵消背板10的顶边104由于回弹特性造成的曲率变化,得到的背板10各位置曲率均匀且相等,为后一步装配超薄且曲率均匀的曲面显示器提供了外观美观并满足使用要求的背板结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结构包括背板及曲面状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并且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均匀过渡,所述背板为薄板状片材,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表面并弯曲所述背板形成曲率半径均匀的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结构,所述背板结构包括背板及曲面状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曲率半径并且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第二区域均匀过渡,所述背板为薄板状片材,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弯曲所述背板形成曲率半径均匀的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底边与顶边,所述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底边一侧,所述第一边与所述底边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边所在一端,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边所在一端,所述支架的曲率半径由所述第一边向所述第二边均匀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中线及相对设置的底边与顶边,所述底边与所述顶边设置于所述背板中线两侧并与所述背板中线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中线及相对设置的第一边与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设置于所述支架中线两侧并与所述支架中线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背板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架中线与所述背板中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华俞刚萧宇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