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634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包括缸筒、前盖、后盖、轴耳本体以及拉杆,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缸筒的两端,所述轴耳本体套装在所述缸筒外壁,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连接有所述拉杆,所述轴耳本体可沿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轴耳本体可在任意位置通过锁固机构与所述拉杆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调整安装位置、安装精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气缸的生产效率、降低气缸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间轴耳
,特别涉及一种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拉杆式气缸在制造时通常需要设置中间轴耳,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中间轴耳,其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包括轴耳本体4’、分别设置于轴耳本体4’左右两侧的耳轴41’,轴耳本体4’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42’,在安装时,轴耳本体4’套装在缸筒I’外,气缸的前盖2’与后盖3’分别设置有四个与相应安装孔42’ 一一对应的拉杆5’,拉杆5’与相应安装孔4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轴耳本体4’通过两端的拉杆5’固定在缸筒I’上,如图2和图3所示。但是,采用上述安装结构后,中间轴耳的安装位置一旦固定就很难改变,只有通过更换相应长度的拉杆5’才能对中间轴耳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这就需要对整条气缸进行拆分和再装配,在此过程中,气缸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同时,带有上述中间轴耳的气缸在装配时,难以保证每条拉杆5’进入相应安装孔42’内的深度均一致,这就使得中间轴耳的轴线与气缸的轴线不一致,影响气缸的安装精度,因此,装配工人需要不断重复以下工序:一边测量中间轴耳各个角与气缸前盖2’端面之间的距离,一边对每个拉杆5’旋转的圈数进行调整,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中间轴耳的轴线与气缸轴线的垂直度满足要求,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大打折扣,产品的质量也无法保证,间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调整安装位置、安装精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气缸的生产效率、降低气缸制造成本的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包括缸筒、前盖、后盖、轴耳本体以及拉杆,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缸筒的两端,所述轴耳本体套装在所述缸筒外壁,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连接有所述拉杆,所述轴耳本体可沿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轴耳本体可在任意位置通过锁固机构与所述拉杆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耳本体的周缘设有一对呈对称设置有圆弧部,所述圆弧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拉杆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与所述圆弧部相适配的半月板,所述半月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槽,所述拉杆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所述轴耳本体与所述半月板之间通过若干锁紧螺钉紧固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轴耳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拉杆一一对应的安装孔、与相应所述安装孔同轴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轴耳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连通的螺孔,所述锁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套设于相应所述拉杆的外部,所述螺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夹持件相抵配合的压固螺钉,所述弹性夹持件在所述压固螺钉的作用下与所述拉杆紧固配合。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反,位于对角方向的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轴耳本体的周壁四角均设置有直角缺口,每个所述直角缺口的两个直角边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与所述拉杆相适配的第一圆弧面,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与所述直角缺口对应配合的角块,所述角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对应的第一圆弧槽,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槽之间,所述角块与所述轴耳本体通过连接螺钉紧固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轴耳本体的周壁四角均设置有直角缺口,每个所述直角缺口的两个直角边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与所述拉杆相适配的第二圆弧槽,所述直角缺口的其中一个直角边上设置有锁口,所述锁固机构包括与所述直角缺口对应配合的角块,所述角块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圆弧槽相对应的第二圆弧面、与所述锁口相适配的卡扣,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弧槽与所述第二圆弧面之间,所述角块与所述轴耳本体通过连接螺钉紧固配入口 O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通过将前盖与后盖直接通过拉杆相连接,使轴耳本体可沿拉杆轴向移动,并且通过设置锁固机构使轴耳本体可在任意位置与拉杆紧固连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耳本体安装位置固定不变的弊端,使得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在调整轴耳本体的安装位置时,无需对整个气缸进行拆卸,在保证气缸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中间轴耳在安装时需要考虑拉杆进入安装孔的深度相比,本技术的前盖与后盖由于直接通过拉杆相连接,在装配过程中拉杆会贯穿轴耳本体,故使得本技术安装工序更少,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有效保证了本技术在装配后轴耳本体能够满足垂直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中间轴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中间轴耳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轴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半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轴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弹性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轴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角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轴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角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17中:1’、缸筒;2’、前盖;3’、后盖;4’、轴耳本体;41’、耳轴;42’、安装孔;5’、拉杆;1、缸筒;2、前盖;3、后盖;4、轴耳本体;5、拉杆;41、圆弧部;411、第一卡槽;61、半月板;611、第二卡槽;612、锁紧螺钉;42、安装孔;421、安装槽;422、螺孔;62、弹性夹持件;621、压固螺钉;43、直角缺口 ;431、第一圆弧面;432、第二圆弧槽;433、锁口 ;63、角块;631、第一圆弧槽;632、第二圆弧面;633、卡扣;634、连接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4至图17所示的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包括缸筒1、前盖2、后盖3、轴耳本体4以及拉杆5,前盖2、后盖3分别设置于缸筒I的两端,轴耳本体4套装在缸筒I外壁,前盖2与后盖3之间连接有拉杆5,轴耳本体4可沿拉杆5的轴向移动,并且轴耳本体4可在任意位置通过锁固机构与拉杆5紧固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通过将前盖2与后盖3直接通过拉杆5相连接,使轴耳本体4可沿拉杆5轴向移动,并且通过设置锁固机构使轴耳本体4可在任意位置与拉杆5紧固连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耳本体4安装位置固定不变的弊端,使得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在调整轴耳本体4的安装位置时,无需对整个气缸进行拆卸,在保证气缸质量的前提下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传统的中间轴耳在安装时需要考虑拉杆进入安装孔的深度相比,本技术的前盖2与后盖3由于直接通过拉杆5相连接,在装配过程中拉杆5会贯穿轴耳本体4,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位置可任意移动式中间轴耳安装结构,包括缸筒、前盖、后盖、轴耳本体以及拉杆,所述前盖、所述后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缸筒的两端,所述轴耳本体套装在所述缸筒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连接有所述拉杆,所述轴耳本体可沿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并且所述轴耳本体可在任意位置通过锁固机构与所述拉杆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信强王建峰邹志祥陆超胡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米克气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