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077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包括上支座总成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中心设有第一腰形孔,上支座总成的上端部和第一腰形孔相配合,可沿第一腰形孔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在第一腰形孔两侧还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边方向和第一腰形孔的长边方向平行,与第二腰形孔对应位置的上支座总成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可沿第二腰形孔长边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支座总成的安装位置在车辆横向可以调整,从而实现对车辆主销内倾角的调整。因此整车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调整内倾角对该车回正性能及转向力特性进行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支座安装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麦弗逊悬架中,主销内倾角即虚拟主销(上支座安装点与下摆臂球头点的连接线)与铅垂线在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锐角,其主要影响车辆的低速回正性能及转向力特性。在麦弗逊悬架中主销内倾角不能调整,因此整车设计完成后,无法通过调整内倾角对该车回正性能及转向力特性进行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现对车辆主销内倾角调整的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这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包括上支座总成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中心设有第一腰形孔,上支座总成的上端部和第一腰形孔相配合,可沿第一腰形孔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在第一腰形孔两侧还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边方向和第一腰形孔的长边方向平行,与第二腰形孔对应位置的上支座总成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可沿第二腰形孔长边方向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板外围圆周方向开有三个用于和车身固定的安装孔。作为优选: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设于第二腰形孔上,为六角法兰面螺母。作为优选:所述上支座总成的上端部中心连接减振器的活塞杆,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弹簧和缓冲块。作为优选:所述上支座总成在Al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一虚拟主销;所述上支座总成在A2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三虚拟主销;所述上支座总成在A3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二虚拟主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支座总成的安装位置在车辆横向可以调整,从而实现对车辆主销内倾角的调整。因此整车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调整内倾角对该车回正性能及转向力特性进行匹配。上支座总成在第一腰形孔中的位置确定后,通过螺栓和第二腰形孔装配对上支座总成和调节板进行固定,保证车辆行驶中上支座总成位置不会移动。采用调节板把上支座总成固定在车身上,减小了在车身开孔的难度。与螺栓配合的螺母采用六角法兰面螺母,使螺母和调节板之间有更大的接触受力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上支座总成1、螺栓2、调节板3、弹簧4、减振器5、制动盘6、摆臂外球头7、下摆臂8、稳定杆9、驱动轴10、稳定杆连杆11、第一虚拟主销12、第二虚拟主销13、第三虚拟主销14、安装孔15、缓冲块16、活塞杆17、第一腰形孔18、第二腰形孔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虽然本技术将结合较佳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应知道,并不表示本技术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反,本技术将涵盖可包含在有附后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替换物、改进型和等同物。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这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包括上支座总成I和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中心设有第一腰形孔18,上支座总成I的上端部和第一腰形孔18相配合,可沿第一腰形孔18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3在第一腰形孔18两侧还设有第二腰形孔19,所述第二腰形孔19的长边方向和第一腰形孔18的长边方向平行,与第二腰形孔19对应位置的上支座总成I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2连接,所述螺栓2可沿第二腰形孔19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3外围圆周方向开有三个用于和车身固定的安装孔15。所述螺栓2配合的螺母设于第二腰形孔19上,为六角法兰面螺母。所述上支座总成I的上端部中心连接减振器5的活塞杆17,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弹簧4和缓冲块16。所述上支座总成I在Al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一虚拟主销12 ;所述上支座总成I在A2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三虚拟主销14 ;所述上支座总成I在A3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二虚拟主销13。在调节板3圆周方向开有三个安装孔孔15,通过和螺栓配合后,把调节板3安装在车身上,如图1所示。调节板3两侧的第二腰形孔19均设计为腰形孔结构,上支座总成I可以沿第一腰形孔18的开孔方向移动,上支座总成I的安装位置伴随上支座总成I沿第二腰形孔19的开孔方向移动。上支座总成I在第一腰形孔18中的位置确定后,通过螺栓2和第二腰形孔19装配对上支座总成I和调节板3进行固定,保证车辆行驶中上支座总成I位置不会移动,如图2和图3所示。【主权项】1.一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总成(I)和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中心设有第一腰形孔(18),上支座总成(I)的上端部和第一腰形孔(18)相配合,可沿第一腰形孔(18)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3)在第一腰形孔(18)两侧还设有第二腰形孔(19),所述第二腰形孔(19)的长边方向和第一腰形孔(18)的长边方向平行,与第二腰形孔(19)对应位置的上支座总成(I)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2)连接,所述螺栓(2)可沿第二腰形孔(19)长边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3)外围圆周方向开有三个用于和车身固定的安装孔(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配合的螺母设于第二腰形孔(19)上,为六角法兰面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总成(I)的上端部中心连接减振器(5)的活塞杆(17),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弹簧(4)和缓冲块(16) 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总成(I)在Al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一虚拟主销(12);所述上支座总成(I)在A2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三虚拟主销(14);所述上支座总成(I)在A3位置安装时,对应主销位置为第二虚拟主销(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包括上支座总成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中心设有第一腰形孔,上支座总成的上端部和第一腰形孔相配合,可沿第一腰形孔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在第一腰形孔两侧还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长边方向和第一腰形孔的长边方向平行,与第二腰形孔对应位置的上支座总成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可沿第二腰形孔长边方向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支座总成的安装位置在车辆横向可以调整,从而实现对车辆主销内倾角的调整。因此整车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调整内倾角对该车回正性能及转向力特性进行匹配。【IPC分类】B62D17-00【公开号】CN204415507【申请号】CN201520053625【专利技术人】李宁, 姜军平, 宁晓斌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销内倾角可调的上支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总成(1)和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中心设有第一腰形孔(18),上支座总成(1)的上端部和第一腰形孔(18)相配合,可沿第一腰形孔(18)长边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板(3)在第一腰形孔(18)两侧还设有第二腰形孔(19),所述第二腰形孔(19)的长边方向和第一腰形孔(18)的长边方向平行,与第二腰形孔(19)对应位置的上支座总成(1)上设有通孔并通过螺栓(2)连接,所述螺栓(2)可沿第二腰形孔(19)长边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姜军平宁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