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92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中,转向柱具有连接有支持件的第一面和在第一面前侧上形成的第二面。当托架受冲击力作用而移向车辆前侧时,甚至在托架脱离支持件后,第二面也与托架形成接触。第二面比第一面突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吸收再碰撞的安装在汽车上的转向柱冲击吸收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中,当乘客与方向盘碰撞(再碰撞)或者设置在方向盘内的气囊释放而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冲击力时,连接于车体的薄壁管转向柱(包括插入转向柱的转向轴)沿车辆的前方移动,由此缓和冲击载荷。为了减轻冲击载荷,通过作为支持件的单向盒件(one way capsule)将转向柱以可移动的向下吊挂的方式连接于车体侧。根据车辆的普通示例,如在公开号为5-31015的日本技术专利中公开的,如图6A所示,托架b连接于转向柱周围以沿直径方向向两侧延伸其双侧端部,单向盒件d连接于在托架b双端部上形成的支承座c。此外,通过将单向盒件d固定在设置于车体侧面的体侧托架f的连接面g上,将转向柱a以可移动的方式连接在车体侧面。根据该连接结构,当由设置在转向柱侧面上的方向盘h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冲击力时,如图6A中箭头P所示,支承座c由单向盒件d移动,同时使单向盒件d的主体部i留在连接面g上。通过该移动,转向柱a沿轴向与托架b一起位移,通过此时的位移,吸收了冲击能量。同时,单向盒件具有这样的结构,该结构使主体部i与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的托架b支承座c相互接合,并通过树脂销(未示)将接合部分固定。当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冲击力,将树脂销剪切,托架b的支承座c滑离单向盒件d。要求单向盒件d仅通过施加的冲击力移动托架b而不受摩擦力和类似力的控制。因此,如图6A和6B所示,普通单向盒件d具有由托架b向上侧突出的台形部分,只有突出的上侧与体侧的托架f进行接触。即,只有单向盒件d的主体部i与体侧托架f进行接触,而防止其它部分与体侧托架f接触,由此避免体侧托架f和支承座c之间的接触,该接触是传播冲击吸收作用的因素。同时,为了通过移动转向柱a有效吸收冲击能量,最好当转向柱a上施加有冲击力时,转向柱a沿宽度方向移动。特别是,在转向柱a的周围靠近转向柱a的位置安装有各种装置。因此,最好转向柱a可不受这些装置的干涉而移动。但是,移动支承座c,同时使主体部I留在体侧托架f处,因此,在主体部i和体侧托架f的连接面的位置之间的突出台形部分形成间隙α(图6B)。因此当转向柱a移动到使支承部c穿过主体部i时,如图6B所示,支承座c进入在体侧托架f和主体部i之间产生的间隙α内,通过施加在转向柱a上的沿上方的力作用,使转向柱a倾斜,如图6B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当产生倾斜时,转向柱沿不同于指定移动方向(沿轴向的直线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转向柱与周围装置干涉,由此阻碍了移动。因此,带来这样的缺点,使设计相应的周围装置的自由度降低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该结构能移动转向柱而不改变其移动方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用于支承转向柱,以在对转向柱施加指向车体前方的冲击力时,使其向着车体前侧移动,包括转向柱连接面,形成在所述车体侧面并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托架,设置在所述转向柱上;以及支持件,连接在转向柱连接面上并支承所述托架;其中当施加所述冲击力时,所述支持件使所述托架相对于转向柱连接面移向车辆的前侧,同时所述托架保持与所述转向柱连接面的间距;其中转向柱连接面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持件的第一面和在所述第一面前侧上形成的第二面,当所述托架受所述冲击力作用而移向车辆前侧时,甚至在所述托架脱离支持件后,所述第二面也与所述托架形成接触;以及其中所述第二面比所述第一面突出。因此,通过由第一面和第二面实现的导向操作,转向柱以相同姿态移动直到最初的平连接面为止,转向柱在移离支持件时,不受支持件和连接面之间的间距影响而且不受移动中无益摩擦力的影响,因此滑动的柱沿着轴向而不改变其方向。因此,转向柱的移动不受周围装置的阻碍,并且由移动实现了足够的冲击吸收作用。还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第二面从第一面突出大致与距离(T)相同的量,托架移动到前侧而不会改变其方向。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其中所述转向柱连接面包括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斜面。因此由支持件移动的托架可以由斜面导向沿连接面移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其中在带形件每端上形成所述托架,所述托架包括横向延伸的呈板形的支承座;以及其中每个支承座分别通过所述支持件由每个转向柱连接面支承。因此转向柱可以移动而不改变姿态,并且可以减少部件数。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转向柱冲击吸收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支承上侧的连接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位于上侧的连接部的横截面图;图4A、4B和4C是再次撞击发生时支承上侧的连接部的动作横截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图6A和6B是表示通过普通单向盒件和吸收冲击中的动作将转向柱与车体侧面连接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优选实施例详述下面参照图1至4C所示的第一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是安装在汽车上的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1表示转向柱。转向柱1呈倾斜姿态,特别是呈这样的姿态设置在驾驶员座位(未示)前方,即在朝向车辆后侧的其端部指向上侧而位于朝向车辆前侧的其端部指向下侧。转向轴2旋转装配在转向柱1内部而与其成一体。此外,方向盘3连接在由转向柱1上端伸出的转向轴2端部,由转向柱1下端伸出的转向轴2端部(未示)连接伸至转向机构(未示)的万向接头4(部分示出)。转向柱1的上侧端部固定于设置在车体(未示)的体侧上的安装部,例如,通过采用具有构成支持件的上侧托架5和单向盒件件6并位于上侧的连接部7,将一对体侧托架8与车体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此外,转向柱1的下侧端部由安装于车体(未示)上的体侧安装部包围,例如通过采用由单个螺栓(未示)和车体侧托架12构成的连接部13,将一对体侧托架14沿车体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此外,两体侧托架8和14分别具有在其下面的沿车辆前方和后方(对应转向柱连接面)延伸的连接面8a和14a。在上侧的连接部7上,采用当由方向盘3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冲击力时移动转向柱1并同时由体侧托架8与上侧托架5连接的结构。此外,在下侧的连接部13上,具有当由方向盘3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冲击力时移动转向柱1同时由车体侧托架12的狭槽(未示)与螺栓(未示)连接的结构。通过连接部7和13,当施加预定值或更大的冲击力时,整个转向柱1沿轴向位移。其中,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上侧的连接部7。图2和3给出了上侧连接部7的结构。详细说明上侧连接部7,如图2所示,上侧托架5由带形件构成,该带形件在转向柱1下部由直径方向附着以包围转向柱。带形件的两端侧具有一对支承座5a、5a,这对支承座呈板形,沿侧方向的直径方向由两侧延伸。此外,各自的支承座5a、5a具有呈矩形的槽口16(只显示了一侧),该槽口向车辆的后侧开口,这些部分具有单向盒件连接部单向盒件6的主体部17呈矩形板,如图2所示。主体部17的各自端面具有在其整个周围之上延伸的槽18。主体部17由车辆后侧通过槽18和各自槽口26的边缘部的组合而滑动装配在槽口16上。通过该配合,主体部17的上侧由呈台形的支承座5a伸出。此外,在槽18双侧的各自凸缘部和槽口16的边缘部彼此重叠,通过多个可剪切销件连接,如穿过这三部分的树脂销19和单向盒件6与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柱的冲击吸收结构,用于支承转向柱,以在对转向柱施加指向车体前方的冲击力时,使其向着车体前侧移动,包括: 转向柱连接面,形成在所述车体侧面并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 托架,设置在所述转向柱上;以及 支持件,连接在转向柱连接面上并支承所述托架; 其中当施加所述冲击力时,所述支持件使所述托架相对于转向柱连接面移向车辆的前侧,同时所述托架保持与所述转向柱连接面的间距; 其中转向柱连接面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持件的第一面和在所述第一面前侧上形成的第二面,当所述托架受所述冲击力作用而移向车辆前侧时,甚至在所述托架脱离支持件后,所述第二面也与所述托架形成接触;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面比所述第一面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田敏康天野刚志横田义则近藤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