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车轮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284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婴儿车车轮悬架机构具有总体上刚性的承载件(210),所述承载件具有可连接到婴儿车框架上的顶部安装区段(214)和朝下表面(216)。承载件还具有悬吊弹簧区段(218),其从顶部安装区段(214)向下延伸并且具有总体上竖直定向的表面。承载件还具有底部弹簧区段(224),其从悬吊弹簧区段(218)伸出并且具有朝上表面(226)。悬吊弹簧区段(218)和底部弹簧区段(224)可相对于顶部安装区段(214)弹性弯曲。邻近承载件的朝下表面、总体上竖直定向的表面和朝上表面形成减震区域。由弹性、挠性材料制成的实心本体减震器(212)位于减震区域内并连接到承载件的朝下表面、总体上竖直定向的表面和朝上表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婴儿车,尤其涉及用于嬰儿车车轮的悬架机构。
技术介绍
本领域已知的嬰儿车使用各种类型的车轮悬架机构。最常用的悬 架系统使用围绕伸缩管结构的盘簧。这种类型的车轮悬架典型地应用 于传统嬰儿车的前轮上。虽然后轮在使用期间往往承受重荷和沖击, 但是婴儿车后轮通常不设置任何类型的车轮悬架。这是因为后轮不仅 支撑它们所分担的儿童乘坐者的体重,而且还承受通过推动婴儿车所 产生的几乎全部作用力。这可以包括当嬰儿车倾斜以爬上路缘(curb ) 等时显著的向下作用力。 一些高档婴儿车在所有四个轮子上提供悬架 装置,但仍然是典型的盘簧设计。传统的盘簧悬架部件通常不可见。所述部件容纳在位于车轮结构 上的盖子或外壳内。有时候,这种悬架系统不被覆盖并且可见,其中, 内伸缩管结构和弹簧通常暴露在外。许多嬰儿车使用这种类型的悬架 系统,并且大多数试图通过外壳遮盖或隐藏盘簧。外壳的尺寸和外观 会有损于嬰儿车的整体美学设计。同样,随时间流逝和在使用期间, 杂质和碎石会卡在外壳中。部件变脏、收集杂质等(其会限制悬架运 动)削弱了弹簧的弹性,并且会给滑动的管部件增加摩擦。这还可以 在嬰儿车使用期间产生车轮吱吱声或尖叫声。这种暴露类型的悬架系统的性能会更为迅速地恶化。三轮嬰儿车典型地在嬰儿车前面只具有一个轮子或轮组件。因此, 前轮組件将经受大约两倍于传统四轮嬰儿车上的一对前轮组件中任意 一个轮子的负载、沖击力和机械损坏。三轮嬰儿车上的典型前轮组件 的磨损会导致悬架组件部件过早损坏甚至失效。并且会导致婴儿车乘 坐者非常不舒服的乘坐。这些已知的悬架系统使用必须单独制造和装配的若干个部件。这 增加了嬰儿车产品的成本和复杂性。这些系统还具有彼此产生摩擦的 活动部件。这类部件易于磨损、弄污、发出吱吱声以及发出尖叫声。 另外,当部件磨损时,增大的摩擦削弱了活动部件的性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结合附图阅读下列说明的情况下变得明了,其中图1显示了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构造的车轮悬架机构的婴儿车组件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图2显示了图1所示嬰儿车的前轮组件和车轮悬架机构的放大透 视图。图3显示了图2所示车轮组件和悬架机构的前视图。 图4显示了沿图3所示悬架机构的直线IV-IV剖开的截面视图。 图5显示了用于婴儿车的前轮组件和车轮悬架机构的另一实例的 放大透视图。图6显示了沿图5所示悬架机构的直线VI-VI剖开和基本上沿一个轴剖开以显示了被拆卸的轮子之一的截面视图。图7显示了沿图5所示悬架机构的直线VII-VII剖开的截面视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教导构造的嬰儿车车轮悬架机构的另一实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公开的车轮悬架解决或改进了现有嬰儿车车轮悬架机构的一 个或多个上述和其他问题和缺点。在一个实例中,所公开的车轮悬架 装置不需要许多婴儿车上常用的盘簧和伸缩管结构。在另一实例中, 所公开的车轮悬架机构具有总体上实心的本体结构,不具有相对于机 构的其它部件活动的部件。所公开的悬架机构不易受到影响其综合性 能的污染。在另一实例中,所公开的车轮悬架机构可以定位成使它们 的外观被遮盖。所述装置很难被认出是悬架机构,尤其是在嬰儿车的 双轮婴儿车组件上。在另一实例中,所公开车轮悬架机构的实心本体 构造可以设计成能够实现多种不同的美观构造以便遮盖它们的外观和 增强嬰儿车的总体外观。然而,这样做不会影响它们作为悬架机构的 性能。现在查阅附图,婴儿车100显示于图1中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 构造而成。在所公开的实例中,嬰儿车100通常具有框架组件102、 由所述框架组件支撑的座椅组件104、和将所述框架组件支撑在地面 上的多个车轮。 一般而言,所公开实例中的框架组件102包括一对后 轮106和单一前轮组件108,所述前轮组件位于后轮106的前面并位 于后轮之间的中心位置处。在这个实例中,前轮组件具有并排隔开的 两个车轮109。这个实例中的框架组件102通常具有座椅安装框架110,该座椅 安装框架为U形部件。在所公开的实例中,座椅组件104可以从座椅 框架110和嬰儿车100上拆下。 一般而言,可拆卸座椅组件104包括 位于乘坐者座椅114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座椅附接管112。该座椅附接 管112连接到座椅框架110的上端116上并且可以从其上拆下。座椅 组件104的座椅114至少部分地由座椅附接管112支撑在嬰儿车上并 且具有连接到座椅顶部的顶棚118。座椅114还具有座椅靠背120、座 椅底部122和座椅侧翼124,所述座位侧翼定位在座椅靠背和座椅底 部的相对侧上。脚踏板126定位在座椅组件104的底部并且通过网眼织物板128 (在这个实例中)从座椅底部122的前缘悬垂下来。脚踏板126还连接7到座椅框架110的下部。在所公开的实例中,座椅组件104可以全部 由织物或类似材料制成并且在附接时从座椅附接管112和座椅框架 110悬垂下来。可选地,座椅组件104的部分可以具有设置在总体上 刚性的支撑结构上的可拆卸盖,所述刚性支撑结构界定并定形座椅的 至少一部分,例如座椅底部122和座椅侧翼124的一部分。因此,当 被附接到座椅框架110上时,座椅组件104可以充分支撑在嬰儿车上 并充分支撑儿童乘坐者的体重。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 的是,座椅组件104和座椅114的构造和结构可以显著变化并且仍然 落入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公开实例中的嬰儿车框架组件102通常具有中心支柱(spine) 140,其具有靠近前轮组件108定位的下端142。支柱140还具有定位 于座椅组件104的座椅靠背120后面并位于后轮106之间的上端144。 一对弯曲后部支腿146从支柱140的下侧沿相反方向向下延伸。每个 支腿146向外成弓形并且向下后方延伸。每个支腿的近端或顶端148 联接到位于支柱140的下侧上的后部支腿连接件(未显示)上。连接 件在本实例中位于支柱140的上端144和下端142之间的中点附近。 每个后部支腿146的末端或下端152在本实例中装栽后轮106之一。后部支腿连杆154位于框架组件102的每一侧上并且将每个后部 支腿146连接到支柱140上。每个连杆154的一端联接到位于支柱140 的下侧上的连接件(未显示)上,所述连接件沿支柱位于后部支腿连 接件下面。每个连杆的另一端160联接到相应的一个后部支腿146上。 连杆154在使用期间给嬰儿车框架组件102,尤其是后部支腿146提 供稳定性。所公开实例中的框架组件102还具有用于推动和控制婴儿车100 的嬰儿车手柄170。所公开的手柄170通常具有朝上的敞口 C形形状, 形成两个手柄区段(sections ) 172。两个手柄区段172从手柄托架174 沿相反方向延伸。手柄托架174联接到从框架支柱140的上端144伸 出的立柱(stanchion) 176上。在所7>开的实例中,立柱176基本上 为直线结构、与支柱140平行地延伸并与支柱140对准,所述支柱也为总体上线性的结构。支柱140位于后轮106之间的中心位置并且界定了嬰儿车100的 中心或纵向轴线。在如图l所示的实例中,支柱140被定向为与位于 其下端142处的低点和位于其上端144处的高点成一定角度。使支柱 被定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车轮悬架机构,包括: 总体上刚性的承载件,该承载件具有: a)顶部安装区段,所述顶部安装区段能连接到婴儿车框架上,并具有朝下表面, b)悬吊弹簧区段,该悬吊弹簧区段邻近所述朝下表面的端部从顶部安装区段向下延伸并具有总体上竖直定向的表面,和 c)底部弹簧区段,其从所述悬吊弹簧区段延伸并具有与所述朝下表面隔开的朝上表面,所述悬吊弹簧区段和底部弹簧区段能相对于所述顶部安装区段弹性弯曲; 设置在所述底部弹簧区段上的车轮安装架,所述车轮安装架与位于所述底部弹簧区段的自由端上的所述悬吊弹簧区段间隔开;和 由弹性、挠性材料制成的实心本体减震器,该减震器位于减震区域内并连接到承载件的所述朝下表面、竖直定向的表面和朝上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A多特西P诺兰
申请(专利权)人:哥瑞考儿童产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