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屠炳州专利>正文

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277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公开了一种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婴儿车把手内设有壳体和第二片条(6),壳体内设有第二拉动块(8)、第二连动件(3),第二片条(6)上设有至少2个槽口,第二连动件(3)包括第二插片部(32)和第二斜面部(31),所述的第二插片部(32)插入第二片条(6)的槽口内,第二拉动块(8)带动第二连动件(3)沿把手轴线方向移动,第二片条(6)的底部连接有插销(13),把手转动关节(16)上设有至少2个插孔(161),插销(13)插入插孔(161)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操作车把手上的滑块开关即可进行车把手的转动,结构简单可靠,十分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尤其涉及了一种婴儿车把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婴儿车的把手均是不带转动功能的,婴儿车的使用者只能单向推动婴儿车,且不能通过简单操作即将婴儿朝向自己,使用者在推动婴儿车时若要观察婴儿状态,实现可能受到车篷布的阻挡,十分不便。同时把手角度固定的婴儿车姿态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婴儿车把手不能转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包括把手转动关节,婴儿车把手内设有壳体和第二片条,壳体内设有第二拉动块、第二连动件,第二片条上设有至少2个槽口,第二连动件包括第二插片部和第二斜面部,所述的第二插片部插入第二片条的槽口内,第二拉动块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连动件位于第二容置槽内,第二拉动块带动第二连动件沿把手轴线方向移动,第二片条的底部连接有插销,把手转动关节上设有至少2个插孔,插销插入插孔内。 作为优选,第二容置槽底部设有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三弹簧顶住第二连动件。 作为优选,第二片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销推块,插销连接在插销推块底部,婴儿车把手内固定设有阻块,阻块与插销推块之间设有第五弹簧。第二拉动块的顶部还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和第二拉动块上。作为优选,婴儿车把手上还设有滑块开关,还包括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滑块开关、第二拉动块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操作车把手上的滑块开关即可进行车把手的转动,结构简单可靠,十分新颖。附图说明图1是把手伸缩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连动件的示意图图3是第一连动件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后视图图5是除去上壳体后的示意图。图6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拉动块结构示意图。图8是把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插销安装示意图。图10是下底壳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转动原理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外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婴儿车把手,如图12所示,婴儿车把手内设有壳体、与婴儿车的车身固定相连的第一片条1、以及不与车身相连的第二片条6,如图1、图4、图5、图6所示,壳体固定在婴儿车把手内部,壳体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4,壳体内设有第一拉动块2、第二拉动块8、第一连动件5和第二连动件3,壳体位于婴儿车把手内部。第一片条1、第二片条6上设有3个槽口7,第一片条1、第二片条6分别位于壳体两侧,壳体两侧设有限位槽,第一片条1、第二片条6穿过限位槽,壳体能够在第一片条1、第二片条6上发生相对滑动。如图2、图3所示,第一连动件5与第二连动件3形状相同。第一连动件5包括第一插片部52和第一斜面部51,第二连动件3包括第二插片部32和第二斜面部31,第一连动件5上的第一插片部52插入第一片条1的槽口7内,第二连动件3上的第二插片部52插入第二片条6的槽口7内。如图1、图5所示,图5是图1的后视图,第一拉动块2上固定设有第一柱体22、第二柱体21,所述的第一柱体22抵靠在第一连动件5的第一斜面部51上,第二柱体21抵靠在第二连动件3的第二斜面部31上。如图10所示,下壳体4上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连动件5位于第一容置槽内,第一容置槽底部设有第一弹簧槽41,第一弹簧槽41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一弹簧顶住第一连动件5。如图7所示,第二拉动块8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底部设有第二弹簧槽81,第二弹簧槽81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的第三弹簧顶住第二连动件3。如图6所示,第一拉动块2的顶部还设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和第一拉动块2上,第二拉动块8的顶部还设有第四弹簧9,第四弹簧9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壳体和第二拉动块8上。还包括把手伸缩开关17和第一钢丝绳,把手伸缩开关17通过第一钢丝绳拉动第一拉动块2。按下把手伸缩开关17后,把手伸缩开关17拉动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拉动第一拉动块2向上运动,第一拉动块2上的第一柱体22、第二柱体21分别在第一连动件5的第一斜面部51、第二连动件3的第二斜面部31上滑动,第一连动件5、第二连动件3均向壳体内运动,第一连动件5上的第一插片部52、第二连动件3上的第二插片部32分别从从第一片条1、第二片条6的槽口内7退出,此时壳体可在第一片条1、第二片条6上相对滑移,把手可以伸缩。放开把手伸缩开关17,第一拉动块2在其顶部的第二弹簧9及重力作用下复位,第一连动件5在其背后的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连动件5上的第一插片部52再次插入第一片条1上的槽口7内,第一片条1是不可移动的,把手不可伸缩而被固定。如图8、图9、图11所示,同时,第二拉动块8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连动件8位于第二容置槽内,第二拉动块8带动第二连动件3沿把手轴线方向移动,第二片条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销推块12,插销13连接在插销推块12底部,婴儿车把手内固定设有阻块15,阻块15与插销推块12之间设有第五弹簧14,把手转动关节上设有2个插孔161,插销13插入插孔161内。婴儿车把手上还设有滑块开关18,还包括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滑块开关18、第二拉动块8上。拉动滑块开关18,滑块开关18拉动第二拉动块8,第二拉动块8带动第二连动件3向上运动,第二连动件3带动第二片条6,第二片条6带动其底部的插销推块12和插销13向上运动,插销13从第一个插孔中向上拔出,婴儿车把手与把手转动关节之间可相对转动。放开滑块开关,当插销13运动到第二个插孔上方,插销推块12和插销13在第五弹簧14作用下,插销13进入第二个插孔内,把手不再可以转动。特别说明的是,在婴儿车把手伸缩时,第二连动件3的第二插片部32从第二片条6中退出,但是此时插销13并未从插孔161中退出,因此当把手伸缩的时候并不能同时转动;在把手转动的时候,第二片条6并不能带动第二柱体21及第一拉动块2运动,第一连动件5上的第一插片部52不能从第一片条1中退出,此时不能把手不能伸缩,即婴儿车把手的伸缩和转动不会发生干涉。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包括把手转动关节(16),其特征在于:婴儿车把手内设有壳体和第二片条(6),壳体内设有第二拉动块(8)、第二连动件(3),第二片条(6)上设有至少2个槽口,第二连动件(3)包括第二插片部(32)和第二斜面部(31),所述的第二插片部(32)插入第二片条(6)的槽口内,第二拉动块(8)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连动件(3)位于第二容置槽内,第二拉动块(8)带动第二连动件(3)沿把手轴线方向移动,第二片条(6)的底部连接有插销(13),把手转动关节(16)上设有至少2个插孔(161),插销(13)插入插孔(16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包括把手转动关节(16),其特征在于:婴儿车把手内设有壳体和第二片条(6),壳体内设有第二拉动块(8)、第二连动件(3),第二片条(6)上设有至少2个槽口,第二连动件(3)包括第二插片部(32)和第二斜面部(31),所述的第二插片部(32)插入第二片条(6)的槽口内,第二拉动块(8)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连动件(3)位于第二容置槽内,第二拉动块(8)带动第二连动件(3)沿把手轴线方向移动,第二片条(6)的底部连接有插销(13),把手转动关节(16)上设有至少2个插孔(161),插销(13)插入插孔(16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把手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容置槽底部设有第二弹簧槽(81),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炳州童国员
申请(专利权)人:屠炳州童国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