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减振缓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08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动力减振缓冲车属一种运输工具,主要用于易碎易损物品(如破璃灯管、陶瓷器皿、精密仪表、家电等)的搬运。其特征在于在底框与托架之间设置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使它们成为柔性连接,当遇到振动或冲击时,其能量绝大部分被钢丝绳减振器吸收与消耗掉,减少了物品的破损,经实验表明,其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该产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推广。(*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运输工具,它涉及到一种用于易碎易损物品的半制成品或成品的运输工具。玻璃灯管、陶瓷器皿、精密仪表、家用电器等易碎易损物品的成品或半成品,无论在制造过程中,还是在成品运输过程中,只要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或是遇到各种路障,都会因受到冲击或振动,就易发生物品之间直接碰撞而造成损耗,统计资料表明,这类损耗在全国范围内是以数亿、数十亿计算的。在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本技术所涉及的产品,以往人们对这种物品的运输,传统使用的是一种只带有轮子、底框和架子的运输车,为了减少在搬运过程中的破坏,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有的将这类物品用纸板或者稻草包装、捆扎后放在车子上;有的是采用橡胶轮子作为缓冲元件;有的则在车架上与物品接触处垫以橡皮等,凡此种种,效果相当差,破损仍为严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无动力减振缓冲车,能隔离或减少从轮子、底框传递到托架上的振动或冲击,减少易碎物品在搬运周转过程中的破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底框与托架之间设置适当数量的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使托架与底框实现柔性连接。因为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是利用钢丝绳发生大变形(即刚度软化)时,钢丝与钢丝、钢丝绳与钢丝绳之间发生摩擦(称干摩擦阻尼)能吸收与消耗振动、冲击能量的原理制成的。将它设置在底框与托架之间。使它们成为柔性连接,由底框传来的振动、冲击能量,经过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绝大部分被吸收与消耗掉,而传递到托架上物品的能量非常小,这就减少了物品的破损。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底框(1)与托架(2)之间设置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3),其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这种减振器市场上有成品供应它是由上下两块铝合金面板,经过在厚度方向上打孔,插入并夹紧钢丝绳制作而成的。减振器(3)的上、下面板采用螺钉分别托架(2)和底框(1)进行连接。底框(1)的下面装有主动滚轮(4)和被动滚轮(5);托架(2)的四角与四根主柱(6)相连,主柱(6)紧靠角铁架(8)并由扁铁圈(7)围住,扁铁圈(7)与角铁架(8)相连;角铁架(8)与底框(1)相连,使主柱(6)只能沿角铁架(8)进行上下滑动、当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承受荷重而发生大变形时,主柱也同时产生上下滑动,附带产生一定的滑动摩擦阻尼,吸收一定能量,进一步提高减振缓冲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减振缓冲车与传统推车,曾在上海电子管×厂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对比试验一、正常生产性试验在同样载荷、同样路面的条件下,进行正常生产性对比试验,推车次数共二十次,其结果如下车 型平均损坏总共损坏传统车2根/次40根减振缓冲车0.15根/次3根由上可见,与传统推车相比,减振缓冲车可以比传统车减少92.5%的破损。二、破坏性试验使减振缓冲车装足一车36″日光灯管共640支,从高度110mm的人行道推落下来,连续两次,未碎一支。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使传统推车装足一车24″日光灯管500支,仅一次就破碎5支。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权利要求1.无动力减振缓冲车为一种运输工具,它含有轮子、底框(1)和托架(2),其特征在于底框(1)与托架(2)之间设置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减振缓冲车,其特征在于托架(2)的四角与四根主柱(6)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减振缓冲车,其特征在于角铁架(8)与底框(1)相连,使主柱(6)只能沿它进行上下滑动;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动力减振缓冲车,其特征在于主柱(6)由扁铁圈(7)围住,扁铁圈(7)与角铁架(8)相连。专利摘要无动力减振缓冲车属一种运输工具,主要用于易碎易损物品(如破璃灯管、陶瓷器皿、精密仪表、家电等)的搬运。其特征在于在底框与托架之间设置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使它们成为柔性连接,当遇到振动或冲击时,其能量绝大部分被钢丝绳减振器吸收与消耗掉,减少了物品的破损,经实验表明,其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该产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推广。文档编号B62B3/00GK2065167SQ88211970公开日1990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胡振锡 申请人: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动力减振缓冲车为一种运输工具,它含有轮子、底框(1)和托架(2),其特征在于:底框(1)与托架(2)之间设置钢丝绳干摩擦减振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锡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