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46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包括减速顶壳体、滑动油缸体、减速顶活塞,其特征是:在减速顶上有一凹槽,凹槽的上边为斜面,下边为平面,在减速顶壳体上有一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内有一推杆,减速顶壳体上有一孔,推杆的一端伸入孔内与凹槽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有效、可靠的控制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的锁闭及开放。(*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用减速顶,特别是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目前一般的铁路减速顶是采用真空阀来控制减速顶的锁闭及开放,但是由于真空阀受到阀体的密闭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使减素顶被控制状态下的高度参差不齐,影响铁路站场的车辆减速与否的正确控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有效、可靠的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包括减速顶固定架、减速顶壳体、减速顶、减速顶活塞,其特征是在减速顶上有一凹槽,凹槽的上边为斜面,下边为平面,在减速顶壳体上有一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内有一推杆,减速顶壳体上有一孔,推杆的一端伸入孔内与凹槽配和。本技术的优点是能有效、可靠地控制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的锁闭及开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初始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电磁线圈得电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中包括铁轨1、减速顶壳体2、滑动油缸体3、减速顶活塞4,其特征是在滑动油缸体3上有一凹槽5,凹槽5的上边为斜面6,下边为平面7,在减速顶壳体2上有一电磁线圈8,电磁线圈8内有一推杆9,减速顶壳体2上有一孔10,推杆9的一端伸入孔10内与凹槽5配和。使用时当计算机控制减速顶开放时电磁线圈8失电,推杆9在电磁线圈8内,滑动油缸体3顶出铁轨1的轨面,当车轮压上滑动油缸体3,滑动油缸体3对车轮有一阻力,以降低列车的车速。当计算机控制减速顶关闭时电磁线圈8得电,推杆9的一端伸入孔10内,推杆9的一端顶在滑动油缸体3上,当车轮压上滑动油缸体3时,滑动油缸体3沿减速顶活塞4压下,当车轮压过滑动油缸体3后,滑动油缸体3往上弹起,推杆9的一端伸入凹槽5,推杆9的一端卡在凹槽5的下平面7上,将滑动油缸体3卡住,滑动油缸体3对以后的车轮不起作用,当需要减速顶再次开放时电磁线圈8失电,当车轮压上滑动油缸体3时,滑动油缸体3沿减速顶活塞4压下,凹槽5的斜面6将推杆9推回,滑动油缸体3往上弹出,重新开放。权利要求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包括减速顶壳体、滑动油缸体、减速顶活塞,其特征是在滑动油缸体上有一凹槽,凹槽的上边为斜面,下边为平面,在减速顶壳体上有一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内有一推杆,减速顶壳体上有一孔,推杆的一端伸入孔内与凹槽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包括减速顶壳体、滑动油缸体、减速顶活塞,其特征是:在减速顶上有一凹槽,凹槽的上边为斜面,下边为平面,在减速顶壳体上有一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内有一推杆,减速顶壳体上有一孔,推杆的一端伸入孔内与凹槽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能有效、可靠的控制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的锁闭及开放。文档编号B61K7/00GK2312847SQ9723507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周新华 申请人:上海铁路局站场调速技术发展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用电磁控制减速顶,包括减速顶壳体、滑动油缸体、减速顶活塞,其特征是:在滑动油缸体上有一凹槽,凹槽的上边为斜面,下边为平面,在减速顶壳体上有一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内有一推杆,减速顶壳体上有一孔,推杆的一端伸入孔内与凹槽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路局站场调速技术发展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