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166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8 12:11
一种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包括驱动轴,通过发动机动力旋转;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同心地安装在驱动轴上以通过驱动轴动力旋转;第一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配置成对将动力从驱动轴传输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而形成不同的动力传输路径,并且控制各自的动力传输状态;输出轴,输出轴平行于驱动轴布置;发动机侧从动齿轮,发动机侧从动齿轮旋转设置在输出轴上以与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离合器单元,离合器单元用于使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操作状态相对于输出轴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电动机侧驱动齿轮,电动机侧驱动齿轮通过电动机动力旋转;以及电动机侧从动齿轮,电动机侧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输出轴上以与电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其可以将动力从内燃机和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传输到被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是设计成通过优化、协调并有效地利用来自内燃机的动力输出和来自电机的动力输出而驱动车辆的轴和齿轮组。为了增加车辆的驱动效率,混合动力系配置成有效利用发动机扭矩特性和电动机扭矩特性的互补性。传统的混合动力系设计成使得,当车辆以低速启动或驱动时,混合动力系进入EV(电动车辆)模式,其中,车辆由具有良好的低速扭矩特性的电动机驱动,并且当车辆以中速或高速驱动时,混合动力系进入发动机模式,其中,车辆由与电动机模式相比具有相对更高的扭矩特性的发动机驱动,并且当车辆需要通过相当高的扭矩驱动时,混合动力系进入混合模式,其中,车辆由发动机扭矩和电动机扭矩两者驱动。进一步地,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需要具有各种驱动模式并且需要通过优化利用发动机扭矩特性和电动机扭矩特性使用简单构造在每个驱动模式中实现多个挡位。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其具有各种驱动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优化利用发动机扭矩特性和电动机扭矩特性使用简单构造在每个驱动模式中实现多个挡位,从而增加车辆的驱动效率和增加车辆的里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可以包括:驱动轴,安装成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旋转;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同心地安装在驱动轴上以便同心地通过驱动轴的动力旋转;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配置成使得第一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对于将动力从驱动轴传输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而形成不同的动力传输路径,并且控制各自的动力传输状态;输出轴,与驱动轴并行布置;发动机侧从动齿轮,旋转地设置在输出轴上并且与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离合器单元,离合器单元设置为使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操作状态相对于输出轴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电动机侧驱动齿轮,通过电动机的动力旋转;以及电动机侧从动齿轮,固定地设置在输出轴上并且与电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发动机离合器,所述发动机离合器安装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可以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在与所述发动机离合器分离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之间。所述发动机离合器安装在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内。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可以包括行星架、内齿圈、太阳轮和制动器,所述行星架直接连接到所述驱动轴,所述内齿圈直接连接到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所述太阳轮地旋转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使得所述太阳轮的旋转受到控制,安装所述制动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太阳轮接合以控制所述太阳轮的旋转。发电机连接到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圈,以便利用输入动力发电。所述离合器单元可以包括齿式离合器,所述齿式离合器配置成使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操作状态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离合器单元可以包括同步啮合装置,所述同步啮合装配置成使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操作状态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可以具有比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直径更大的直径,并且所述电动机侧驱动齿轮可以具有比所述电动机侧从动齿轮的直径更小的直径。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其具有各种驱动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优化利用发动机扭矩特性和电动机扭矩特性使用简单构造在每个驱动模式中实现多个挡位,所以本专利技术可以增加车辆的驱动效率并且可以增加车辆的里程。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性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的构造的视图。图2为示出当混合动力系在发动机模式中形成第一挡位时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混合动力系的视图。图3为示出当混合动力系在发动机模式中形成第二挡位时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混合动力系的视图。图4为示出当混合动力系进入EV模式时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混合动力系的视图。图5和图6为示出当混合动力系形成不同的并行模式时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混合动力系的视图。图7为示出当混合动力系进入串行模式时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混合动力系的视图。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各个特征。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附图中,在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中,附图标记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的或等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方案。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包括:驱动轴1,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输出轴5,发动机侧从动齿轮7,离合器单元9,电动机侧驱动齿轮11以及电动机侧从动齿轮13,其中,驱动轴1安装成通过发动机E的动力旋转;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同心地安装在驱动轴1上以便同心地通过驱动轴1的动力旋转;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配置成使得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可以对于将动力从驱动轴1传输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形成不同的动力传输路径,并且可以控制各自的动力传输状态;输出轴5与驱动轴1并行布置;发动机侧从动齿轮7旋转设置在输出轴5上以便与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啮合;设置离合器单元9以使得发动机侧从动齿轮7的操作状态相对于输出轴5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电动机侧驱动齿轮11通过电动机M的动力旋转;电动机侧从动齿轮13固定设置在输出轴上以便与电动机侧驱动齿轮11啮合。换句话说,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动力系配置成使得,发动机的动力通过驱动轴1输出并且在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的控制下使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和发动机侧从动齿轮7两者进行旋转,所以发动机的动力可以传输至输出轴5,并且电动机的动力可以通过电动机侧从动齿轮13与电动机侧驱动齿轮11的啮合传输至输出轴5。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包括发动机离合器15,并且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包括行星齿轮机构17,其中,发动机离合器15安装在驱动轴1和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之间,行星齿轮机构17在与发动机离合器15分离的位置处安装在驱动轴1和发动机侧驱动齿轮3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安装为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旋转;发动机侧驱动齿轮,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同心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以便同心地通过所述驱动轴的动力旋转;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对于将动力从所述驱动轴传输到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而形成不同的动力传输路径,并且控制各自的动力传输状态;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平行布置;发动机侧从动齿轮,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旋转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离合器单元,设置所述离合器单元以使得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操作状态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电动机侧驱动齿轮,所述电动机侧驱动齿轮通过电动机的动力旋转;以及电动机侧从动齿轮,所述电动机侧从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电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5 KR 10-2013-01439861.一种用于车辆的混合动力系,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安装为通过发动机的动力旋转;发动机侧驱动齿轮,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同心地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以便同心地通过所述驱动轴的动力旋转;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对于将动力从所述驱动轴传输到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而形成不同的动力传输路径,并且控制各自的动力传输状态;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平行布置;发动机侧从动齿轮,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离合器单元,所述离合器单元设置为使得所述发动机侧从动齿轮的操作状态相对于所述输出轴在固定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电动机侧驱动齿轮,所述电动机侧驱动齿轮通过电动机的动力旋转;以及电动机侧从动齿轮,所述电动机侧从动齿轮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与所述电动机侧驱动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一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轴和所述发动机侧驱动齿轮之间的发动机离合器;所述第二动力传输控制单元包括在与所述发动机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闰崔宰荣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