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农学院专利>正文

氨苄青霉噻唑酸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671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7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方面的应用。一种用于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包括酶标板、封闭液、氨苄青霉噻唑酸标准品、抗体工作液、酶标记抗体、显色液及终止液;所述抗体工作液为所述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的稀释液。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特异性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定量检测部分青霉素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检测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苄青霉噻唑酸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酶联免疫试剂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苄青霉噻唑酸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在动物饲养中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部分产品同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然而,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进入人体后,具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对人并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作用。人们长期摄入低剂量残留抗生素的食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残留的抗生素逐渐蓄积,从而引起各种慢性毒性作用。某些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残留的抗生素后也可引起过敏(变态)反应。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广泛,会造成人体胃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机会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加,还可表现为过敏、毒性作用、细菌耐药性、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多个方面。氨苄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药物,其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不稳定,在碱性环境及β-内酰胺酶存在的情况下易发生断裂,生成氨苄青霉噻唑酸,不易被相应氨苄青霉素抗体检出。而用其他检测方法,如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时,检测结果易受流动相pH值、温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开环,导致TLC和HPLC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不好,回收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苄青霉噻唑酸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0112,保藏日期为2014年12月5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一种由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方面的应用。一种用于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包括酶标板、封闭液、氨苄青霉噻唑酸标准品、抗体工作液、酶标记抗体、显色液及终止液;所述抗体工作液为所述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的稀释液。一种用于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还包括样品稀释液和浓缩洗涤液,所述样品稀释液为pH6.5-8.5的磷酸盐缓冲液,所述浓缩洗涤液为样品稀释液与吐温20的混合液。一种氨苄青霉噻唑酸试剂盒在检测动物性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特异性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定量检测青霉素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检测灵敏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进行精密度实验的实验数据。具体实施方式本实验采用氨苄青霉噻唑酸偶联蛋白作为免疫原,从而获得氨苄青霉噻唑酸特异性抗体。氨苄青霉素结构如(式1)所示,青霉素代谢产物青霉噻唑酸的结构如(式2)所示,氨苄青霉噻唑酸结构式为(式3)所示。式1氨苄青霉素结构式式2青霉噻唑酸结构式式3氨苄青霉噻唑酸结构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杂交瘤细胞株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氨苄青霉噻唑酸与匙孔嘁血蓝蛋白(mcKLH)进行偶联,合成免疫原。对5只6周龄的Balb/c小鼠进行免疫,共进行6次常规免疫及一次加强免疫,剂量为100μg/只,免疫时间间隔为2周,加强免疫的时间为第六次常规免疫后的三天。免疫结束后,获得小鼠的免疫脾细胞。骨髓瘤细胞取用SP2/0细胞,因为其在HAT选择性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且本身不能合成免疫球蛋白,因此用它进行细胞融合所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分泌均一的、完全来自于脾细胞的抗体分子,是较理想的可供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并且具有容易培养、融合率高等优点。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杂交瘤细胞,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出能够稳定分泌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进行传代、冻存。将生长状态处于对数期的阳性杂交瘤细胞从细胞瓶中吹洗下来,以1000rpm/min的速度离心l0min,弃上清液,收集细胞沉淀,用DMEM基础培养液将细胞沉淀悬浮,混匀细胞数调至106/mL对6周龄大的Balb/c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mL。5~10天后获得含有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的腹水,对收集到的腹水采用辛酸-饱和硫酸铵法(辛酸用量:100μl/mL腹水)进行纯化,以除去腹水中含有的脂蛋白、脂质或细胞碎片等杂质,从而获得实验所需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试剂盒的检测原理本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在微孔条上预包被偶联抗原。其中,偶联抗原采用碳化二亚胺(EDC、DIC、DCC)法,将氨苄青霉噻唑酸标准品与载体蛋白(采用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蛋白、鼠血清蛋白、兔血清蛋白或卵清蛋白)进行偶联,形成本试剂盒所使用的包被原。样本中的残留氨苄青霉噻唑酸与微孔条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充分反应后,加入酶标记抗体,酶标记抗体与残留的包被原特异性结合,然后用TMB底物显色液显色,标记在包被原上的酶与显色液反应,加入终止液后溶液由蓝色变成黄色。检测样品在450nm可见光下的吸光值,吸光度值与其所含残留氨苄青霉噻唑酸的含量成负相关,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相应样品中残留的氨苄青霉噻唑酸的含量。实施例3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的制备一、试剂盒所含成分:酶标板、封闭液、酶标记抗体、抗体工作液、显色液、终止液、浓缩洗涤液、样品稀释液、氨苄青霉噻唑酸标准品。配制试剂盒内的各溶液1.样品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与十二水磷酸氢二钠,配制成pH6.5~8.5的磷酸盐缓冲液。2.封闭液:取血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蛋白、鼠血清蛋白、兔血清蛋白或卵清蛋白),制成浓度为0.8~1.5%的封闭液。3.浓缩洗涤液(10X):量取100ml样品稀释液(1X),加入40~60μL的吐温20,混匀,即得。4.抗体工作液:取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稀释100000~150000倍,即得。5.酶标记抗体:酶标记中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酸酯酶,其中优选辣根过氧化物酶;酶标记物为羊抗鼠二抗或羊抗兔二抗。酶标记抗体可通过市场采购获得,将采购的酶标记抗体稀释10000~20000倍。6.底物显色液:显色A液、显色B液显色A液:为1.5~2.5%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显色B液:为0.5~2.5%的四甲基联苯胺的水溶液;7.系列标准溶液:取氨苄噻唑酸标准品,分别制成浓度为0.1ppb、0.3ppb、0.9ppb、2.7ppb、8.1ppb、24.3ppb、72.9ppb、218.7ppb、500ppb的标准品溶液。8.终止液:选用1.5~2.5M的硫酸溶液。二、试剂盒包装96孔酶标板2块封闭液50mL样品稀释液(10X)100mL浓缩洗涤液(10X)100mL抗体工作液20mL酶标记抗体30mL显色A液15mL显色B液15mL终止液15mL系列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各500μL三、氨苄青霉噻唑酸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1、将试剂盒从4℃冷藏环境中取出,置于室温平衡30min左右后使用,所有试剂使用前应充分摇匀;2、根据实验需求取出所需要的板条,将不用的板条放入自封袋内,置于4℃保存;3、配制洗涤液和样品稀释液:将浓缩洗涤液(10X)与样品稀释液(10X)分别用去离子水按照1:9稀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氨苄青霉噻唑酸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0112。2.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氨苄青霉噻唑酸单克隆抗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方面的应用,所述氨苄氢霉噻唑酸的结构式如下:4.一种用于检测氨苄青霉噻唑酸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酶标板、封闭液、氨苄青霉噻唑酸标准品、抗体工作液、酶标记抗体、显色液及终止液;所述抗体工作液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彦吴国娟刘雨琦高琦王晶赵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学院陆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