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它包括:两个自动制动阀,一中继阀,一均衡风缸,一均衡-过充风缸,一切换阀,一3#电空阀,一1-8#电空阀,两个压力传感器,一撒砂压力继电器,四块压力表,一2#列车管,两个压力传感器,一3#总风缸管,以及相应连接的管路和若干不同的阀门、滤尘器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原有的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简化掉一个中继阀、一个3#电空阀、一个1~8#电空阀及其相应空气管路等装置,将原来两个自动制动阀各控制一个中继阀的结构,改变为两个自动制动阀只控制一个中继阀,精简了系统中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持了制动机所具有的各项性能不变、操纵方式不变,具有减少设备安装占用空间、方便组装和检修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车制动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JZ-7型空气制动机双端 操纵一个中继阀的机车制动系统。技术背景目前使用的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为双端操纵时,有两个中继阀, 还有两套配套安装的自动制动装置。该系统连接管路多、安装占用空间大,不方 便组装、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端操纵使用一个中继阀的 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JZ-7型空气制动机机 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所述两个自动制 动阀31A、 31B内分别包括一单独制动阀;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别 连接的一 1#均衡风缸管分别与一切换阀35的1Att管、1Bft管连接;所述一自动制 动阀31A上连接的ltt均衡风缸管与一均衡-过充风缸34的均衡风缸部位连接,所 述另一 自动制动阀31B上连接的1#均衡风缸管与一均衡风缸33连接;所述两个自 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别连接的一2tt列车支管与一2tt列车管42连接,所述两根 2tt列车支管上分别设置一截止闽43A、 43B;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别 连接的一 3tt总风缸支管同时与一 3#总风缸管44连接,所述两根3tt总风缸支管上 分别设置一截止阀45A、 45B;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别连接的一 4# 中继阀均衡风缸管分别连接所述切换阀35的4Att管、4Btt管;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 31A、 31B上分别连接的一 6tt撒砂管相互连接并再与一撒砂压力继电器39连接;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别连接的一 7tt过充管共同通过一双向阀46与 所述均衡-过充风缸34的过充风缸部位连接;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 别连接的一 8#总风遮断阀管分别与所述切换阀35的8Att管、8Btt管连接;所述两 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各具的单独制动阀分别连接的一 10#空气单独缓解支管 同时与一 10ft空气单独缓解总管47连接;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各具的 单独制动阀分别连接的10tt空气单独缓解支管同时分别与一压力传感器38A、 38B 连接;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各具的单独制动阀分别连接的一 11#单独作用支管共同通过一双向阀48与一 11#单独作用总管49连接; 一中继阀32上连 接的2#列车支管与一 2#列车管42连接;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3#总风缸支管上 设置一空气过滤器50和一截止阀51,所述3#总风缸支管的另一端与机车的总风 缸连接;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4tt中继阀均衡风缸管连接所述切换阀35的4#管; 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7tt过充管,与所述双向阀46与所述均衡-过充风缸34之 间相连的7tt过充管相连接;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8tt总风遮断阀管连接一 l-8tt 电空阀37的8A管口 ; 一 3tt电空阀36的一端连接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3#总风 缸支管,所述3#电空阀3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3#总风缸管44;所述一 自动制动阀 31A上连接的lft均衡风缸管通过一双向阀52与另一自动制动阀31B上连接的1# 均衡风缸管相连接;所述1-8#电空阀37上连接的ltt均衡风缸管连接所述双向阀 52;所述l-8ft电空阀37上连接的8P总风管连接所述3#电空阀36与所述中继阀 32上的3tt总风缸支管之间的连接管;所述l-8tt电空阀37上连接的8tt总风遮断阀 管连接所述切换阀35的8#管;两块压力表40A、 40B的一端分别连接机车的一制 动缸,所述两块压力表40A、 40B的另一端相互连接后再通过所述3tt电空阀36与 所述中继阀32上的3#总风缸支管之间的连接管与所述3#总风缸支管连接;另两 块压力表41A、 41B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分别连接的 2#列车支管,所述另两块压力表41A、 41B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 31A、 31B上分别连接的1#均衡风缸管。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原来 的两个自动制动阀各控制一个中继阀的结构基础上,改变为两个自动制动阀只控 制一个中继阀,相对减少了一个中继阀,精简了系统中的装置。2、本技术采 用ltt均衡风缸管控制的两个二位三通柱塞式切换阀,来分别控制4tt中均管(中继 阀均衡风缸管)、8#总风遮断阀管,或者使用一体式SQ-1型切换阀控制4tt中均管、 8tt总风遮断阀管,从而实现了两个自动制动阀对一个中继阀的控制转换。3、本实 用新型采用的SQ-1型切换阀把原来两个独立的切换阀改成为一体式结构,组装更 加方便。4、本技术将原来制动系统结构中自动制动装置使用的两个3#电空阀、 两个1 8#电空阀、 一个自动放风阀,改为只安装一个3tt电空阀、 一个1 8#电空 阀、 一个自动放风阀,精简了系统中的装置。5、本技术精简了系统中的装置, 减少了设备安装占用的空间,方便了组装和检修。同时保持了原来制动机所具有 的各项性能不变、操纵方式不变。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在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基础上,简化掉一个中继 阀、 一个3tt电空阀、 一个1 8#电空阀及其它相应空气管路等装置,从而形成了 一种双端操纵使用一个中继阀的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本实施例简化掉一个中继阀等装置的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其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 分别通过4#中均管(中继阀均衡风缸管)、7#过充管、8#总风遮断阀管对两个中继 阀53A、 53B进行控制,其中两个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的7tt过充管只有在自动 制动阀31A、 31B手柄处于过充位时才有总风压力。如果简化掉一个中继阀,当自动制动阀31A、 31B换向操纵后,利用过充位的 不同风压,通过安装一个变向阀(指图1中的双向阀46)即可以实现7#过充管的 换向操纵。由于自动制动阀31A、 31B手柄在不同位置时,4#中均管、8tt总风遮断 阀管发挥不同作用,风压变化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自动制动阀31A、 31B的l共均衡 风缸管控制的切换阀(指图1中的切换阀35)来实现4tt中均管、8#总风遮断阀管 的换向操纵。这样就能够实现自动制动阀31A、 31B对中继阀的换向操纵控制。在机车原来的制动系统中,自动制动装置在机车司机室地板下面安装两个中 继阀53A、 53B,两个3#电空阀36A、 36B,两个1-8#电空阀37A、 37B, 一个变向 阀,两个均衡风缸33、 34。本技术在JZ-7型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基础上,简化掉一个中 继阀53A或53B、 一个3tt电空阀36A或36B、 一个1 8#电空阀37A或37B及其它 相应空气管路等装置以后,如图1所示,自动制动阀31A、 31B上的1#均衡风缸管 控制的切换阀35,分别控制4#中均管和8tt总风遮断阀管。根据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制动机机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内分别包括一单独制动阀;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1#均衡风缸管分别与一切换阀(35)的1A#管、1B#管连接;所述一自动制动阀(31A)上连接的1#均衡风缸管与一均衡-过充风缸(34)的均衡风缸部位连接,所述另一自动制动阀(31B)上连接的1#均衡风缸管与一均衡风缸(33)连接;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2#列车支管与一2#列车管(42)连接,所述两根2#列车支管上分别设置一截止阀(43A)、(43B);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3#总风缸支管同时与一3#总风缸管(44)连接,所述两根3#总风缸支管上分别设置一截止阀(45A)、(45B);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4#中继阀均衡风缸管分别连接所述切换阀(35)的4A#管、4B#管;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6#撒砂管相互连接并再与一撒砂压力继电器(39)连接;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7#过充管共同通过一双向阀(46)与所述均衡-过充风缸(34)的过充风缸部位连接;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分别连接的一8#总风遮断阀管分别与所述切换阀(35)的8A#管、8B#管连接;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各具的单独制动阀分别连接的一10#空气单独缓解支管同时与一10#空气单独缓解总管(47)连接;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各具的单独制动阀分别连接的10#空气单独缓解支管同时分别与一压力传感器(38A)、(38B)连接; 所述两个自动制动阀(31A)、(31B)上各具的单独制动阀分别连接的一11#单独作用支管共同通过一双向阀(48)与一11#单独作用总管(49)连接; 一中继阀(32)上连接的2#列车支管与一2#列车管(42)连接;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3#总风缸支管上设置一空气过滤器(50)和一截止阀(51),所述3#总风缸支管的另一端与机车的总风缸连接;所述中继阀(32)上连接的4#中继阀均衡风缸管连接所述切换阀(35)的4#管;所述中继阀(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尚景,马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机车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