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手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63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B60T7/08领域,包括有箱体,其特点在于箱体内的具有与变速箱输出轴内径相匹配的制动鼓、轴承架、单向器、轴承架、护罩依次连接,并以螺栓固定;制动鼓的止动蹄同箱体上的摇把上的凸轮相对应,摇把上具有可同操纵杆相连接的软轴;护罩内轴承架的侧方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的滑道与箱体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拨叉,拨叉与护罩之间设置有弹簧,拨叉的另一端具有可同操纵杆连接的拉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在汽车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当汽车爬坡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单向器就可有效防止在爬坡时熄火、后滑的现象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其制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均较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手制动装置,是对现有手制动装置结构的改进,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B60T7/08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手制动装置的结构不尽理想,在碰到爬坡再启动时容易出现熄火、后滑的现象,一旦驾驶人员操作不当则很容易出现恶性事故。为提高现有汽车手制动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改进工作,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99232714.8号给出的《一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它主要由制动手柄、棘轮、制动操纵杆、变速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离合器、传动机构及其拉索、车轮制动器组成,其中制动手柄上连有棘爪并与棘轮啮合,制动手柄上还连有一可调节长度的制动操纵杆或制动操纵拉索,在车架上安装有操纵摇杆,操纵摇杆可绕其固定支点摆动,操纵摇杆的一端与制动操纵杆活动相连,另一端与离合器拨叉上的连杆活动相连;在汽车底盘变速箱主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在变速箱主轴垂直方向安装有从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在从动齿轮轴部位设计有一个离合器,离合器由摩擦盘和拨叉构成,拨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杆;在离合器的从动轴上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的拉索安装在前后轮的制动器。中国技术专利CN89212845.3号也给出了一种《轻型汽车手制动机构》,它包括手柄,操纵杆,软轴,软轴套管,调节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手柄与操纵柄固连,操纵柄与齿板铰连,齿板固连于齿板座,齿板座装于驾驶员右侧,棘爪与操纵柄铰连,与齿板的弧形齿配合,按钮与操纵杆固连,操纵杆与棘爪接触,操纵杆位于手柄内,有回位弹簧,按钮与手柄端部孔动配合,操纵柄与软轴接头铰连,软轴有套管,经由支承定位件与制动器摇臂连接,软轴有调节件。上述技术方案给出的这些汽车手制动装置虽较现有技术有很大改进,其制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有所提高,但其结构仍较复杂,不利于调试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汽车手制动装置结构的改进,给出了一种尤其适合于爬坡的汽车手制动装置,该汽车手制动装置设置在汽车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当汽车爬坡时,本技术中的单向器就可有效防止在爬坡时熄火、后滑的现象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其制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均较高的特点。本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包括有箱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的箱体内的具有与变速箱输出轴内径相匹配的制动鼓、轴承架、单向器、轴承架、护罩依次连接,并以螺栓固定;所述的制动鼓的止动蹄同箱体上的摇把上的凸轮相对应,摇把上具有可同操纵杆相连接的软轴;所述的护罩内轴承架的侧方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的滑道与箱体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拨叉,拨叉与护罩之间设置有弹簧,拨叉的另一端具有可同操纵杆连接的拉线。在给出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单向器可采用楔式结构(该结构主要用于小型汽车上),即在内转体的斜面上设置有可同外转体相接触的滚珠;也可采用棘轮、棘爪式结构(该结构主要用于大型载重车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给出的汽车手制动装置设置在汽车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当汽车爬坡时,本技术中的单向器就可有效防止在爬坡时熄火、后滑的现象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其制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均较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棘轮、棘爪式结构的单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拨叉,2.轴,3.弹簧,4.支架,5.滑道,6.传动轴,7.万向节,8.手制动器,9.离合器,10.护罩,11.从动片,12.螺栓,13.键,14.内转体,15.外转体,16.轴承架,17.单向器,18.制动鼓,19.凸轮,20.止动蹄,21.箱体,22.摇把,23.输出轴,24.变速箱,25.拉线,26.软轴,27.操纵杆,28.内转体的斜面,29.滚珠,30.棘爪,31.棘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给出的这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包括有箱体21,箱体21内的具有与变速箱24的输出轴23内径相匹配的制动鼓18、轴承架16、单向器17、轴承架16、护罩10依次连接,并以螺栓12固定,制动鼓18的止动蹄20同箱体21上的摇把22上的凸轮19相对应,摇把22上具有可同操纵杆27相连接的软轴26,护罩10内轴承架16的侧方设置有离合器9,离合器9的滑道5与箱体21的支架4之间设置有拨叉1,拨叉1与护罩10之间设置有弹簧3,拨叉1的另一端具有可同操纵杆27连接的拉线25。如图2所示,单向器17可采用楔式结构,该结构主要用于小型汽车上,即在内转体14的斜面28上设置有可同其外转体15相接触的滚珠。如图3所示,单向器17也可采用棘轮31、棘爪30式结构,该结构主要用于大型载重车辆上。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将箱体21设置在变速箱24的输出轴23上,单向器17与输出轴23之间用键13固定;将软轴26、拉线25分别同操纵杆27相连;箱体21的另一侧同手制动器8相连,再通过万向节7与传动轴6相连,或直接通过万向节7与传动轴6相连。汽车正常行驶时,软轴26、拉线25呈松弛状态,此时,单向器17的内转体14随输出轴23转动。当汽车爬坡时,操纵杆27动作,通过软轴26使摇把22上的凸轮19转动、止动蹄20转动,制动鼓18不再转动,即单向器17的外转体15不再转动;与此同时,拉线25动作,拨叉1绕箱体21的支架4上的轴2旋转,滑道5带动离合器9移向轴承架16的侧面,则离合器9的从动片11同轴承架16固定为一体。若发生后滑时,即单向器17的内转体14逆向转动时,则由于滚珠29及外转体15共同作用,使内转体14不能逆向转动,即车体被制动。若车体再前进时,滚珠29不再起作用,即车体自然恢复正常行驶。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的具有与变速箱输出轴内径相匹配的制动鼓、轴承架、单向器、轴承架、护罩依次连接,并以螺栓固定;所述的制动鼓的止动蹄同箱体上的摇把上的凸轮相对应,摇把上具有可同操纵杆相连接的软轴;所述的护罩内轴承架的侧方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的滑道与箱体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拨叉,拨叉与护罩之间设置有弹簧,拨叉的另一端具有可同操纵杆连接的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器为楔式结构或棘轮、棘爪式结构。专利摘要一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B60T7/08领域,包括有箱体,其特点在于箱体内的具有与变速箱输出轴内径相匹配的制动鼓、轴承架、单向器、轴承架、护罩依次连接,并以螺栓固定;制动鼓的止动蹄同箱体上的摇把上的凸轮相对应,摇把上具有可同操纵杆相连接的软轴;护罩内轴承架的侧方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的滑道与箱体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拨叉,拨叉与护罩之间设置有弹簧,拨叉的另一端具有可同操纵杆连接的拉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在汽车变速箱的输出轴上,当汽车爬坡时,本技术中的单向器就可有效防止在爬坡时熄火、后滑的现象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其制动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均较高的特点。文档编号B60T7/02GK2863575SQ20052009372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笪可宁 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手制动装置,包括有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的具有与变速箱输出轴内径相匹配的制动鼓、轴承架、单向器、轴承架、护罩依次连接,并以螺栓固定;所述的制动鼓的止动蹄同箱体上的摇把上的凸轮相对应,摇把上具有可同操纵杆相连接的 软轴;所述的护罩内轴承架的侧方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的滑道与箱体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拨叉,拨叉与护罩之间设置有弹簧,拨叉的另一端具有可同操纵杆连接的拉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可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