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木毕专利>正文

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04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它是由底板、旋转座、固定板、滑移座、万向拉力扣、高低调整座及夹持具所组成,能进行旋转、平移、高低等全方位调整作用,具有汽车修理机在进行汽车车体校正及导向时夹持车体的功效。(*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结构,属于汽车修理领域。在早期的汽车修理业中,当汽车发生碰撞后,主要是由人工来修理,如果碰撞严重则只能报废,后来虽有人提在混凝土的地面上固定有框格的轨道(俗称八卦台),配合组装在该轨道上的夹持柱来固定支持被修理的车体及配合拉力塔及练条等来进行车体的校正维修,其缺点是此种维修装置无法在场地移动,故其实用性及适用性皆不佳。其次是此种车体夹持柱当在修理汽车时无法与拉力塔密切配合,因为在车体进行修理时,拉力塔对车体所施的力高达数吨以上,而夹持柱必须具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量,才能够达到适宜的校正功能,但现有的夹持柱均无作精确的调整,最多仅是高度调整作用,对方向性及固定强化均无能为力,显然有加以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进行旋转、平移、高底等全方位调整作用的改良型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是在夹持柱的底板上设置有一旋转座,在此旋转座上设有一固定板,同时在此固定板上设置有滑移座,座上设有高低调整座,在此高低调整座上套设组装有万向拉力扣,并在高低调整座顶端可视不同车型底盘来搭配组装不同型式的夹持具。同时在固定板周缘设置有固定环,并在高低调整座近顶端及底端处分别套设有万向拉力扣,配合练条,故可达到优异的固定及抗力的效果。下面的优选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但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底板、旋转座、固定板、滑移座及一固定夹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高低调整座配合一夹持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板配合固定夹具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座元件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板及滑移座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高低调整座配合一夹持具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夹持柱整体及固定夹具的组合剖面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可见本技术的最下方为一平面状的底板(10),此底板可供本技术的夹持柱固定至一般修理机的八卦台或组合式基座上,此底板(10)的中央固定有一旋转座(20-29)的下旋座(20),此下旋座(20)上方是套设组装有上旋座(24),该上旋座(24)可在下旋座(20)中自由转动,故而在底板(10)被固定于定位后,仍可依需要籍由旋转座的设置方便的调整上旋座(24)相对于底板(10)的方向,又旋转座的上旋座(24)上则组装有一固定板(30),该固定板(30)上又设置有一滑移座(33-36),该滑移座的滑移轨(33)是固定设置于固定板(30)上,该滑移轨(33)上则组装有一滑移块(34),籍此则可让滑移块(34)在该滑移轨(33)上作滑移,在该滑移块(34)上方则组装设置有高低调整座。另外在此图中之一侧可以见到本技术是将固定板(10)固定安置于八卦台或组合式基座上的固定夹具,是在一夹具座(13)上组装一固定螺杆(14)及一夹板(16),可由拨杆(15)转动固定螺杆(14)来控制夹板(16)的上下移动,以配合夹具座(13)达到夹持固定之作用。参阅图2,该高低调整座(40-59)的最下方为一外管(40),是将组装缘(41)固定设置于滑移座的滑移块(34)上,在该外管(40)的组装缘(41)上套设组装有一万向拉力扣(48),可配合练条进行衔接,又在外管(40)中穿套组装有中管(43),于中管(43)中则穿套组装有内管(45),该内管(45)可在中管(43)中作高低调整,并配合旁侧一定位销(50)来定位,在该内管(45)顶端另套设有一供练条衔接的万向拉力扣(49),而在内管(45)中以一调整杆(51)组装上方的夹持具(60),如此即可由夹持具(60)来夹持固定车体底盘。参阅图3可以清晰看出本创作之底板(10)呈一平板状,在该底板(10)的周围设有供固定夹具夹持固定的固定脚(11),又在其中央位置设有多个组装孔(12),固定夹具具有一呈匚字型的夹具座(13),其上表面设有一螺孔(131),而可在该螺孔(131)中穿设组装一固定螺杆(14),在该固定螺杆(14)顶端处穿设有一径向的杆孔(141),在该杆孔(141)中穿设一拨杆(15),又在夹具座(13)中组装有一夹板(16),该夹板(16)上设有一供固定螺杆(14)穿过的穿孔(161),同时以一固定螺栓(17)穿过夹板(16)的穿孔(16)后,将该夹板(16)固定于固定螺杆(14)下端,如此即可由拨转杆转动固定螺杆(14)而带动夹板(16)在夹具座(13)中移动,以提供适宜的夹持作用。参阅图4在该旋转座(20-29)最下方为一凸字型的下旋座(20),该下旋座(20)中央为一中央孔(21),并在中央孔(21)的下缘设有一环凹缘(22),又在下旋座(20)的周缘设有多个组装孔(23),该下旋座(20)上方设有一相配合的上旋座(24),在该上旋座(24)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组装孔(25),当上旋座(24)组装至下旋座(20)中央孔(21)中时,可由下旋座(20)下方组装一夹合板(26),该夹合板(26)是固定于上旋座(24)的底面,而将该上旋座(24)与下旋座(20)相结合,又在上旋座(24)组装至下旋座(20)上之前,先在该上旋座(24)与下旋座(20)间套设组装有一培林环(27)及一培林(29),在该培林环(27)上设有一环槽(28),可将培林(29)容置其中。参阅图5,该固定板(30)呈一矩形板体,在其上设有若干组装孔(31),而可将该固定板(30)组装固定至上旋座(24)上方,并可在该固定板(30)上设置组装滑移座的滑移轨(33),又在该固定板(30)的下表面周围分别设有多个供穿绕练条的固定环(32);滑移座条由滑移轨(33)及滑移块(34)所构成,在该滑移块(34)旁侧可以见到设置有与滑移轨(33)相配合的滑槽(35),藉此即可令滑移块(34)在滑移轨(33)中作滑移,以精确调整所需的位置,又在该滑移块(34)顶面设有若干组装孔(36)。参阅图6可以见到本技术的高低调整座是由外管(40)、中管(43)、内管(45)配合调整杆(51)及其他零附件所构成,在高低调整座的最下端为一外管(40),其下缘设有一环凸出的组装缘(41),并在该组装缘(41)上设有与滑移座滑移块(34)上表面组装孔(36)相配合的组装孔(42),又在该外管(40)的组装缘(41)上套设组装一可供穿绕练条的万向拉力扣(48),中管(43)呈一管状,而穿套组装于外管(40)中,在该中管(43)侧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4),内管(45)并呈一管状,并穿套组装于中管(43)中,在该内管(45)的顶端外侧套设有可穿绕练条的万向拉力扣(49),又在该内管(45)上沿轴向排列穿设有多个定位孔(46),其可与中管(43)上的定位孔(44)相配合,而以一定位销(50)来固定内管(45)在中管(43)中的相对高度,而达到调整高低之功效,又在该内管(45)顶端的内侧设为一螺纹孔(47),而可在其中组装调整杆(51),该调整杆(51)上设有与内管(45)螺纹孔(47)相配合的螺纹,故而可以微调整杆(51)近顶端(54)处设有一环凸环(52),并在该凸环(52)周围设有径向贯穿的贯穿孔(53),又在该调整杆(51)顶端(54)侧设有一圈扣环槽(55),籍此即可在该调整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修理机的底盘夹持柱,是由底板(10-12)、旋转座(20-29)、固定板(30-32)、滑移座(33-34)、万向拉力扣(49)、高低调整座(40-59)及夹持具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0-12)上设有旋转座(20-29),而旋转座(20-29)的上方是固定板(30-32),此固定板(30-32)的上方是滑移座(33-34),而滑移座(33-34)上则设有高低调整座(40-59),在高低调整座(40-59)上套设有万向拉力扣(49)、在高低调整座(40-59)上视不同车型底盘组装不同型式的夹持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毕
申请(专利权)人:李木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