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二轮车的电池盒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9999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主车架10的前端部设锁定装置24和弹出机构,在后端部设大致呈箱体型的凸接头26。在电机侧接头26的背面中央部设嵌合凹部172。电池盒20在后端部设凹型的电池侧接头100,在此背面中央部设嵌合凸起104。使电池盒20在主架上沿Y向向后端滑动。电池侧接头100和电机侧接头26嵌合的同时,嵌合凸部104和嵌合凹部嵌合。电池盒在解除锁定时处于虚线B所示的弹出位置,压下电池盒前端并由锁定装置24锁定时,处于A位置,电池盒被向后压,因此可提高接头间的接触压力。(*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二轮车的电池盒安装结构。作为电动自行车的电池盒的安装结构的一个例子,特开平5-319104号公开了这样的结构设有电池侧接头的电池盒的后部嵌入设于车体架的支承箱内,并由支承箱支承,同时,设在支承箱内的电机侧接头和电池盒池接头相连接。而且,公开了支承箱可自由摆动地安装和固定安装两种情况。但是,上述公知例中的摆动支承箱这种形式下,装拆作业为多个步骤,因此装拆作业复杂、麻烦,安装结构也复杂,成本高。固定支承箱的形式下,该申请虽未公开如何固定电池盒的前部,但若采用一般结构,同样会装拆复杂。故希望安装、拆卸作业简单且安装结构也简化。此外,在这样的电池侧接头和电机侧接头接连的形式下,触(接)点之间的接触压力容易因行驶中的振动发生变化,如果接触压力不足,会成为触点耐久性差的原因,故希望制作能产生充分接触压力的构造,而且也希望在电池盒安装不到位时,能直观地判别。本申请就是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为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电动自行车具有沿前后方向配设在前后轮之间的车体架、以及可装拆自如地安装于该车体架上的电池盒,电池盒内部装有电池,在这样的电动自行车中,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特征在于设有电池侧接头,上述接头具有在电池盒的后端部与电池呈电气接连的端子;安装有电机侧接头,该接头具有在车体侧与电机侧呈电气连接的端子;通过使电池盒大致在车体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构成电池侧接头和电机侧接头可以安装在一起或脱开的结构,同时,设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锁定电池盒的前端部,将电池盒固定在从电机侧接头到大致等于电池盒长度的前方的车体架上,在车体架上方,且在上述锁定装置和电机侧接头间的空间内,在电池盒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由车体架长度方向的状态下,使电池盒沿上下方向移动,同时使电池盒的后端部大致沿车体架长度方向滑动,将电池盒装拆。此时,可设有在电池安装时将电池盒压向后方的推压装置。也可在车体上设有弹出机构,以便在解除锁定时将电池盒前端抬起。还有,该弹出装置可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车体架上,设有在将电池盒压向位置和将电池盒向后压位置之间变化的摆动部件、以及将摆动部件压向向上位置的摆动赋能弹簧装置。此时,弹簧手段,在摆动部件处于压向向上位置时,产生足以支承电池盒前部重量的弹力同时,摆动部件呈斜向上地向后倾斜,与电池盒前侧底部形成的台阶相接触。下面结合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前部车架部分的主要部分侧面图。图2是第1实施例带辅助动力自行车侧视图。图3沿图1中3-3线的断面图。图4第1实施例电池盒的局部剖侧面图。图5第1实施例电池盒的前部安装构造。图6是沿图5中Z向的视图。图7第1实施例电池盒后部安装构造视图。图8第2实施例主要部分侧断面图。图9是图8中X向视图。图10是图8中Y向视图。图11是第3实施例主要部分侧断面图。其中的符号表示10-主车架、20-电池盒、22-前侧固定部、24-锁定装置、26-电机侧接头、100-电池侧接头、104-嵌合凸起、144-摆动臂、146-拉簧、172-嵌合凹部、176-电机用端子、196-放电用端子。图1至图7示出了第一实施例。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动自行车的侧视图,在前轮与后轮之间具有侧视为V字状的前车架6。前车架6具有从头管8向斜后方倾斜地延伸的直线形主车架10,向下方弯曲的中间部12和略呈垂直地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车座架14。下端支承前轮2的前叉16和上端部安装着把手18的操纵管19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头管8上。容纳电池的后述电池盒20与该主车架10的长度基本相等,利用前侧固定部22和凸性接头,即电机侧接头26可装拆地安装在主车架10上。符号24是锁定装置。辅助动力装置30通过悬挂板28支承在中间部12上。前端安装在辅助动力装置30上的后车叉32略呈水平状地向后方延伸,其后端部与从车座管14的上端部向斜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撑杆34的后端一起固定在支承架36上,形成后车架37。该支承架36可转动地支承后轮4的后车轴5和从动齿轮38。车座42经座管40支承在车座架14的上端部上。前车架6和辅助动力装置30的周围用车体盖44覆盖。车体盖44分成左右二部分,前端部覆盖前侧固定部22和电池盒20的前部,并与倾斜壁45相一致。在电池盒20的后端部上,在后部侧面上形成一个斜向后上方的、设置在覆盖锁定装置的车体盖44的前端部上的倾斜壁46,车座架14的前部设一开口,并用前面板48盖住。辅助动力装置30具有控制装置50、电机52和变速箱54。变速箱54的输出轴54,即,曲轴56与主齿轮58一起转动,通过链条59,使后轮的从动齿轮38转动。踏板57安装在曲轴56上,足踏踏板则可用人力驱动自行车。此时,从电池盒20内的电池向电机52供给电力,电机52就转动,可以向自行车提供辅助动力。控制装置50根据踏板57的转矩和主动齿轮58的转数,控制电机52转动。图1示出了卸下车体盖44的状态的前车架6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3-3线的剖面图,图4是电池盒20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5表示电池盒20的前部侧安装结构图,图6表示从下方(图1中的箭头Z方向)看电池20的前部侧安装结构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图7是表示电池盒20的后部侧安装结构的示图。从图1中可知,前侧固定部22设置在主车架10的前端部上,电机侧接头26设在中间部的附近。电池盒20能够处于以后端部嵌入电机侧接头26内的状态下,由锁定装置24锁定前端部的用实线A表示的固定位置上和解开锁定装置拉起前端部的用虚线B表示的弹出位置上。用虚线C表示的位置是沿与主车架10的纵向略垂直的方向卸下状态时的位置(或安装前的位置)。电池盒20在固定位置A和弹出位置B之间变化时可沿主车架10的纵向(图中Y方向)滑动。从图3中可知,电池盒20沿上下分成上部盒体60和下部盒体62,并用塑料制作,两者接合部64成相互错位的重合台阶,这样形成迷宫式结构就能够防水进入。在电池盒20内放置有电池组66,电池组66的防振措施是这样的,电池组的上部与在上部盒体60的内表面上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的、且安装在筋板68上的橡胶垫70接触,下部垫在放于电池组66底部和下部盒体62底部之间的板状橡胶垫板74上。图3中的符号76是限位开关,且安装在车体盖44的内侧面上,在电池盒20安装到车体盖44上后,通过下部盒体62的底部72上向下方突出地形成的突起73推压从上部向下方延伸的板簧78而使限位开关“开”,在后述的弹出位置上时限位开关为“关”。从图4中可知,电池盒20的上部盒体60和下部盒体62,通过在前半侧的侧面上由从下部盒体62向上方突出的嵌合爪80啮合,在后半侧上用螺纹螺钉82连接,构成可分离的一体。把电池盒20安装到主车架10上时,橡胶垫84垫在下部盒体62的底部前半部分下面。手柄86可转动地安装在电池盒20的前端部上,而且,在电池盒20的侧面上形成有斜台阶88,该斜台阶88与设置在覆盖前侧固定部22的车体盖44的前端部上的倾斜壁45相一致(图1)。前端90的下部成向后方缩进的推压部92。在电池盒20的后端部上,在其后部侧面形成向后上倾斜的后部斜面94,该斜面和覆盖锁定装置的车体盖44的中间部形成的斜面壁46相一致(图2)。此外,上部壳体60的背面96形成与后部斜面94倾斜方向相反的斜面。在电池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二轮车电池盒的安装结构,电动自行车具有沿前后方向配设在前后轮之间的车体架、以及可装拆自如地安装于该车体架上的电池盒,电池盒内部装有电池,其特征在于:设有电池侧接头,上述接头具有在电池盒的后端部与电池呈电气接连的端子;安装有电机侧 接头,该接头具有在车体侧与电机侧呈电气连接的端子;通过使电池盒大致在车体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构成电池侧接头和电机侧接头可以安装在一起或脱开的结构,同时,设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锁定电池盒的前端部,将电池盒固定在从电机侧接头到大致等于电池盒 长度的前方的车体架上,在车体架上方,且在上述锁定装置和电机侧接头间的空间内,在电池盒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由车体架长度方向的状态下,使电池盒沿上下方向移动,同时使电池盒的后端部大致沿车体架长度方向滑动,将电池盒装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势野满竹内务黑木正宏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