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79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其包含光学相关元件、用于绕轴枢转该光学相关元件的调节装置,其中该光学相关元件被连接至支撑元件,其以绕轴枢转的方式装设,以及其中调节装置包含促动器,该促动器沿一方向线性移位,该促动器包含促动器连接件,其被连接至支撑元件连接件的方式使得促动器的线性移动引起支撑元件绕轴枢转。支撑元件连接件被安排在独立组件上,其包含紧固件,为将所述独立组件紧固于支撑元件的孔上,以及其中该紧固件包含弹性元件,当将该独立组件的紧固件插入孔中,该弹性元件受到挤压,以及当穿过孔,该弹性元件放松,从而该独立组件的该弹性元件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移动被孔周围的止动区所阻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前照灯,其包含壳体、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及用于使该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绕轴枢转的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被连接至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通过两个接头以相对于壳体绕该轴枢转的方式装设,以及其中调节装置被安排在支撑元件的一侧,该调节装置包含可沿预定方向线性移位的促动器,以及其中所述促动器包含促动器连接件,该促动器连接件被连接至支撑元件连接件,所述支撑元件连接件被安排在支撑元件位于轴以外的区域,从而促动器的线性移动引起支撑元件绕轴枢转。
技术介绍
所述光学相关元件可以是,例如,透镜、反射器或发光模块的光源,又或是整个发光模块。该发光模块被用于在汽车前方产生限定的灯光模式(或至少灯光模式的一部分),其中汽车前照灯是经过安排的。例如,限定的灯光模式是远光模式、近光模式等。出于不同原因,如灯光模式的方向可被改变,例如用以产生动态转向灯光或用于动态地改变灯光模式的范围则具有优越性。另外,法律亦常常规定灯光模式的范围可以手动调节。以上描述的汽车前照灯可用于通过绕纵轴枢转光学相关元件来改变灯光模式的方向。灯光模式的范围则可通过绕横轴枢转发光模块来改变。根据当前技术现状,光学相关元件的支撑元件连接件以及支撑元件为整体构成。然而,结果证明此种安排常使汽车前照灯难于装配,且为此目的特定的工具作业设备亦常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与由当前技术状态所知的前照灯相比更易于装配的汽车前照灯。为达此目的,根据本技术,开始所述类型的汽车前照灯在以下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支撑元件连接件被安排在独立组件上,所述独立组件及支撑元件为两个不同的部件,该独立组件包含安排在支撑元件连接件的另一侧上的紧固件,以及其中为将所述独立组件紧固于支撑元件上,所述支撑元件包含一个孔,以及其中在紧固状态中该紧固件被插入该孔中,以及其中该紧固件包含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当将该独立组件的紧固件由安排有调节装置的一侧插入孔中,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受到挤压,挤压的方向垂直于紧固件插入孔的方向,以及当穿过孔,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放松,从而该独立组件的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的移动被孔周围的止动区所阻止。如紧固件包含两个弹性元件则具有优越性。紧固件呈前端比孔窄而后端比孔宽的锥形较为可取。在此背景下,如孔在第一区域具有宽度不变的开口,从而锥形弹性元件在被移动穿过孔时被挤压,以及其中当沿单独组件插入的方向移动,孔的开口在孔的第二区域变宽,则具有优越性。如该独立组件包含止动部位则较为有利,其中支撑元件包含安排在调节装置一侧围绕着孔的止动区,从而当单独组件的止动部位接触到止动区,其在插入方向上的移动被阻止。【附图说明】通过下述介绍本技术的具体特征和优点将得到更好的理解。下面,参考示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该示范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具有限定性,如图所示,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前照灯的横切面,图2为以绕轴枢转的方式装设的支撑元件的透视图,图3为独立组件的透视图,图4展示了支撑元件在其孔的区域的纵切图,进一步展示了在被插入孔前的独立组件,图5展示了根据图4的纵切图,其中独立组件部分地插入孔中,从而弹性元件受到挤压,以及图6展示了根据图4的纵切图,其中独立组件完全地插入孔中,从而弹性元件被放松。【具体实施方式】图1展示了带有壳体2、透镜2a及安排于壳体2内的光学相关元件3的汽车前照灯I。所述光学相关元件可以是,例如,透镜、反射器、光源等。在图1示例中,光学相关元件为光学模块3,用于在安排有汽车前照灯I的汽车的前方产生限定的灯光模式。例如,限定的灯光模式是远光模式、近光模式等。图1仅展示了一个光学相关组件。但,前照灯亦有可能在壳体内装有两个或更多的光学相关组件,例如两个或更多的光学模块。光学模块3包含投射透镜30、反射器31、光源32以及用于将投射透镜30相对于反射器31进行紧固的透镜托33。该发光模块3装设于支撑元件5上。该支撑元件5以利用接头10、11 (接头11请见图2)绕横轴H枢转的方式装设在壳体2内。接头10、11仅示意性展示于图中,但两个接头10、11优选地为球形接头。在支撑元件5的一侧安排有调节装置4。该调节装置4包含促动器4a,该促动器4a可沿预定方向线性移位。例如,调节装置为线性电机,或促动器4a可被手动促动。促动器4a包含促动器连接件4a’,该促动器连接件4a’被连接至支撑元件连接件101 (见图1及图2的示意性图示),该支撑元件连接件101被安排在该支撑元件5位于轴H以外的区域,从而促动器4a的线性移动引起支撑元件5及从而发光模块3绕轴H枢转。连接件其中之一通常为接头球头以及另一连接件为用来接纳接头球头的接头球窝。如图2所示,接头球窝101优选呈开放的圆柱形接纳接头球头,其中该圆柱体的轴N垂直于枢轴H。当促动器4a移动,其引起支撑元件5绕轴H枢转,以及接头球窝101的圆柱形的形式使球头可以在圆柱体接头球窝101的轴N的方向上移动。在如图所示的范例中,促动器连接件为接头球头(未显示),以及支撑元件连接件为如上所述的接头球窝101。但亦有可能促动器连接件为接头球窝,以及支撑元件连接件为接头球头。根据本技术,如可见于图2至图6,采取接头球窝101形状的支撑元件连接件被安排在独立组件100上,该独立元件100包含安排在接头球窝101对侧上的紧固件102。支撑元件5包含孔20。在紧固状态(见图6)中紧固件102被插入孔20,从而接头球窝101被固定在支撑元件5上。独立元件100的紧固件102包含至少一个,在所示优选范例中为两个,弹性元件102a。在将弹性元件102a插入孔20前,弹片102a处于放松状态(图4)。当从安排有调节装置4的一侧沿方向D被插入孔20中时,弹性元件102a受到挤压(图5)。挤压方向垂直于弹性元件102a插入孔20的方向D。在切面图中,如可最好地见于图4至图6,紧固件102具有锥形,其中紧固件102的前端102a’比孔20窄,而后端102a"比孔20宽,从而紧固件102的弹性元件102a在通过孔20时受到挤压。最后,弹性元件102a在穿过孔20后被再次放松(图6),此时弹性元件102a较宽的后端102a"被置于孔20的与调节装置4相对的另一侧。在这一位置,单独组件100在插入方向D的相反方向上无法再移动,因为弹性元件102a,尤其是弹性元件102a较宽的后端102a"的移动被孔20周围的止动区20d所阻止。另外,单独组件100具有止动部位103,该止动部位103通过与支撑元件5的安排在调节装置4 一侧围绕着孔20的止动区20a相接触,限制单独组件100在方向D上的移动。据此,单独组件100与支撑元件5的卡扣连接得以实现。在第一区域20b,孔20具有宽度不变的开口,从而锥形弹性元件102a在被移动穿过孔20时被挤压。当沿插入方向D移动,开口在孔20的第二区域20c变宽。此点保证被挤压的弹性元件102a在通过孔20时会可靠地放松,从而弹性元件可靠地移动至图6所示位置。【主权项】1.汽车前照灯包含 -壳体⑵、 -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3)、 -用于绕轴(H)枢转该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3)的调节装置(4) 其中该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3)被连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前照灯包含‑壳体(2)、‑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3)、‑用于绕轴(H)枢转该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3)的调节装置(4)其中该至少一个光学相关元件(3)被连接至支撑元件(5),该支撑元件(5)通过两个接头(10、11)以相对于壳体(2)绕轴(H)枢转的方式装设,以及其中调节装置(4)被安排在支撑元件(5)的一侧,该调节装置包含可沿预定方向线性移位的促动器(4a),以及其中该促动器(4a)包含促动器连接件,该促动器连接件被连接至支撑元件连接件(101),该支撑元件连接件(101)被安排在支撑元件(5)位于轴(H)以外的区域,从而促动器(4a)的线性移动引起支撑元件(5)绕轴(H)枢转,其特征在于支撑元件连接件(101)被安排在独立组件(100)上,所述独立组件(100)及支撑元件(5)为两个不同的部件,该独立组件(100)包含安排在支撑元件连接件(101)的另一侧上的紧固件(102),以及其中为将所述独立组件(100)紧固于支撑元件(5)上,所述支撑元件(5)包含一个孔(20),以及其中在紧固状态中该紧固件(102)被插入该孔(20)中,以及其中该紧固件(102)包含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02a),当将该独立组件(100)的紧固件(102)由孔(20)的安排有调节装置的一侧插入孔(20)中,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02a)受到挤压,挤压的方向垂直于紧固件(102)插入孔(20)的方向(D),以及当穿过孔(20),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02)放松,从而该独立组件(100)的该至少一个弹性元件(102a)在插入方向(D)的相反方向上的移动被孔(20)周围的止动区(20d)所阻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旖
申请(专利权)人: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