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庆专利>正文

电机车防震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599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机车防震灯架涉及电机车照明装置,与电机车和灯配合,主要包括U型框架、滑套、弹簧、灯罩、端盖、接线板、固定调整螺帽等。使电机车运行过程中灯的震动得到缓冲,减少了因震动造成灯的坏损,防止了因灯裸露被砸坏的现象,避免了因灯接线接头裸露、不规范造成的短路、断线等事故的发生,实现了《煤矿安全规程》前有照明后有红灯的规定,且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成本低,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机车照明装置,特别涉及矿用运输电机车照明装置。目前矿用电机车照明灯(以下简称灯),都是固定在电机车机盖上。一、由于运输过程中震动造成的灯泡损坏现象十分严重;二、由于灯裸露,被砸坏的现象也较严重;三、灯接线的接头裸露,不规范,短路、断线事故时有发生,导致烧毁电机车照明电源,在现场生产中,有时灯的线路断线,也满足不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电机车前有照明后有红灯的要求。因此,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和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够减少震动的电机车灯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能够减少灯震动又能防止灯被砸坏的电机车灯架。本实用实型的目的还在于设计一种能够减少灯震动,防止灯被砸坏,而且灯接线接头得到保护的电机车灯架。本技术电机车防震灯架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与电机车及灯配合,其特点在于主要包括U型框架、弹簧、滑套、灯罩等;所述的U型框架是由圆杆弯成两个直杆部分和弯曲部分构成的近似U形体;所述的滑套为圆筒形,两个;所述的灯罩为圆筒形;所述的弹簧为四个;分两组套在U型框的两个直杆部分的柱面上;所述的两个滑套分别位于每组弹簧的两个簧之间,其内柱面与U型框架直杆部分的柱面动配合;两个滑套的外柱面与灯罩固接;所述的灯罩与灯固接,并使灯朝向灯罩通孔方向;所述的U型框架的两直杆部分的上端与电机车机盖固接。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U型框架两个直杆部分下端靠近弯曲部分的位置,分别有一个固定弹簧垫圈与其固接;所述的U型框架的两个直杆部分上端穿过电机车机盖通孔,其上端有长于电机车机盖通孔长度的螺纹,有四个调整固定螺帽,每两个分别位于电机车机盖通孔的上端和下端,并与U型框架直杆部分上端螺纹配合。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还在于所述的圆筒形灯罩的一个端面为近似椭圆形的斜面,并使灯的上方灯罩圆筒的母线最长,灯罩内有三个互成120度的圆孔通过三个螺栓将灯固定在灯罩内(灯为已有定型产品,灯的外园有三个螺孔,通过三个螺孔与灯罩联结)。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特点还在于有一个平面形的端盖与灯罩的另一端面通过端盖固定螺栓相连接,并使该端封闭;所述的端盖上还有一个通孔;有一个圆筒形的电缆护套的外柱面与端盖通孔的内柱面配合,并伸入灯罩内;在端盖上有两个螺栓,与灯罩外的一个平面形的电缆压线板相连;所述的灯罩内有一个平而形的接线板与其固接,并使其不与端盖相碰;所述的接线板上有五个接线柱;电缆线(从电机车照明电源引出电压12-36V),穿过端盖外部的电缆压线板及电缆护套进入灯罩内,通过五个接线柱与灯接线相接。本技术有这样的特点1、由于本技术设计了具有弹簧和滑套的灯架结构,使电机车运行过程中灯的震动得到缓冲,因此,有效地减少了因震动造成灯的坏损。2、由于本技术发计了特殊结构的灯罩,灯固定在灯罩内,因此,有效地防止了灯被砸坏的现象。3、由于本技术设计的灯罩具有端盖、压线板、接线板等结构,使灯接线的接头得到保护,因此避免了短路、断线、烧毁电机车照明电源等事故的发生,也实现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前有照明后有红灯的要求。4、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因此成本较低,有效地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工人的生命安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实型总体结构示意图1、U型框架,2、调整固定螺帽,3、平垫圈,4、弹簧,5、滑套,6,灯罩固定螺栓,7、固定弹簧垫圈,8、灯罩,9、端盖挡板,10、端盖固定螺栓,11、电缆压线板螺栓,12、电缆护套,13、端盖,14、接线板,15、灯固定螺栓。下面将结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实施例1本技术与电机车及灯配合,主要包括U型框架1、弹簧4、滑套5、灯罩8、平垫圈3、调整固定螺帽2、灯罩固定螺栓6、固定弹簧垫圈7、灯固定螺栓15等。U型框架1是圆杆弯成两个直杆部分和弯曲部分构成的近似U形体;U型框架1可用圆钢制成(一般直径为10mm-12mm),滑套5为圆筒形,两个,可用钢管制成。灯罩8为圆筒形,可用薄铁板制成,弹簧4四个,分两组套在U型框架1的两个直杆部分的柱面上。两个滑套5分别位于每组弹簧的两个弹簧之间,其内柱面与U型框架1直杆部分的柱面动配合;两个滑套5与灯罩8通过灯罩固定螺栓6连接。灯罩8有互相成120度的三个孔,通过灯固定螺栓15与灯连接。U型框架1两个直杆部分下端靠近弯曲部分的位置,分别有一个固定弹簧垫圈7与其固接。U型框架1的两个直杆部分上端穿过电机车机盖通孔,其上端有长于电机车机盖通孔长度的螺纹,有四个调整固定螺帽2,每两个分别位于电机车机盖通孔的上端和下端,并与U型框架1直杆部分上端的螺纹配合。平垫圈3为两个,安装在调整固定螺帽2和弹簧4之间。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灯罩8的一个端面为近似椭圆形的斜面,并使灯的上方灯罩8圆筒的母线最长。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有一个平面形的端盖13与灯罩8的另一端面通过端盖挡板9和端盖固定螺栓10连接,并使该端封闭。端盖13上还有一个通孔;有一个圆筒形电缆护套12的外柱面与端盖13通孔的内柱面配合,并伸入灯罩8内。电缆护套12可用塑料压成。在端盖13上有两个电缆压线板螺栓,与灯罩外的一个平面形的电缆压线板相连。灯罩8内有一个平面形的接线板14,通过螺栓与其连接,并使接线板14不与端盖13相碰。接线板14可用电木板制成。接线板14上有五个接线柱;电缆线穿过端盖13外部的电缆压线板及电缆护套12进入灯罩8内,通过五个接线柱与灯接线相接。灯为圆形(已有定型产品),灯的外园有三个互相成120度的孔通过螺栓与灯罩连结,在灯内有两组灯泡,一组是双灯丝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使用一个灯丝,另一个灯丝备用,当有一个灯丝损坏时,可将另一个投用),另一组为信号红灯泡,灯丝电压为12-36V。通过五个接线柱,就可采用在一个灯内有两组灯泡的灯,一组是双灯丝灯泡,一组是红灯泡,当双灯丝灯泡的一个灯丝烧断时,通过接线柱,可使另一个灯丝接续使用,实现电机车工作时持续照明。在上述方案中因电机车、照明灯及其照明电源已为通用技术,故不详述。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车防震灯架、与电机车和灯配合、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U型框架、滑套、弹簧、灯罩等;所述的U型框架是由圆杆弯成两个直杆部分和弯曲的部分构成近似U形体;所述的滑套为圆筒形,两个;所述的灯罩为圆筒形;所述的弹簧为四个;分两组套在U型框架的两个直杆部分的柱面上;所述的两个滑套分别位于每组弹簧的两个弹簧之间其内柱面与U型框架直杆部分的柱面动配合;两个滑套的外柱面与灯罩外固接;所述的灯罩与灯固接,灯固定在灯罩内,并使灯朝向灯罩通孔方向;所述的U型框架的两直杆部分的上端与电机车机盖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车多功能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框架两个直杆部分下端靠近弯曲部分的位置,分别有一个固定弹簧垫圈与其固接;所述的U型框架的两个直杆部分上端穿过电机车机盖通孔,其上端有长于电机车机盖通孔长度的螺纹,有四个调整固定螺帽,每两个分别位于电机车机盖通孔的上端和下端,并与U型框架直杆部分上端的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车多功能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灯罩盖的一个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车防震灯架、与电机车和灯配合、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U型框架、滑套、弹簧、灯罩等;所述的U型框架是由圆杆弯成两个直杆部分和弯曲的部分构成近似U形体;所述的滑套为圆筒形,两个;所述的灯罩为圆筒形;所述的弹簧为四个;分两组套在U型框架的两个直杆部分的柱面上;所述的两个滑套分别位于每组弹簧的两个弹簧之间其内柱面与U型框架直杆部分的柱面动配合;两个滑套的外柱面与灯罩外固接;所述的灯罩与灯固接,灯固定在灯罩内,并使灯朝向灯罩通孔方向;所述的U型框架的两直杆部分的上端与电机车机盖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
申请(专利权)人:周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