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希春专利>正文

组装式加强夹心板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03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装式加强夹心板车厢,包括车辆底板,在车辆底板上固接有相互连为一体的左厢板(1)、右厢板(4)、前厢板(3)、顶棚板(2)和后门总成(5),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厢板(1)、右厢板(4)和前厢板(3)由标准厢板(6)拼插铆接组成,左厢板(1)、右厢板(4)和前厢板(3)的四周铆接有固定边框(7),顶棚板(2)的四周固接有顶棚边框(12),左厢板(1)、右厢板(4)和前厢板(3)的底部的固定边框(7)焊接在车辆底板上,左厢板(1)、右厢板(4)和前厢板(3)相邻的固定边框(7)相互焊接在一起,顶棚板(2)四周的顶棚边框(12)与相邻的左厢板(1)、右厢板(4)和前厢板(3)上部的固定边框(7)焊接在一起,后门总成(5)的门框与相邻厢板的边框焊接在一起,下门框焊接在车辆底板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式载货车厢,尤其是一种组装式加强夹心板车厢
技术介绍
原有的封闭式载货车厢,一般是在车辆底板上固定支架,在支架的一面或两面包覆铁皮,在车厢的后部安装有门;也有的是用保温板材料现场配以框架焊接加工而成,整个车厢的加工过程是从整体框架到加强骨架及内饰板、外蒙板、中间夹层和连接材料等,都是一步步通过焊接、铆接来完成。这种车厢的制作效率低、浪费材料、成品车厢的统一性差,并且车厢强度低,必须有专用的加工、安装设备和相对固定的加工场所才能制造,不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方便、便于异地装配的组装式加强夹心板车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车辆底板,在车辆底板上固接有相互连为一体的左厢板、右厢板、前厢板、顶棚板和后门总成,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的左厢板、右厢板和前厢板由标准厢板拼插铆接组成,左厢板、右厢板和前厢板的四周铆接有固定边框,顶棚板的四周固接有顶棚边框,左厢板、右厢板和前厢板的底部的固定边框焊接在车辆底板上,左厢板、右厢板和前厢板相邻的固定边框相互焊接在一起,顶棚板四周的顶棚边框与相邻的左厢板、右厢板和前厢板上部的固定边框焊接在一起,后门总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春董金慧宋久岩
申请(专利权)人:李希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