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96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滑轨(11);和滑动锁定机构(70)。滑动锁定机构(70)包括锁定部件和操作部件(90);锁定部件包括第一偏压部件,该第一偏压部件以弹性偏压方式维持锁定部件的滑动锁定状态;操作部件(90)包括第二偏压部件,该第二偏压部件用于将操作部件(90)偏压到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中,操作部件(90)的操作未开始;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被设定成大于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并且在初始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为操作部件(90)设定间隙,在操作位置中,克服第一偏压部件和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将释放控制力施加到操作部件(90),使得锁定部件的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5-238929(JP2005-238929A)已知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滑轨,该滑轨包括下轨和上轨,该下轨被布置在车辆构件侧诸如车辆的地板上,该上轨被布置在座椅本体侧上并且由下轨支撑以便能够以滑动方式移动;和滑动锁定机构,该滑动锁定机构能够在适当位置中调整上轨相对于下轨的滑动运动。在JP2005-238929A中,上轨的滑动能够被锁定部件锁定并且通过操作操作部件来释放由锁定部件实现的锁定。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JP2005-238929A中的车辆座椅存在如下顾虑,连同非预期的外部负载诸如大的负载一起地,在滑动锁定的释放方向上的不期望的力被施加到滑动锁定机构或者由于滑轨的相对扭转滑动锁定被释放。鉴于此,期望对于这种顾虑的进一步的改进。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即便非预期的外部负载诸如大的负载被施加到滑动锁定机构和滑轨,该车辆座椅仍然能够抑制滑动锁定的不期望的释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一种车辆座椅,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包括下轨和上轨,所述下轨被布置在车辆构件侧上,所述上轨被布置在座椅本体侧上并且由所述下轨支撑以便能够以滑动方式移动;以及滑动锁定机构,所述滑动锁定机构在适当位置中调整所述上轨相对于所述下轨的滑动运动。滑动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部件和操作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作为滑动锁定状态在适当位置中调整上轨的滑动运动,所述操作部件向锁定部件传递释放控制力以释放锁定部件的滑动锁定状态;锁定部件包括第一偏压部件,所述第一偏压部件以弹性偏压方式维持锁定部件的滑动锁定状态;操作部件包括第二偏压部件,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用于将操作部件偏压到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中,操作部件的操作未开始;当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与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相比较时,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被设定成大于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在初始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为操作部件设定间隙,在所述操作位置中,克服第一偏压部件和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将释放控制力施加到所述操作部件,使得锁定部件的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所述操作部件包括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所述操作输入部件输入所述释放控制力,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输出所述释放控制力;第二偏压部件被设置在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之间,使得操作输入部件被连接到操作输出部件,以便能够彼此相对移动;所述间隙被设置在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之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第二偏压部件保持在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之间的所述间隙来设定所述初始位置。根据以上方面,在初始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为操作部件设定间隙,在操作位置中,克服第一偏压部件和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施加释放控制力,使得锁定部件的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相应地,即使在非预期的外部负载诸如大的负载被施加到滑动锁定机构和滑轨的情形中,仍然能够抑制滑动锁定的意外释放。此外,操作部件包括第二偏压部件,该第二偏压部件用于将操作部件偏压到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中,操作部件的操作未开始。这相应地能够稳定地保持操作部件处于初始位置中直至释放控制力被施加于该操作部件。此外,操作部件由两个构件构成:操作输入部件,该操作输入部件输入释放控制力;和操作输出部件,该操作输出部件输出释放控制力。此外,间隙被设置在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之间。通过利用第二偏压部件保持在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之间的所述间隙来设定所述初始位置。这使得滑动锁定机构更加稳定地抑制滑动锁定的意外释放。此外,在以上方面,在所述初始位置和在接收到所述释放控制力时所述操作部件移动到的所述操作位置之间,可以设定以下操作位置:第一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中,克服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在所述间隙内从所述初始位置移动的所述操作输入部件与所述操作输出部件接合;以及第二操作位置,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中,克服所述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以一体的方式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移动的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释放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此外,操作部件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在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相对于被置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中的所述操作输入部件不增加的状态中,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克服所述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移动到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根据以上构造,能够不在不必要地增加将被施加到操作部件的释放控制力的情况下获得操作部件的连续操作感。此外,在以上方面,锁定部件可以被布置在如下空间中,所述空间由下轨的面对车辆构件侧的下面部分、上轨的面对座椅本体侧的上面部分以及下轨或者上轨的一对侧面部分包围,并且操作部件可以被从下轨和上轨的纵向端插入,以便与锁定部件接合。根据以上构造,锁定部件被布置在滑轨的空间中。这能够以紧凑的形状形成滑动锁定机构,由此能够有效地使用座椅本体周围的空间。此外,即使在这种紧凑的滑动锁定机构中,仍然能够抑制滑动锁定的意外释放。根据该方面,能够提供一种即便非预期的外部负载诸如大的负载被施加到滑动锁定机构和滑轨,仍然能够抑制滑动锁定的意外释放的车辆座椅。附图说明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是示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整体透视图;图2是示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汽车座椅的滑轨装置的纵向方向截取的该滑轨装置的截面视图;图4是图3中的部分IV的局部截面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视图;图6是在图4中的线VI-VI的位置处的截面视图;图7是在图4中的线VII-VII的位置处的截面视图;图8是图3中的部分IV的局部透视图;图9是被附接到汽车座椅中的滑轨装置的前端的帽体的整体透视图;图10是图3中的部分X的局部截面视图;图11是被附接到车辆座椅中的滑轨装置的后端的帽体的整体透视图;图12是被附接到车辆座椅中的滑轨装置的后端的帽体的顶视图;图13是被附接到车辆座椅中的滑轨装置的后端的帽体的前视图;图14是被附接到车辆座椅中的滑轨装置的后端的帽体的侧视图;图15是当从上方观察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滑轨装置的滑动锁定机构和操作部件的布置状态的透视图;图16是当从下方观察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滑轨装置的滑动锁定机构和操作部件的布置状态的透视图;图17是图3中的部分XVII的局部截面视图;并且图18是图3中的部分XVIII的局部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图1到18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的实施例。注意本实施例涉及车辆座椅中的前侧汽车座椅。在每一个视图中适当地由箭头示意的相应的方向与当从在车辆中采用并且朝向车辆前侧布置的汽车座椅上就座的就座者的角度观察时的前侧、后侧、顶侧、底侧、右侧和左侧对应。注意每一个视图主要地示意座椅本体的内部结构以便清楚地描述实施例的构造。鉴于此,在座椅靠背2和座垫3方面,主要示意了形成构架的内部框架结构诸如靠背框架2f和座垫框架3f,并且可以省略对于置于座椅靠背2和座垫3的外部上的附件诸如外部材料和座椅衬垫的示意和说明。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汽车座椅(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主要包括用作靠背部分的座椅靠背2和用作座椅部分的座垫。座椅靠背2包括形成构架的靠背框架2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包括下轨和上轨,所述下轨被布置在车辆构件侧上,所述上轨被布置在座椅本体侧上并且由所述下轨支撑以便能够以滑动方式移动;以及滑动锁定机构,所述滑动锁定机构在适当位置中调整所述上轨相对于所述下轨的滑动运动,所述车辆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锁定机构(70)包括: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作为滑动锁定状态在适当位置中调整所述上轨(20)的滑动运动;以及操作部件(90),所述操作部件(90)向所述锁定部件传递释放控制力,以释放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第一偏压部件,所述第一偏压部件以弹性偏压方式维持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所述操作部件(90)包括第二偏压部件以将所述操作部件(90)偏压到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中,所述操作部件(90)的操作未开始;当将所述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与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相比较时,所述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为所述操作部件(90)设定间隙,在所述操作位置中,克服所述第一偏压部件和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将所述释放控制力施加到所述操作部件(90),使得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所述操作部件(90)包括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所述操作输入部件输入所述释放控制力,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输出所述释放控制力;所述第二偏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之间,使得所述操作输入部件被连接到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以便能够彼此相对移动;所述间隙被设置在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之间;并且通过利用所述第二偏压部件保持在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之间的所述间隙来设定所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30 JP 2013-203637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包括下轨和上轨,所述下轨被布置在车辆构件侧上,所述上轨被布置在座椅本体侧上并且由所述下轨支撑以便能够以滑动方式移动;以及滑动锁定机构,所述滑动锁定机构在适当位置中调整所述上轨相对于所述下轨的滑动运动,所述车辆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锁定机构(70)包括: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作为滑动锁定状态在适当位置中调整所述上轨(20)的滑动运动;以及操作部件(90),所述操作部件(90)向所述锁定部件传递释放控制力,以释放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所述锁定部件包括第一偏压部件,所述第一偏压部件以弹性偏压方式维持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所述操作部件(90)包括第二偏压部件以将所述操作部件(90)偏压到初始位置,在所述初始位置中,所述操作部件(90)的操作未开始;当将所述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与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相比较时,所述第一偏压部件的偏压力被设定为大于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在所述初始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为所述操作部件(90)设定间隙,在所述操作位置中,克服所述第一偏压部件和所述第二偏压部件的偏压力将所述释放控制力施加到所述操作部件(90),使得所述锁定部件的所述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所述操作部件(90)包括操作输入部件和操作输出部件,所述操作输入部件输入所述释放控制力,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输出所述释放控制力;所述第二偏压部件被设置在所述操作输入部件和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之间,使得所述操作输入部件被连接到所述操作输出部件,以便能够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川祐次林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