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549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偏心调节套装接在外圈外壁,偏心调节套外壁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和内圈外壁之中心轴线重合,第一止动部未与第二止动部进行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能相对转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相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止动固定。该轴承结构在调心倾角一定情况下能提高轴承的调心量,无需缩减外圈的宽度尺寸,保证了轴承的承载能力。且,内圈内、外壁以及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保证内圈相对外圈转动的平稳性,不产生摆线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
技术介绍
向心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外圈之中心轴线与内圈之中心轴线为同一轴线,其典型特点是能够承受重载,并有自调心的能力。向心关节轴承自调心能力的大小,和轴承倾角大小有关,而轴承倾角取决于轴承外圈宽度和轴承内圈宽度。如图1所示,内圈I’套接在外圈2’内,外圈2’套接在轴承座3’内,当两个轴承相配合对轴4’进行固定时,轴承倾角为2 α,其最大调心量为U。在某些工况条件下,受限于装配空间,内圈宽度受限,为了达到规定的调心量,通常做法是缩减外圈宽度尺寸,但这样一来,轴承的承载能力大大下降,不利于轴承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它包括一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一具有外球面的内圈,内圈套接在外圈内,内圈与外圈相球面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调节轴承偏心量的偏心调节套,所述偏心调节套装接在外圈之外壁,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内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以及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另设有止动机构,止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偏心调节套的第一止动部和设置在外圈的第二止动部,第一止动部未与第二止动部进行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能相对转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相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相对固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为凸台,所述第二止动部为能与凸台相止动配合的凹槽;或者,第一止动部为凹槽,第二止动部为能与凹槽相止动配合的凸台。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均为环形,且第一止动部位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第二止动部位于外圈外壁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过盈配合,或者,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偏心调节套采用软的刚性材料。 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该轴承结构在调心倾角一定的情况下能提高轴承的调心量,无需缩减外圈的宽度尺寸,保证了轴承的承载能力。且,由于内圈内、外壁之中心轴线和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因此,最大限度保证内圈相对外圈转动的平稳性,不产生摆线运动。同时,设有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以方便偏心调节套的调节及固定。 2.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过盈配合,或者,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保证偏心调节套与外圈相对固定,轴承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现有技术中的向心关节轴承进行调心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向心关节轴承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最大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向心关节轴承进行调心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2至图5,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它包括一具有外球面的内圈10、一具有内球面的外圈20、和一用于调节轴承偏心量的偏心调节套30。 所述外圈20具有内壁21和外壁22。外圈20套接在内圈10外,也即,外圈内壁21面向内圈外壁12。本实施例中,外圈内壁21之中心轴线c与外圈外壁22之中心轴线d不重合,偏心量为V。 所述外圈20设有第二止动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止动部为凸台23。或者,根据需要,所述第二止动部也可设为凹槽。 本实施例中,第二止动部为环形且位于外圈外壁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 所述内圈10具有内壁11和外壁12。本实施例中,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与内圈外壁12之中心轴线b重合,也即,内圈10之横截面为同心圆。内圈套接在外圈内,内圈与外圈相球面配合。 本实施例中,外圈内壁21之中心轴线c与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和内圈外壁12之中心轴线b重合。 所述偏心调节套30具有内壁31和外壁32。偏心调节套30装接在外圈之外壁22,也即,偏心调节套内壁31朝向外圈外壁22。所述偏心调节套内壁31之中心轴线e与偏心调节套外壁32之中心轴线f不重合,偏心量为V。 所述偏心调节套30设有第一止动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构成止动机构,第一止动部未与第二止动部进行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能相对转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相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动部为能与凸台23相止动配合的凹槽33,或者,根据需要,所述第一止动部也可设为凸台。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3为环形,且凹槽33位于偏心调节套内壁31之一端部且延伸至该端部之端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外壁22之形状与偏心调节套内壁31之形状相适配,即,夕卜圈外壁22之中心轴线d与偏心调节套内壁31之中心轴线e相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3与凸台23过盈配合,或者,凹槽33与凸台23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调节套30采用软的刚性材料,如软质的结构钢或者不锈钢等。 该向心关节轴承结构的使用方法为:先将轴承内圈、外圈进行装配,偏心调节套装入轴承座,再将装配好的内圈、外圈装入偏心调节套内,此时,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先未止动配合,旋转外圈带动内圈一起相对偏心调节套转动,此时,内圈、外圈相对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旋转,待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和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的偏心量调整完毕,再将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相止动配合,便完成了向心关节轴承的偏心量调节,之后,再将轴装入轴承内圈内壁。 如图3所示,正方形状的中心轴线代表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内圈外壁12之中心轴线b、外圈内壁21之中心轴线C、偏心调节套外壁32之中心轴线f相重合,三角形状的中心轴线代表外圈外壁22之中心轴线d与偏心调节套内壁31之中心轴线e相重合,此时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和偏心调节套外壁32之中心轴线f的偏心量为O。 如图4所示,此时,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内圈外壁12之中心轴线b、外圈内壁21之中心轴线c相重合,为图4中正方形所示;外圈外壁22之中心轴线d与偏心调节套内壁31之中心轴线e相重合,如图4中三角形所示;而偏心调节套外壁32之中心轴线f如图4中的圆形所示,此时,偏心调节套外壁32之中心轴线f偏离内圈内壁11之中心轴线a的距离最大,偏心量也最大为2v。 如图5所示,右侧轴承为采用该实施例的向心关节轴承,其余条件与现有技术中图1相同,但与图1的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种向心关节轴承所产生的调心量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向心关节轴承,可达u+2v。 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它包括一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一具有外球面的内圈,内圈套接在外圈内,内圈与外圈相球面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调节轴承偏心量的偏心调节套,所述偏心调节套装接在外圈之外壁,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内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以及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另设有止动机构,止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偏心调节套的第一止动部和设置在外圈的第二止动部,第一止动部未与第二止动部进行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能相对转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止动部相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心关节轴承结构,它包括一具有内球面的外圈和一具有外球面的内圈,内圈套接在外圈内,内圈与外圈相球面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调节轴承偏心量的偏心调节套,所述偏心调节套装接在外圈之外壁,偏心调节套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不重合,外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与偏心调节套内壁之中心轴线相重合,内圈内壁之中心轴线、内圈外壁之中心轴线以及外圈内壁之中心轴线重合,另设有止动机构,止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偏心调节套的第一止动部和设置在外圈的第二止动部,第一止动部未与第二止动部进行止动配合时偏心调节套与外圈能相对转动,第一止动部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昌熊垒杨茂藻曾艺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