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160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及制造方法,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上转盘底部具有凸出的外球面,外球面上设有堆焊不锈钢层,下转盘具有内球面,内球面嵌设有自润滑层,上转盘的不锈钢层与下转盘的自润滑层耦合接触形成摩擦副。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不锈钢表面加工硬化的特点,来提高上转盘外球面的表面硬度,提高其耐磨损能力,使得该转体球铰具有高耐蚀、自润滑、高承载和长寿命等优异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及制造方法,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桥梁转体施工。


技术介绍

1、桥梁的转体施工工艺,通常用到转体球铰,球铰一般包括上、下转盘,下转盘固定在地面支座上,桥墩固定在上转盘,桥墩及桥梁结构施工完毕后,桥墩和上转盘转动设计角度后到位,固定使之不再能转动或摆动,保证桥梁安全。常规的转体球铰采用高分子润滑材料实现减摩、自润滑等,但其抗老化、抗腐蚀、耐磨损能力和承载能力较弱,难以满足长寿命的要求。现有转体球铰中的润滑材料多为高分子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类等,采用点阵模式现场安装,施工复杂,受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配合面采用自润滑板与堆焊的不锈钢层耦合接触,成为该转体球铰的摩擦副。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下转盘中心通过销轴连接,上转盘底部具有凸出的外球面,外球面上设有堆焊不锈钢层,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下转盘中心通过销轴连接,上转盘底部具有凸出的外球面,外球面上设有堆焊不锈钢层,下转盘具有凹入的内球面,内球面嵌设有自润滑层,上转盘的不锈钢层与下转盘的自润滑层耦合接触形成摩擦副,所述上转盘的周边设有上环形板,下转盘周边设有底环形板,上环形板和底环形板均连接若干锚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上转盘的外球面堆焊不锈钢层,不锈钢层的外表面形成耐蚀面,下转盘的自润滑层是在内球面上附设有双金属自润滑板,双金属自润滑板与不锈钢层耦合接触构成自润滑摩擦副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下转盘中心通过销轴连接,上转盘底部具有凸出的外球面,外球面上设有堆焊不锈钢层,下转盘具有凹入的内球面,内球面嵌设有自润滑层,上转盘的不锈钢层与下转盘的自润滑层耦合接触形成摩擦副,所述上转盘的周边设有上环形板,下转盘周边设有底环形板,上环形板和底环形板均连接若干锚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上转盘的外球面堆焊不锈钢层,不锈钢层的外表面形成耐蚀面,下转盘的自润滑层是在内球面上附设有双金属自润滑板,双金属自润滑板与不锈钢层耦合接触构成自润滑摩擦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下转盘的球面设有一个以上环凹槽,环凹槽内设有若干安装孔,下转盘中心处为盘心,离盘心等距离的各安装孔形成环状孔,下转盘自盘心到周边具有多层环状孔,下转盘过盘心的延长线经过安装孔的孔心,所述环凹槽内设有双金属自润滑板并通过螺钉与对应安装孔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蚀自润滑的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上转盘具有弧形腔,弧形腔内设有呈圆环及散射状的加强筋;下转盘为分体式结构,下转盘沿圆周分成至少两部分,各部分周边由连接板锁付连接。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森林丽玲杨炳华林荣源廖海燕陈高容许彩凤黄奕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