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598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08
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属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包括外圈、垫层和内圈,所述垫层嵌设在外圈的内球面,所述外圈的内球面左右两侧设有抵触垫层的挡板,所述外圈外径面宽度中部设置有一环外润滑槽,所述外圈径向设有与外润滑槽连通的外润滑孔,所述垫层上设置有与外润滑孔连通的中润滑孔,所述内圈外球面的中部设有一环内润滑槽,所述内圈外球面两侧设置有间隔设置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与内润滑槽导通。挡板限位垫层,有效地避免了垫层从外圈内球面脱落。润滑通道的使用,进一步减小了轴承转动的阻力,并带出垫层的沉积,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心关节轴承
本技术属于滑动轴承
,具体涉及为一种向心关节轴承。
技术介绍
关节轴承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滑动轴承。它的结构比滚动轴承简单,其主要是由一个有外球面的内圈和一个有内球面的外圈组成,能承受较大的负荷,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可以承受径向负荷、轴向负荷或径向、轴向同时存在的联合负荷。关节轴承一般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即角运动),由于滑动表面为球面形,亦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传统的向心关节轴承,垫层采用黏结剂粘贴在轴承外圈的内径表面,通过包压方式挤压在轴承内、外圈的工作表面之间,轴承工作时垫层在内、外圈之间起到润滑作用。然而随着垫层的正常磨损,垫层起到的润滑效果减弱。当轴承游隙不断增大,在载荷突变的情况下,垫层容易脱落滑出,从而完全失去润滑作用,导致内、外圈磨损严重,出现轴承过热甚至失效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向心关节轴承,长久保持润滑。本技术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包括外圈、垫层和内圈,所述垫层嵌设在外圈的内球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包括外圈(1)、垫层(2)和内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嵌设在外圈(1)的内球面,所述外圈(1)的内球面左右两侧设有抵触垫层(2)的挡板(13),所述外圈(1)外径面宽度中部设置有一环外润滑槽(11),所述外圈(1)径向设有与外润滑槽(11)连通的外润滑孔(12),所述垫层(2)上设置有与外润滑孔(12)连通的中润滑孔(21),所述内圈(3)外球面的中部设有一环内润滑槽(31),所述内圈(3)外球面两侧设置有间隔设置的旋转槽(32),所述旋转槽(32)与内润滑槽(31)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包括外圈(I)、垫层(2)和内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2)嵌设在外圈(I)的内球面,所述外圈(I)的内球面左右两侧设有抵触垫层(2)的挡板(13),所述外圈(I)外径面宽度中部设置有一环外润滑槽(11),所述外圈(I)径向设有与外润滑槽(11)连通的外润滑孔(12),所述垫层(2)上设置有与外润滑孔(12)连通的中润滑孔(21),所述内圈(3)外球面的中部设有一环内润滑槽(31),所述内圈(3)外球面两侧设置有间隔设置的旋转槽(32),所述旋转槽(32)与内润滑槽(31)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向心关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32)的槽宽为1.6-2.6mm,槽深为 0.8-1.2mm。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超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明瑞关节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