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5736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由移动段和固定段组成,固定段设置在移动段的两端,固定段为刚柔过渡段,分别与两端柔性接触网衔接,实现与柔性接触网的衔接和过渡;移动段设置在中间,由多个移动分段组成。移动段在机车出入货物装卸线或进出检修库时旋转展开至线路中央为机车提供电能,在装卸货物或入库检修时旋转收回至线路一侧,释放线路上部空间,方便货物装卸和车辆的检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外型美观,适用性强,安装方便,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车辆段机车检修库、铁路货运站,以及其它特殊电气化铁路区间使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技术背景目前铁路电气化牵引区段的列车进入货物装卸线或入库检修基本利用内 燃机完成,有些装卸线或检修车库实现了电气化,但其接触网大多为静止悬 挂方式,影响货物装卸和车辆的检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均研究开 发了刚性可移动式接触网系统和柔性可移动式接触网系统。现有的刚性可移 动式接触网系统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对线路使用条件要求高,大不部分结 构可靠性差,供电形式为通过电缆分别向各移动分段供电,增加了绝缘子数 量和安全防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 统,由移动段和固定段组成,固定段设置在移动段的两端,实现与柔性接触 网的衔接和过渡。移动段在机车出入货物装卸线或进出检修库时旋转展开至 线路中央为机车提供电能,在装卸货物或入库检修时旋转收回至线路一侧, 释放线路上部空间,方便货物装卸和车辆的检修。适用于车辆段机车检修库、 铁路货运站,以及其它特殊电气化铁路区间使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 由刚柔过渡段(a)和移动段(b)组成,移动段(b)设置在中间,由若干个 移动分段(c)组成,刚柔过渡段(a)设置在两端,分别与两端柔性接触网 衔接;每个移动分段(c)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动悬臂(1)、从动悬臂(2)、绝 缘子(3)及汇流排(4);主动悬臂(1)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主传动机构(5) 的动力输出轴上,主传动机构(5)固定在对应的支柱(7),上;从动悬臂(2) 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的转动轴上,从传动机构(6)固定在 对应的支柱(7)上;主动悬臂(1)、从动悬臂(2)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座(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 有悬挂夹具(9),汇流排(4)固定在悬挂夹具(9)的下端,使主动悬臂(1) 与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汇流排(4)的下端夹持有接触线(10)。 所述每个移动分段(c)设置有一个主动悬臂(1)和多个从动悬臂(2)。 所述相临移动分段(c)之间设置有分段关节,分段关节由从动悬臂(11, 12)、终端汇流排(13)及电连接装置(14)组成,从动悬臂(11, 12)的内 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的转动轴上,两个从传动机构(6) 并排固定在同一根支柱(7)上,从动悬臂(11, 12)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座(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 有悬挂夹具(9);终端汇流排(13)的外端为向上翘起的弯头,内端与汇流 排(4)的末端固定连接,两根终端汇流排(13)分别固定在两个悬挂夹具(9) 的下端,使从动悬臂(11, 12)与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电连接装置(14)分别与两根终端汇流排(13)连接。电连接装置(14)由固定座(15, 16)、座板(17)、扣板(18)及舌板(19)构成,固定座(15, 16)对称固 定在两根终端汇流排(13)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定 座(15)的上方,使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口,舌板(19) 固定在固定座(16)的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所述刚柔过渡段(a)由终端汇流排(13)、电连接装置(14)、固定悬臂(20)、从动悬臂(21)及过渡段汇流排(22)构成;固定悬臂(20)的内端 水平固定在支柱(7)上,从动悬臂(21)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 的转动轴上,从传动机构(6)固定在支柱(7)上,固定悬臂(20)及从动 悬臂(21)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 座(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有悬挂夹具(9);终端汇流排(13)的外端 为向上翘起的弯头,内端与汇流排(4)的末端固定连接,且终端汇流排(13) 固定在与从动悬臂(21)连接的悬挂夹具(9)的下端,使从动悬臂(21)与 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过渡段汇流排(22)固定在与固定悬臂(20) 连接的悬挂夹具(9)的下端,过渡段汇流排(22)的内端为向上翘起的弯头, 中部固定有接触线线夹(35),线夹(35)上可夹持接触线(10)与柔性接触网衔接,电连接装置(14)分别与终端汇流排(13)和过渡段汇流排(22) 连接。电连接装置(14)由固定座(15, 16)、座板(17)、扣板(18)及舌 板(19)构成,固定座(15, 16)对称固定在终端汇流排(13)和过渡段汇 流排(22)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定座(15)的上方, 使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口,舌板(19)固定在固定座(16) 的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所述主传动机构(5)由固定座(23)、轴承座(24)、动力输出轴(25)、 减速电机(26)及法兰(27)构成,固定座(23)固定在支柱(7)上,轴承 座(24)固定在固定座(23)上,动力输出轴(25)通过轴承垂直安装在轴 承座(24)上,减速电机(26)固定在轴承座(24)的上端,其主轴与动力 输出轴(25)的上端联结,动力输出轴(25)的下端固定有法兰(27),主动 悬臂(1)通过其内端固定的法^ (28)水平固定在及法兰(27)上;从传动 机构(6)由固定座(23)、轴承座(24)、法兰(27)及转动轴(29)构成, 固定座(23)固定在支柱(7)上,轴承座(24)固定在固定座(23)上,转 动轴(29)通过轴承垂直安装在轴承座(24)上,转动轴(29)的下端固定 有法兰(27),从动悬臂(2, 11, 12, 21)均通过其内端固定的法兰(28) 水平固定在法兰(27)上。所述汇流排(4)由多段汇流排通过汇流排中间接头(30)连接而成。所述悬挂夹具(9)由调节螺母(31)、调节螺栓(32)、固定螺母(33) 及锚结线夹(34)组成;调节螺母(31)水平固定在悬挂基座(8)上,调节 螺栓(32)垂直旋装在调节螺母(31)上,固定螺母(33)旋装在调节螺栓 (32)上,且位于调节螺母(31)的上方,锚结线夹(34)连接在调节螺栓 (32)的下端,汇流排(4)、终端汇流排(13)及过渡段汇流排(22)均固 定在锚结线夹(34)上。所述绝缘子(3)为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 本技术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外型美观,适用性强,安装方便, 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车辆段机车检修库、铁路货运站,以及其它特殊电气 化铁路区间使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2. 本技术移动段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同步旋转移动、机械及电气 联锁,回转周期不受线路长度和分段数量的限制,回转周期短,节约时间, 完全满足国内动车所(段)接触网供电总体技术要求。3. 本技术分段关节处采用双悬臂结构和刚性端部弯头,减小移动分 段端部挠度,实现平滑过渡,提高了移动分段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适用于 更大跨距的要求,系统安全可靠性高。4. 本技术电连接采用插接式结构,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满足系统 持续载流电气需求。5. 本技术减速电机采用带制动装置的三相交流电机和硬齿轮双级减 速机组合而成,增加移动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由刚柔过渡段(a)和移动段(b)组成,移动段(b)设置在中间,由若干个移动分段(c)组成,刚柔过渡段(a)设置在两端,分别与两端柔性接触网衔接;每个移动分段(c)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动悬臂(1)、从动悬臂(2)、绝缘子(3)及汇流排(4);主动悬臂(1)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主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轴上,主传动机构(5)固定在对应的支柱(7)上;从动悬臂(2)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的转动轴上,从传动机构(6)固定在对应的支柱(7)上;主动悬臂(1)、从动悬臂(2)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座(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有悬挂夹具(9),汇流排(4)固定在悬挂夹具(9)的下端,使主动悬臂(1)与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汇流排(4)的下端夹持有接触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系统由刚柔过渡段(a)和移动段(b)组成,移动段(b)设置在中间,由若干个移动分段(c)组成,刚柔过渡段(a)设置在两端,分别与两端柔性接触网衔接;每个移动分段(c)包括水平设置的主动悬臂(1)、从动悬臂(2)、绝缘子(3)及汇流排(4);主动悬臂(1)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主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轴上,主传动机构(5)固定在对应的支柱(7)上;从动悬臂(2)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的转动轴上,从传动机构(6)固定在对应的支柱(7)上;主动悬臂(1)、从动悬臂(2)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座(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有悬挂夹具(9),汇流排(4)固定在悬挂夹具(9)的下端,使主动悬臂(1)与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汇流排(4)的下端夹持有接触线(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其特征是 每个移动分段(c)设置有一个主动悬臂(1)和多个从动悬臂(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其特征是 相临移动分段(c)之间设置有分段关节,分段关节由从动悬臂(11, 12)、 终端汇流排(13)及电连接装置(14)组成,从动悬臂(11, 12)的内端分 别固定在两个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的转动轴上,两个从传动机构(6)并 排固定在同一根支柱(7)上,从动悬臂(11, 12)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 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座(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有悬挂 夹具(9);终端汇流排(13)的外端为向上翘起的弯头,内端与汇流排(4) 的末端固定连接,两根终端汇流排(13)分别固定在两个悬挂夹具(9)的下 端,使从动悬臂(11, 12)与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电连接装置(14) 分别与两根终端汇流排(13)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旋转式刚性可移动接触网系统,其特征是 刚柔过渡段(a)由终端汇流排(13)、电连接装置(14)、固定悬臂(20)、 从动悬臂(21)及过渡段汇流排(22)构成;固定悬臂(20)的内端水平固定在支柱(7)上,从动悬臂(21)的内端固定在对应的从传动机构(6)的 转动轴上,从传动机构(6)固定在支柱(7)上,固定悬臂(20)及从动悬 臂(21)的外端均固定有绝缘子(3),绝缘子(3)的外端均固定有悬挂基座 (8),悬挂基座(8)上均固定有悬挂夹具(9);终端汇流排(13)的外端为 向上翘起的弯头,内端与汇流排(4)的末端固定连接,且终端汇流排(13) 固定在与从动悬臂(21)连接的悬挂夹具(9)的下端,使从动悬臂(21)与 从动悬臂(2)相互平行排列;过渡段汇流排(22)固定在与固定悬臂(20) 连接的悬挂夹具(9)的下端,过渡段汇流排(22)的内端为向上翘起的弯头, 中部固定有接触线线夹(35),线夹(35)上可夹持接触线(10)与柔性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琳赵金凤林建李增勤闫冲刘娟陈宏斌陈永瑞龚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