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5735 阅读:3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由固定座(15,16)、座板(17)、扣板(18)及舌板(19)构成,固定座(15,16)对称固定在两根终端汇流排(13)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定座(15)的上方,且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设置有垫板(20),使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口,舌板(19)固定在固定座(16)的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插接式结构,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满足系统持续载流电气需求。同时实现了机械自动断电,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安装在刚性移动接触网各刚性分段关节处, 用于实现各刚性分段的电气续接。现有刚性移动接触网各刚性分段关节的电 气续接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a)通过拉电连接线实现;b)通过铜合金电连 接装置实现。采用电连接线实现各分段电气续接的形式结构复杂,安装不便, 而且必须配合绝缘子使用,增加了移动接触网分段处悬臂的重量。铜合金电 连接装置外形结构复杂,设置在移动接触网两相邻支柱跨中,增加了刚性分 段梁端部挠度,不利于分段间的结合与机车受电弓的平滑过渡,同时影响移 动段旋转移动过程的平稳性和延长回转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采 用插接式结构,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满足系统持续载流电气需求。同时实 现了机械自动断电,安全可靠。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由固定座(15, 16)、座板(17)、扣板(18)及舌板(19)构成,固定座(15, 16) 对称固定在两根汇流排(13)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 定座(15)的上方,且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设置有垫板(20),使座 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口,舌板(19)固定在固定座(16)的 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所述座板(17)呈U型结构,底部制有螺纹孔(21),上部制有调节 孔(14),调节螺栓(10)下部旋装在螺纹孔(21)上,上部插装在调节孔(14)中,扣板(18)、垫板(20)通过其上的固定孔套装在调节螺栓(10)的上部, 调节螺栓(10)通过旋装在其上的螺母(11,12)将座板(17)的上部、扣板(18)及垫板(20)固定在一起。所述舌板(19)呈U型结构,底部制有螺纹孔(21),上部制有调节 孔(22),调节螺栓(23)下部旋装在螺纹孔(21)上,上部插装在调节孔(22) 中,并通过旋装在其上的螺母(24,25)将舌板(19)的上部固定在调节螺栓(23)上。所述垫板(20)与扣板(18)的接触面具有一定斜度。 所述座板(17)、扣板(18)及舌板(19)均采用QSn4-3制成。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 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整座板、舌板顶部相互接触面的平直度,同时可 以固定其外形结合尺寸,保证使用要求。2、 舌板、座板、扣板材质均采用QSn4-3,导电性能好,且垫板与扣板接 触面具有一定斜度,使舌板与座板和扣板为弹性接触,电能续接稳定。3、 电连接采用插接式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可靠,满足系统 持续载流电气需求。同时实现了机械自动断电,安全可靠。4、 实现了各分段之间插接式传输电能,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电能续接, 同时减少了绝缘子数量,使悬臂受力降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接合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分离合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l、 2、 3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由固定座(15, 16)、座板(17)、扣板(18) 及舌板(19)构成,固定座(15, 16)对称固定在两根汇流排(13)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定座(15)的上方,且座板(17)与 扣板(18)之间设置有垫板(20),使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 口,舌板(19)固定在固定座(16)的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 垫板(20)与扣板(18)的接触面具有一定斜度。座板(17)、扣板(18)及 舌板(19)均采用QSn4-3制成。座板(17)呈U型结构,底部制有螺纹孔(21),上部制有调节孔(14), 调节螺栓(10)下部旋装在螺纹孔(21)上,上部插装在调节孔(14)中, 扣板(18)、垫板(20)通过其上的固定孔套装在调节螺栓(10)的上部,调 节螺栓(10)通过旋装在其上的螺母(11, 12)将座板(17)的上部、扣板(18) 及垫板(20)固定在一起。舌板(19)呈U型结构,底部制有螺纹孔(21), 上部制有调节孔(22),调节螺栓(23)下部旋装在螺纹孔(21)上,上部插 装在调节孔(22)中,并通过旋装在其上的螺母(24,25)将舌板(19)的上 部固定在调节螺栓(23)上。本技术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调整座板、舌板顶部相互接触面的平直度, 同时可以固定其外形结合尺寸,保证使用要求;垫板与扣板接触面具有一定 斜度,保证了舌板与座板和扣板之间的良好接触。铜铝配合面通过在铜表面 镀银实现铜铝过渡;本技术通过舌板滑入、滑出由座板和扣板形成的槽隙来实现分段关 节处的电气续接及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由固定座(15,16)、座板(17)、扣板(18)及舌板(19)构成,固定座(15,16)对称固定在两根汇流排(13)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定座(15)的上方,且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设置有垫板(20),使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口,舌板(19)固定在固定座(16)的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由固定座(15,16)、座板(17)、扣板(18)及舌板(19)构成,固定座(15,16)对称固定在两根汇流排(13)的上端面,座板(17)及扣板(18)固定在固定座(15)的上方,且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设置有垫板(20),使座板(17)与扣板(18)之间形成插接口,舌板(19)固定在固定座(16)的上方,舌板(19)可滑入滑出插接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性移动接触网电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座板(17) 呈U型结构,底部制有螺纹孔(21),上部制有调节孔(14),调节 螺栓(10)下部旋装在螺纹孔(21)上,上部插装在调节孔(14)中,扣板(18) 、垫板(20)通过其上的固定孔套装在调节螺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赵金凤周琳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