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能够尽可能地减小壳体的外径,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锁孔形成部的定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具备:第一锁销(26),其进退移动自由地设于形成在叶片转子(9)的转子(15)内部的滑动用孔(31a)中;第一保持孔(41),其设于链轮(1)的内表面;第一锁孔形成部件(43),其被压入固定在第一保持孔内,构成第一锁孔(24)。在链轮的与支承孔(1b)的面对的最靠近内周形成第一保持孔,并且在大径孔部(43a)的平坦内端面(43d),可抵接地形成锁孔形成部(43a)的平坦外端面(43d),通过该两端面进行锁孔形成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根据运转状态对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定时进行可变控制。
技术介绍
作为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有以下专利文献1记载的叶片型气门定时控制装置。该叶片型气门定时控制装置具备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被传递旋转力,其内部形成有工作室;叶片转子,其被固定在凸轮轴上,将所述工作室隔成提前角液压室和滞后角液压室,并且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滞后角侧进行相对旋转;相位变更机构,其通过有选择地对所述提前角工作室和滞后角工作室供排工作油,使所述叶片转子向提前角侧或者滞后角侧相对旋转,变更进气门或排气门的气门升程相位;位置保持机构,其将叶片转子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的相对旋转位置保持在最提前角侧和最滞后角侧之间的中间相位位置。所述位置保持机构具备进退自由地设置在叶片转子的叶片内的锁销和压入固定于在驱动旋转体的后板上形成的凹部内,并形成所述锁销卡脱的锁孔的锁孔形成部件。在内燃机停止时,所述锁销利用弹簧的弹簧力进出并卡入锁孔,由此将所述叶片转子相对于驱动旋转体锁定在中间相位位置。由此,例如获得冷机起动时的良好的起动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6275号公报然而,在所述叶片转子的相对旋转中,所述锁孔的工作油室侧的前端开口部及比其更靠近外周侧的所述凹部和锁孔形成部件之间被该叶片转子的对置侧面密封。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气门定时控制装置中,由于所述锁孔形成部件在所述后板的径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因此为了利用所述叶片转子要特别确保所述凹部和锁孔形成部件之间的密封性,必须较大地形成所述叶片转子的外径。因此,也不得不较大地形成所述驱动旋转体整体的外径,不可避免地装置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课题而专利技术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能够尽可能地减小驱动旋转体的外径,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锁孔形成部相对于凹部的定位。第一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被传递旋转力,其内部具有工作室;叶片转子,其固定在凸轮轴上,将所述工作室隔成提前角液压室和滞后角液压室,并且向所述提前角工作室和所述滞后角工作室有选择地供排工作油,由此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滞后角侧进行相对旋转;滑动用孔,其在所述叶片转子的内部沿所述凸轮轴轴向形成;锁定部件,其进退移动自由地设于该滑动用孔内;保持孔,其在所述驱动旋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工作室面对地设置;锁孔形成部件,其固定在该保持孔内,其构成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使所述锁定部件的前端部卡入的锁孔;在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平坦面;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外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与所述保持孔的平坦面抵接的平面部。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二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孔包括所述工作室侧的大径孔部和在该大径孔部的底面形成的小径孔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大径孔部内且前端侧形成有所述锁孔的锁孔形成部和从该锁孔形成部的底部侧突出地设置且被压入固定于所述小径孔部的压入部。在第二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三专利技术的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孔形成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平面部,并且在与所述锁孔形成部对置的内周面形成有所述保持孔的平坦面,使所述平面部沿着平坦面抵接。在第二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四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锁孔形成部件固定于所述保持孔内时,在所述大径孔部内使所述平面部沿着所述平坦面移动,使所述压入部压入所述小径孔部。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五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平面部的所述压入部侧的端缘形成有倒角部。在第五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六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大径孔部的深度形成为比从所述倒角部的轴向上端到所述压入部的压入余量下端的长度长。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七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子包括圆筒状的转子和以放射状突出地设置在该转子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所述驱动旋转体具有供所述转子旋转自由地插通的支承孔,所述保持孔的径向的内侧端向所述支承孔开口。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八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具有外周形成有链轮齿轮的后板,在该后板上沿轴向贯穿形成有供所述叶片转子的转子旋转自由地插通的支承孔;所述保持孔在所述后板的与所述支承孔面对的内周侧形成,并且径向的内端侧向所述支承孔开口。在第一专利技术的基础上,第九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孔包括所述工作室侧的大径孔部和形成于该大径孔部的底面大致中央的小径孔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大径孔部内且前端侧形成有所述锁孔的锁孔形成部和从该锁孔形成部的底部侧突出地设置且被压入固定于所述小径孔部的压入部。第十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被传递旋转力,其内部形成有工作室;叶片转子,其固定在凸轮轴上,将所述工作室隔成提前角液压室和滞后角液压室,并且向所述提前角工作室和滞后角工作室有选择地供排工作油,由此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滞后角侧进行相对旋转;滑动用孔,其在所述叶片转子的内部沿所述凸轮轴轴向形成;锁定部件,其进退自由地设于该滑动用孔内;阶梯凹部,其在所述驱动旋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工作室面对地设置;锁孔形成部件,其固定在该阶梯凹部内,构成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使所述锁定部件的前端部卡入的锁孔;在所述阶梯凹部的内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平坦面;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外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与所述阶梯凹部的平坦面抵接的平面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同时能够可靠地进行锁孔形成部件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门定时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壳体的壳体主体和链轮的图1的A-A线向视图,(B)是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第一锁孔构成部件进行了旋转方向的定位的第一锁销的轨道说明图。图3(A)是表示向第一保持孔压入第一锁孔形成部件前的状态的图2(A)的C-C线剖视图,(B)是表示开始压入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状态的图2(A)的C-C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叶片转子被保持在中间相位的旋转位置状态的图1的A-A线向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叶片转子旋转至最滞后角相位的位置的状态的图1的A-A线向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叶片转子旋转至最提前角相位的位置的状态的图1的A-A线向视图;图7是表示所述叶片转子位于最滞后角侧时的各锁销的动作的图4的B-B线剖视图;图8是表示所述叶片转子从最滞后角稍微向提前角侧旋转时的各锁销的动作的图4的B-B线剖视图;图9是表示所述叶片转子从图8所示的位置进一步旋转至提前角侧时的各锁销的动作的图4的B-B线剖视图;图10是表示所述叶片转子从图9所示的位置进一步向提前角侧旋转而成为中间位置时的各锁销的动作的图4的B-B线剖视图;图11是表示所述叶片转子位于最提前角侧时的各锁销的动作的图4的B-B线剖视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1的A-A线向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图1的A-A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被传递旋转力,其内部具有工作室;叶片转子,其固定在凸轮轴上,将所述工作室隔成提前角液压室和滞后角液压室,并且向所述提前角工作室和所述滞后角工作室有选择地供排工作油,由此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滞后角侧进行相对旋转;滑动用孔,其在所述叶片转子的内部沿所述凸轮轴轴向形成;锁定部件,其进退移动自由地设于该滑动用孔内;保持孔,其在所述驱动旋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工作室面对地设置;锁孔形成部件,其固定在该保持孔内,其构成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使所述锁定部件的前端部卡入的锁孔;在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平坦面;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外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与所述保持孔的平坦面抵接的平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9 JP 2013-1941591.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旋转体,其从曲轴被传递旋转力,其内部具有工作室;叶片转子,其固定在凸轮轴上,将所述工作室隔成提前角液压室和滞后角液压室,并且向所述提前角液压室和所述滞后角液压室有选择地供排工作油,由此相对于所述驱动旋转体向提前角侧或滞后角侧进行相对旋转;滑动用孔,其在所述叶片转子的内部沿所述凸轮轴轴向形成;锁定部件,其进退移动自由地设于该滑动用孔内;保持孔,其在所述驱动旋转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工作室面对地设置;锁孔形成部件,其固定在该保持孔内,其构成在所述叶片转子相对旋转至规定的角度位置时使所述锁定部件的前端部卡入的锁孔;在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平坦面;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外表面的规定部位,形成有与所述保持孔的平坦面抵接的平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孔包括所述工作室侧的大径孔部和在该大径孔部的底面形成的小径孔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大径孔部内且前端侧形成有所述锁孔的锁孔形成部和从该锁孔形成部的底部侧突出地设置且被压入固定于所述小径孔部的压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孔形成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平面部,且在与所述锁孔形成部对置的内周面形成有所述保持孔的平坦面,使所述平面部沿着平坦面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锁孔形成部件固定于所述保持孔内时,在所述大径孔部内使所述平面部沿着所述平坦面移动,使所述压入部压入所述小径孔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孔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且所述平面部的所述压入部侧的端缘形成有倒角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裕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