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
技术介绍
在JP2004-245074A(将称作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相互独立地控制内燃机的进气阀的进气时期和内燃机的排气阀的排气时期的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这种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可变阀装置)。这种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以液压方式控制各个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相位的第一控制阀、以及以液压方式解除各个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锁定机构(相当于专利文献1的锁定销机构)的锁定销的第二控制阀。即,根据专利文献1,为了分别控制进气侧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相位和排气侧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相位,设置两个第一控制阀。另外,为了分别解除进气侧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和排气侧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设置两个第二控制阀。在JP2006-170024A(将称作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相互独立地控制内燃机的进气阀的进气时期和内燃机的排气阀的排气时期的另一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这种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这种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控制阀,各控制阀以液压方式控制相应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相位,并以液压方式控制相应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锁定机构的锁定销。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已知的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对于两个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分别设置两个控制阀。各控制阀包括与控制阀的滑阀的操作位置相对应地控制相位并控制锁定机构的功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以及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其中,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和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驱动侧旋转构件(20),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内燃机(E)的曲轴(1)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构件(30),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与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同轴地配置;锁定构件(25),所述锁定构件(25)从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中的一者接合到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中的另一者,以形成所述锁定构件(25)的接合状态,由此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处于一体旋转状态;提前角流路(34),所述提前角流路(34)允许流体供给至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之间的提前角室(Ca);滞后角流路(35),所述滞后角流路(35)允许流体供给至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之间的滞后角室(Cb);解锁流路(36),所述解锁流路(36)允许流体的供给以解除所述锁 ...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19 JP 2013-1944701.一种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以及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其中,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和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驱动侧旋转构件(20),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内燃机(E)的曲轴(1)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构件(30),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与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同轴地配置;锁定构件(25),所述锁定构件(25)从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中的一者接合到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中的另一者,以形成所述锁定构件(25)的接合状态,由此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处于一体旋转状态;提前角流路(34),所述提前角流路(34)允许流体供给至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之间的提前角室(Ca);滞后角流路(35),所述滞后角流路(35)允许流体供给至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之间的滞后角室(Cb);解锁流路(36),所述解锁流路(36)允许流体的供给以解除所述锁定构件(25)的接合状态,以及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被连接到所述内燃机(E)的进气凸轮轴(7),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被连接到所述内燃机(E)的排气凸轮轴(8),所述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进气侧相位控制阀(41),所述进气侧相位控制阀(41)选择性地执行流体相对于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提前角流路(34)和相对于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滞后角流路(35)的供给和排出;排气侧相位控制阀(42),所述排气侧相位控制阀(42)选择性地执行流体相对于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提前角流路(34)和相对于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滞后角流路(35)的供给和排出;以及单一的锁定控制阀(43),所述锁定控制阀(43)控制流体相对于相应的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和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解锁流路(36)的供给和排出,所述锁定控制阀(43)被配置为设定在第二控制状态,在所述第二控制状态,所述锁定控制阀(43)将流体供给至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解锁流路(36),以解除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锁定状态,并且所述锁定控制阀(43)使流体从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解锁流路(36)排出,以维持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锁定状态。2.一种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以及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其中,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和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中的每一个均包括:驱动侧旋转构件(20),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内燃机(E)的曲轴(1)同步旋转;从动侧旋转构件(30),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与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同轴地配置;锁定构件(25),所述锁定构件(25)从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中的一者接合到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中的另一者,以形成所述锁定构件(25)的接合状态,由此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和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处于一体旋转状态;提前角流路(34),所述提前角流路(34)允许流体供给至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之间的提前角室(Ca);滞后角流路(35),所述滞后角流路(35)允许流体供给至形成在所述驱动侧旋转构件(20)与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之间的滞后角室(Cb);解锁流路(36),所述解锁流路(36)允许流体的供给以解除所述锁定构件(25)的接合状态,以及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被连接到所述内燃机(E)的进气凸轮轴(7),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从动侧旋转构件(30)被连接到所述内燃机(E)的排气凸轮轴(8),所述阀开闭时期控制单元包括:进气侧相位控制阀(41),所述进气侧相位控制阀(41)选择性地执行流体相对于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提前角流路(34)和相对于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滞后角流路(35)的供给和排出;排气侧相位控制阀(42),所述排气侧相位控制阀(42)选择性地执行流体相对于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提前角流路(34)和相对于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所述滞后角流路(35)的供给和排出;以及单一的锁定控制阀(43),所述锁定控制阀(43)控制流体相对于相应的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和所述排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B)的解锁流路(36)的供给和排出,所述锁定控制阀(43)被配置为设定在第四控制状态,在所述第四控制状态,所述锁定控制阀(43)使流体从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所述解锁流路(36)排出,以维持所述进气侧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A)的锁定状态,并且所述锁定控制阀(43)将流体供给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昌树,金子雅昭,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