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α-氧化铝载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8906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银催化剂用α-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Ⅰ,制备包含如下组分的混合物,a:氧化铝粉末;b: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铝溶胶,所述铝溶胶可全部或部分以假一水A12O3与酸反应形成的铝溶胶而代替;c:氟化物矿化剂;d:莫来石,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01~10.0wt%;e:硅或含硅化合物,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0~5.0wt%;f:水;和步骤Ⅱ,将步骤Ⅰ中得到的混合物捏合均匀、挤出成型后干燥并焙烧得到所述α-氧化铝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原料中添加莫来石、氟化物和任选的含硅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备氧化铝载体,可制备出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晶型呈联锁片状的α-氧化铝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a-氧化铝载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 用于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用银催化剂的a-氧化铝载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银催化剂作用下乙烯氧化主要生成环氧乙烷,同时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其中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是银催化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活性是指环氧乙烷生产过程达 到一定反应负荷时所需的反应温度;反应温度越低,催化剂的活性越高。选择性是指反应中 乙烯转化成环氧乙烷的摩尔数和乙烯的总反应摩尔数之比。稳定性则表示为活性和选择性 的下降速率,下降速率越小催化剂的稳定性越好。在乙烯氧化生产环氧乙烷的过程中使用 商活性、商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的银催化剂可以大大提商经济效益,因此制造商活性、商选 择性和良好稳定性的银催化剂是银催化剂研究的主要方向。银催化剂的性能除和催化剂的 组成及制备方法有重要关系外,还与催化剂使用的载体的性能及其制备有重要关系。 现有技术中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多孔载体(如氧化铝)的制备和施加活性组 分以及助剂到所述载体上这两个过程。在氧化铝载体中添加其它组分改进载体以提高银 催化剂的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包括添加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其它盐类化合物。 EP0150238 (US4428863)在高纯、低表面氧化铝载体的制造过程中使用少量铝酸钡或硅酸钡 粘结剂,声称能够改进载体的抗碎强度和抗磨损性能,所制备载体的比表面小于〇. 3m2/g, 所制备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比较低。US5384302声称通过预处理a-A1203来减少载体 中的Na、K、Ca、A1离子含量可以提高载体的抗碎强度和耐磨损性能。US5739075通过在氧 化铝载体表面预先沉积助剂量的稀土金属和另一种助剂量的金属盐(碱土金属或者是VIII 族过渡金属),接着进行煅烧处理,最终将处理好的载体制成银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该催 化剂的选择性下降速率小于未做预沉积处理的催化剂样品。 氟化物作为一种矿化剂,在氧化铝载体的制备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CN1034678A将粒度、比例搭配合适的三水a-氧化铝和假一水a-氧化铝以及含碳材料、 助熔剂、氟化物、粘结剂和水混合,捏合成型,经干燥焙烧制成氧化铝载体。该载体的比 表面为0. 2?2m2/g,孔半径大于30ym的孔占总孔容25%以下;此载体经浸渍银化合物和 助催化剂并干燥活化后,用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选择性高达83?84%。CN101007287A 将一定粒度的三水氧化铝、假一水氧化铝、一定量的可燃尽含碳材料、助熔剂、氟 化物、任选的重碱土金属的化合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粘结剂和水,捏合均匀,挤压成 型,经干燥焙烧,制成a-氧化铝载体;所述载体的比表面为0. 2?2. 0m2/g,孔容为0. 35? 0.85ml/g,吸水率> 30%,压碎强度30?120N/粒。此载体用银胺络合物、碱金属化合 物、碱土金属化合物的溶液浸渍,干燥活化后制得银催化剂用于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CN1634652A在载体制备中,不使用造孔剂,而是直接将三水a-氧化铝以一定比例和假一 水氧化铝、助熔剂、氟化物相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粘结剂和水,捏合均匀,挤压成型,经干 燥焙烧,制成a_氧化铝载体。该专利技术制成的载体比表面为〇. 2?2. 0m2/g,孔容为0. 35? 0. 85ml/g,吸水率> 30%,压碎强度20?90N/粒。此载体用银胺络合物、碱金属化合物和碱 土金属化合物的溶液浸渍,干燥活化后制得银催化剂用于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 尽管上述专利文献分别采用在氧化铝原料中添加碱土金属化合物或者氟化物等 方法来改进氧化铝载体,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带来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随着中高选择 性银催化剂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本领域对氧化铝载体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银催化剂及其氧化铝载体领域进行 了广泛深入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在原料颗粒中添加莫来石和氟化物的方法来制 备氧化铝载体,可制备出比表面积显著增加、晶型呈联锁片状的a-氧化铝载体。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a_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制备 包含如下组分的混合物,a:氧化铝粉末;b: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铝溶胶,所述铝溶胶可全 部或部分以假一水A1203与酸反应形成的铝溶胶而代替;c:氟化物矿化剂;d:莫来石,其基 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1?10.Owt%;e:硅或含硅化合物,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 量为0.0?5.Owt%;f:水;和步骤II,将步骤I中得到的混合物捏合均匀、挤出成型后干燥 并焙烧得到所述a_氧化铝载体。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粉末氧化错可以是水合氧化错,例如为二水ct-A1203和/或0 -二 水氧化铝,也可以是非水氧化铝,例如为a-氧化铝或y-氧化铝;但本专利技术中更优选是水 合氧化错,具体如三水a_A1203和/或0 -三水氧化错。 本专利技术中,在步骤I的所述混合物中,除上述a?f这几种组份外,还可以包括少 量的碱金属和/或碱土金属等物质。 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组分a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4. 5?90wt%,组分b基 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5?95wt%,组分c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1?3.Owt%,组 分d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5?5.Owt%,组分e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01? 2.Owt%。在该优选方式中,混合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硅元素,如此得到的a-氧化铝载体的比 表面积明显进一步增大,同时载体强度也得到大幅提高。 更优选的是,组分a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23?80wt%,组分b基于组分a? e的总重量为18?75wt%,组分c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1?2. 5wt%,组分d基于 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1?2.Owt%,组分e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1?2.Owt%。 最优选的是,组分a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68?80wt%,组分b基于组分a?e的总重 量为18?30wt%,组分c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1. 2?2.Owt%,组分d基于组分a? e的总重量为0. 2?1.Owt%,组分e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1?1. 5wt%。 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所述酸为硝酸水溶液,其中硝酸与水的体积比为 1:1. 25 ?10,优选 1:2 ?4。 在制备本专利技术的a-氧化铝载体时,组分c氟化物的加入是为了加速氧化铝的晶 型转化,其用作矿化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氟化物矿化剂为选自氟化氢、氟 化铝、氟化铵、氟化镁和冰晶石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氟化铵。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含硅化合物 选自二氧化硅、硅酸盐、碳化硅、硅藻土、长石和硅酸乙酯,优选二氧化硅。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II中焙烧温度为900?1600°C,优选1200?1500°C;通过 焙烧使氧化铝基本全部转化为a_Al203,例如90%以上转化为a-Al203,得到a-Al203载体。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按上述方法制得的a-氧化铝 载体,该载体的比表面为〇.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α‑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Ⅰ,制备包含如下组分的混合物,a:氧化铝粉末;b: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铝溶胶,所述铝溶胶可全部或部分以假一水A12O3与酸反应形成的铝溶胶而代替;c:氟化物矿化剂;d:莫来石,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01~10.0wt%;e:硅或含硅化合物,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0~5.0wt%;f:水;步骤Ⅱ,将步骤Ⅰ中得到的混合物捏合均匀、挤出成型后干燥并焙烧得到所述α‑氧化铝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制备a-氧化铝载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制备包含如下组分的混合物, a :氧化铝粉末; b :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铝溶胶,所述铝溶胶可全部或部分以假一水A1203与酸反应形 成的铝溶胶而代替; c :氟化物矿化剂; d :莫来石,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1?10. Owt% ; e :硅或含硅化合物,其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5. Owt% ; f :水; 步骤II,将步骤I中得到的混合物捏合均匀、挤出成型后干燥并焙烧得到所述a-氧 化铝载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4. 5? 90wt%,组分b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5?95wt%,组分c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 0. 01?3. Owt%,组分d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05?5. Owt%,组分e基于组分a?e 的总重量为0. 001?2. Owt%。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23? 80wt%,组分b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18?75wt%,组分c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 0. 1?2. 5wt%,组分d基于组分a?e的总重量为0. 1?2. Owt%,组分e基于组分a?e的 总重量为0. 01?2. Owt%。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孙欣欣蒋军张志祥李金兵曹淑媛林强高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