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油化工,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原油质量日益变差,发展重油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沸腾床加氢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能够以劣质低廉的重油为原料,生产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显著。由于沸腾床具有催化剂在线加排功能,其运转过程中催化剂消耗量较大,因此对催化剂的性能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氢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既取决于活性组分的固有催化特性,又与催化剂载体的性质密切相关。载体的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酸性等对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反应物分子的扩散以及催化剂抗中毒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重油加氢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载体是氧化铝,其力学性能好、价格低,但也存在着比表面积低、与活性金属作用强等缺点。因此,广大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氧化铝改性研究工作。
2、cn201810893969.4公开了一种沸腾床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拟薄水铝石与吸附碳前体溶液的碱式碳酸铝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拟薄水铝石粉为相同性质的拟薄水铝石粉,或者为不同性质的拟薄水铝石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成球成型采用挤出抛球成型、滚动成型、喷雾干燥成型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载体前体A粒径为0.1~1.0mm,优选为0.3~0.7mm。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的拟薄水铝石粉为相同性质的拟薄水铝石粉,或者为不同性质的拟薄水铝石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成球成型采用挤出抛球成型、滚动成型、喷雾干燥成型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载体前体a粒径为0.1~1.0mm,优选为0.3~0.7mm。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a为淀粉、糖、纤维素醚、面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淀粉。
6.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玉米淀粉和/或马铃薯淀粉;所述纤维素醚类可以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苄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氰乙基纤维素、苄基氰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和苯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甲基纤维素;所述糖类为单糖、二糖、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葡萄糖。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含氮的弱碱化合物为氨水、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为氨水。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含氮的弱碱性化合物水溶液的浓度为2wt%~40wt%,优选为5wt%~30wt%。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a和含氮的弱碱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5~1:0.5。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a和含氮的弱碱化合物的加入量以质量计为拟薄水铝石粉干基质量的5wt%~40wt%,优选为10wt%~30wt%。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经加热处理后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5wt%~8wt%,优选为1wt%~5wt%;配制方法为: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加入到水中,在60~100℃下加热混合10~40min,待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全部溶解后得到经加热处理后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的水溶液。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b为淀粉类、糖类、纤维素醚类、面粉类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淀粉类。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沸腾床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绿豆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玉米淀粉和/或马铃薯淀粉;所述纤维素醚类可以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苄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氰乙基纤维素、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浩,朱慧红,吕振辉,杨光,生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