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465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包括: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和所述乘客座椅之间且高度与所述司机座椅相同的中台;活动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与所述乘客座椅靠背后面,能够平放于所述中台与所述司机座椅、所述中台与所述乘客座椅之间空隙的卧铺板。在使用卧铺功能时,将司机座椅与乘客座椅靠背后面的卧铺板放置到水平位置,卧铺板填充于中台与司机座椅、中台与乘客座椅之间的空隙,司机座椅、乘客座椅、中台以及卧铺板共同构成一个卧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驾驶在组成卧铺时并未改变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乘坐状态,所以不会影响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及其驾驶室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室。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驾驶室的汽车。
技术介绍
驾驶室是各种车辆必不可少的部分,供驾驶员操纵车辆。汽车驾驶室应对车内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条件,保护他们免受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废气的侵袭以及外界恶劣气候的影响。汽车驾驶室的一些结构措施和设备还有助于安全行车和减轻事故的后果。 对于某些车辆来说,常常在驾驶室中设置卧铺,供车内人员休息,在周围没有合适的休息场所时可以满足车内人员临时休息的需要,如商用车、卡车、工程车等中大型车辆。传统的包含卧铺的驾驶室结构如图1所示,将乘客座椅整体可翻转地设置于支座上,其靠背的宽度设置较宽。当需要使用卧铺功能时,将乘客座椅的靠背向前翻转90o(如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并抽出靠背上的加长板,加长板插在靠近司机座椅一端的靠背边缘(示于图2中),加长板的一端由乘客座椅支撑,另一端通过加长板顶部设置的支架支撑在司机座椅上,与靠背共同组合形成一个卧铺,供车内人员休息使用。 但是传统的解决方案在使用座椅功能时无法使用卧铺功能,在使用卧铺的功能时,需要将座椅靠背翻转倒下放置,抽出加长板插在靠背上,另一端支撑在司机座椅上,影响了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正常使用。并且在使用卧铺时车辆无法行使,操作过程比较繁琐。因其功能上的限制,乘客座椅的靠背为固定式设置,靠背无法前后调节,在正常乘坐过程中影响乘车体验。 按照现有思路,无法很好地解决驾驶功能与卧铺功能相统一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使用卧铺功能时不影响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正常使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驾驶室,该驾驶室在使用卧铺功能时不影响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正常使用,并且可将乘客座椅的靠背设置为可调节式,提高乘车的体验。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驾驶室的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包括: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和所述乘客座椅之间且高度与所述司机座椅相同的中台; 活动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与所述乘客座椅靠背后面,其能够平放于所述中台与所述司机座椅、所述中台与所述乘客座椅之间空隙的卧铺板。 优选地,所述卧铺板的底部边缘可旋转地设置于驾驶室的后壁上。 优选地,在所述卧铺板的顶部边缘设置能够将其在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后壁上的绑带,在所述后壁上设置绑定所述绑带的绑缚件。 优选地,所述卧铺板为能够平铺于所述中台与所述司机座椅之间,以及所述中台与所述乘客座椅之间空隙中的具有弯角的平板,并且所述司机座椅、所述中台、所述乘客座椅和平铺后的所述卧铺板的顶面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司机座椅、所述乘客座椅上,并靠近所述中台一侧的,用于支撑所述卧铺板的支撑件。 优选地,分别在所述司机座椅与所述乘客座椅的靠背上设置能够调节所述司机座椅以及所述乘客座椅的靠背角度的转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中台的内部中空,设置为中台箱。 优选地,在所述中台箱的前侧设置挡板,所述挡板能够沿自身底部边缘设置的转轴转动,在所述挡板的顶部边缘设置能够将其在闭合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 优选地,在所述中台箱后侧的底部边缘设置转动装置,使所述中台箱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装置翻转,在所述中台箱前侧的底部边缘设置能够将其在闭合位置固定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 本技术所提供的驾驶室,具有司机座椅、乘客座椅、中台以及卧铺板。在使用卧铺功能时,将司机座椅与乘客座椅靠背后面的卧铺板放置到水平位置,卧铺板填充于中台与司机座椅、中台与乘客座椅之间的空隙,司机座椅、乘客座椅、中台以及卧铺板共同构成一个卧铺。由于在使用卧铺功能时,并未改变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乘坐状态,所以不会影响司机座椅和乘客座椅的正常使用,正常乘坐与卧铺功能的使用互不干扰,在组成卧铺时车辆可以正常行驶,并且组成卧铺时不必搬动座椅,快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司机座椅与乘客座椅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组成卧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正常乘坐状态时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组成卧铺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工程车、商用车以及卡车等车辆的驾驶室,该驾驶室在使用卧铺功能时不影响司机座椅与乘客座椅的正常使用,并且其组成方式简便快捷。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驾驶室的汽车。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驾驶室具有司机座椅1、乘客座椅2、中台3以及卧铺板4(示于图3中)。其中司机座椅1、乘客座椅2与中台3的高度相同,即其三者的顶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中台3与司机座椅I之间、中台3与乘客座椅2之间留有空隙。中台3呈长方体状,顶部平面为板状的长方形,每两个侧壁的交界具有圆弧倒角,避免出现突出的棱角。 在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驾驶室中具有两个卧铺板4,分别位于司机座椅I与乘客座椅2的靠背后面,此处所说的前面与后面指的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行驶方向为前面,其相反的方向为后面。卧铺板4呈具有一定角度的平板,本实施方式中的角度为90度,其形状大体上类似于英文字母“L”。在卧铺板4竖直方向时的底部边缘设置有铰链,卧铺板4能够绕铰链转动,转动角度在O度至90度之间(如图3中箭头所示)。在卧铺板4的顶部边缘设置固定装置,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绑带6作为固定装置,绑带6的一端固定在卧铺板4的底面靠近顶部边缘的位置,这里所说的底面即卧铺板4在平放状态时的底部平面,顶部边缘指的是卧铺板在竖直位置时的顶部。绑带6能够绑定在安装于驾驶室后壁7的套环或者其他固定件上,将其竖直位置固定。卧铺板4也可设置为长方形的平板,即其只填充于中台3与司机座椅1、中台3与乘客座椅2之间的空隙。以上的具体设置方式仅作为参考,与之相关的设置方式也是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 如图4所示,为驾驶室组成卧铺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卧铺板4处于平放位置时,通过设置的支撑件将卧铺板4支撑,其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与司机座椅1、乘客座椅2、中台3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司机座椅I靠近中台3的一侧与乘客座椅2靠近中台3的一侧设置支撑件,支撑件为凸出司机座椅I与乘客座椅2的板状物,其能够与卧铺板4上相对应的位置相互配合,起到支撑的作用。司机座椅I与乘客座椅2上设置的支撑件可以设置为可收缩式,不需要使用卧铺功能时,支撑件可缩入座椅中,当需要使用卧铺功能时,将支撑件从司机座椅I以及乘客座椅2中抽出并卡紧,将支撑件的位置固定,支撑卧铺板4。同样的,在中台3上也可设置相同的支撑件,使卧铺板4在平放时两个边缘均承受支撑。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支撑件只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也可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在卧铺板4的底面安装一个能够折叠的支撑杆,支撑杆在支撑时能够保证卧铺板4水平,在需要放平卧铺板4时展开支撑杆,使支撑杆的轴线方向与卧铺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驾驶室,包括:司机座椅(1)和乘客座椅(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1)和所述乘客座椅(2)之间且高度与所述司机座椅(1)相同的中台(3);活动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1)与所述乘客座椅(2)靠背后面,其能够平放于所述中台(3)与所述司机座椅(1)、所述中台(3)与所述乘客座椅(2)之间空隙的卧铺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包括:司机座椅(I)和乘客座椅(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I)和所述乘客座椅(2)之间且高度与所述司机座椅(I)相同的中台(3); 活动设置于所述司机座椅(I)与所述乘客座椅(2)靠背后面,其能够平放于所述中台(3)与所述司机座椅(I)、所述中台(3)与所述乘客座椅(2)之间空隙的卧铺板(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板(4)的底部边缘可旋转地设置于驾驶室的后壁(7)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卧铺板(4)的顶部边缘设置能够将其在竖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后壁(7)上的绑带(6),在所述后壁(7)上设置绑定所述绑带(6)的绑缚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板(4)为能够平铺于所述中台(3)与所述司机座椅(I)之间,以及所述中台(3)与所述乘客座椅(2)之间空隙中的具有弯角的平板,并且所述司机座椅(I)、所述中台(3)、所述乘客座椅(2)和平铺后的所述卧铺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汉林朱灿章情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神久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