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56740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将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酸化、过滤后得湿菌体,干燥,冻融处理,将无机强酸的水溶液和湿菌体混合均匀;将含破壁菌体的酸液于陶瓷膜中过滤,并添加无机强酸的水溶液,收集滤液;将滤液过纳滤膜,得浓缩液A;过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水洗后得流出液B;过H+型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1,4-丁二磺酸洗脱H+型大孔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布收集并将流出液C合并;将收集液依次过超滤膜和纳滤膜;将浓缩液D和1,4-丁二磺酸混合,调节1,4-丁二磺酸与腺苷蛋氨酸比例,干燥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品收率较高,色泽白,纯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nine1,4-butanedisulfonate)是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简称SAM,SAMe)的1,4—丁二磺酸盐,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抑郁症、关节炎、肝功能紊乱等疾患,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淤积;适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其化学名称:(±)-5’-[(R*)-[(R*)-3-氨基-3-羧丙基]甲磺基]-5’-脱氧腺苷1,4—丁烷二磺酸盐。其分子式为:C15H23N6O5S+·C4H9O6S2·0.65C4H10O6S2;其分子量为748.24。具体结构式可参考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126839.0。中国专利CN200510019206.x,美国专利USP4990606、USP5128249和欧洲专利EP0162323均阐明了SAM的分离纯化及成盐工艺,其中也包括SAM的1,4—丁二磺酸盐。最近,中国专利申请CN201210126839.0又将制备工艺中的超滤膜过滤步骤置于柱分离过程步骤之后,同时提高了1,4-丁二磺酸的比例。同时CN201210126839.0还对上述专利的缺点进行了描述,然而,其制备方法仍然存在操作步骤繁琐,丁二磺酸含量偏高等缺点,且未说明其中(S)-S-腺苷蛋氨酸与(R)-S-腺苷蛋氨酸的比例是否达到国家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00239要求。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标准(国家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00239)中,对于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而言,要求其中的(S)-S-腺苷蛋氨酸占腺苷蛋氨酸总比例为60-75%,现有的制备方法很难制得符合要求的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因此往往在分离纯化后还要额外添加(R)-S-腺苷蛋氨酸至相关比例,并且无法确保产品能够达到原料药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复杂,产品质量不稳定,纯度低,无法保障制得的产品符合相关原料药标准等缺陷,提供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产品收率较高,色泽白,纯度高,制得产品中的(S)-S-腺苷蛋氨酸和(R)-S-腺苷蛋氨酸的比例、1,4-丁二磺酸和腺苷蛋氨酸的比例符合国家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00239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调节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的pH值至2.5~3.0,过滤后得湿菌体,将所述湿菌体干燥至含水量在5~20wt%后,进行冻融处理,所述冻融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湿菌体于-20~-80℃冷冻12~24h,再于20~25℃融化2~4h;所述冻融处理进行的次数为1~3次;将pH值为2~4的无机强酸的水溶液和所述湿菌体混合均匀,于0~10℃下放置1~3h,得含破壁菌体的酸液;其中,所述湿菌体和所述无机强酸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8;(2)在0~10℃下,将所述含破壁菌体的酸液于陶瓷膜中过滤,过滤的同时向所述陶瓷膜中添加pH值为2~4的无机强酸的水溶液,至滤液中的腺苷蛋氨酸的含量在0.05g/L以下,收集所述滤液;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孔径为20~300nm;(3)将所述滤液过纳滤膜,浓缩所述滤液至腺苷蛋氨酸的浓度为4~5g/L,得浓缩液A;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200;(4)调节所述浓缩液A的pH值至2~5,过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水洗后得流出液B;所述的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5)将所述流出液B的pH值调节至4.5~6.0后,过H+型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水洗脱除盐,用0.01~0.02mol/L的醋酸水溶液洗脱除杂,再用水洗脱除醋酸,用pH值为3~5的1,4-丁二磺酸洗脱所述的H+型大孔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布收集并将流出液C合并,得收集液;所述流出液C中腺苷蛋氨酸的HPLC纯度在97%以上;(6)将所述收集液依次过超滤膜和纳滤膜;所述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10000,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200,得浓缩液D;将所述浓缩液D和1,4-丁二磺酸混合,调节1,4-丁二磺酸与腺苷蛋氨酸的摩尔比为1.55~1.65,干燥后即得。步骤(1)中,所述腺苷蛋氨酸产生菌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可以产生腺苷蛋氨酸的菌种,较佳地为酿酒酵母,更佳地为酿酒酵母CPCC340488。步骤(1)中,所述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发酵培养方法进行制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由下述制备方法制得:1)将所述腺苷蛋氨酸产生菌接种于斜面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于29~31℃下培养3d,再于3~5℃下冷藏5d以上,得生长好的斜面;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含有:大豆蛋白胨2.0wt%、酵母膏0.5wt%、葡萄糖2.0wt%和琼脂条2.0wt%,所述斜面培养基的pH值为6.0;2)将所述生长好的斜面接种于种子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于27~29℃下以220~250rpm的转速摇床培养20~24h;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含有:葡萄糖2.0wt%、酵母膏1.0wt%和大豆蛋白胨2.0wt%,所述种子培养基的pH值为6.0;3)发酵罐培养,于发酵罐中通气发酵65~72h,发酵过程中补加D,L-蛋氨酸,即得所述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发酵罐培养基中含有:蔗糖10wt%、酵母膏1.0wt%、硫酸铵0.3wt%、磷酸二氢钾0.5wt%和D,L-蛋氨酸1.5wt%,所述发酵罐培养基的pH值为5.0。其中,按本领域常识,所述冷藏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其中,所述培养后的斜面接种于种子培养基的方法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较佳地按照下述操作进行:将无菌水加入到所述生长好的斜面,所述无菌水和所述生长好的斜面的体积比较佳地为1:10,用无菌接种棒刮下,置于振荡器中振荡均匀后以0.5mL/250mL瓶或1.5mL/750mL瓶的接种量接入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即可。步骤(1)中,所述调节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的pH值的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一般用酸性调节剂进行。所述酸性调节剂较佳地为盐酸、硫酸和草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1)中,所述过滤的方法和条件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1)调节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的pH值至2.5~3.0,过滤后得湿菌体,将所述湿菌体干燥至含水量在5~20wt%后,进行冻融处理,所述冻融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湿菌体于‑20~‑80℃冷冻12~24h,再于20~25℃融化2~4h;所述冻融处理进行的次数为1~3次;将pH值为2~4的无机强酸的水溶液和所述湿菌体混合均匀,于0~10℃下放置1~3h,得含破壁菌体的酸液;其中,所述湿菌体和所述无机强酸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1:8;(2)在0~10℃下,将所述含破壁菌体的酸液于陶瓷膜中过滤,过滤的同时向所述陶瓷膜中添加pH值为2~4的无机强酸的水溶液,至滤液中的腺苷蛋氨酸的含量在0.05g/L以下,收集所述滤液;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孔径为20~300nm;(3)将所述滤液过纳滤膜,浓缩所述滤液至腺苷蛋氨酸的浓度为4~5g/L,得浓缩液A;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200;(4)调节所述浓缩液A的pH值至2~5,过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水洗后得流出液B;所述的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5)将所述流出液B的pH值调节至4.5~6.0后,过H+型大孔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水洗脱除盐,用0.01~0.02mol/L的醋酸水溶液洗脱除杂,再用水洗脱除醋酸,用pH值为3~5的1,4‑丁二磺酸洗脱所述的H+型大孔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布收集并将流出液C合并,得收集液;所述流出液C中腺苷蛋氨酸的HPLC纯度在97%以上;(6)将所述收集液依次过超滤膜和纳滤膜;所述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5000~10000,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200,得浓缩液D;将所述浓缩液D和1,4‑丁二磺酸混合,调节1,4‑丁二磺酸与腺苷蛋氨酸的摩尔比为1.55~1.65,干燥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1)调节腺苷蛋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液的pH值至2.5~3.0,过滤后得湿
菌体,将所述湿菌体干燥至含水量在5~20wt%后,进行冻融处理,所述冻
融处理的方法为:将所述湿菌体于-20~-80℃冷冻12~24h,再于20~25℃
融化2~4h;所述冻融处理进行的次数为1~3次;将pH值为2~4的无机
强酸的水溶液和所述湿菌体混合均匀,于0~10℃下放置1~3h,得含破壁
菌体的酸液;其中,所述湿菌体和所述无机强酸的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3~
1:8;
(2)在0~10℃下,将所述含破壁菌体的酸液于陶瓷膜中过滤,过滤的
同时向所述陶瓷膜中添加pH值为2~4的无机强酸的水溶液,至滤液中的腺
苷蛋氨酸的含量在0.05g/L以下,收集所述滤液;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孔径
为20~300nm;
(3)将所述滤液过纳滤膜,浓缩所述滤液至腺苷蛋氨酸的浓度为4~
5g/L,得浓缩液A;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200;
(4)调节所述浓缩液A的pH值至2~5,过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
水洗后得流出液B;所述的中等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聚
苯乙烯-二乙烯苯树脂;
(5)将所述流出液B的pH值调节至4.5~6.0后,过H+型大孔弱酸性
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用水洗脱除盐,用0.01~0.02mol/L的醋酸水溶液洗脱
除杂,再用水洗脱除醋酸,用pH值为3~5的1,4-丁二磺酸洗脱所述的H+型大孔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分布收集并将流出液C合并,得收集液;所
述流出液C中腺苷蛋氨酸的HPLC纯度在97%以上;
(6)将所述收集液依次过超滤膜和纳滤膜;所述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
量为5000~10000,所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200,得浓缩液D;将
所述浓缩液D和1,4-丁二磺酸混合,调节1,4-丁二磺酸与腺苷蛋氨酸的摩尔
比为1.55~1.65,干燥后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腺

\t苷蛋氨酸产生菌为酿酒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安陈代杰陈舟舟林惠敏胡敏赵运霞张琼李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