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062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提供一种能强化蒸发器的传热性能,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蒸发器。第一封头与第一管板之间通过第一挡板分隔成集气室和第二分液室,第二封头与第二管板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分液室和第三分液室,集气室上连接有回气管,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引气口,与引气口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一挡板上连接有围成引气通道的引气挡液板,第二分液室内的气体通过引气通道进入集气室内,第三分液室上有用于排出第三分液室内气体的中间回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壳管式蒸发器随着蒸发沸腾,换热管内吸热蒸发沸腾的制冷剂气体从中间引出,减少流入后面换热管束内的气体含量,强化了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所用的壳管式蒸发器中,随着制冷剂在管内流动,不断蒸发沸腾,管内的气体分数逐渐增多,制冷剂液体与换热管内表面的润湿比例逐渐减少,甚至造成管内严重干涸现象,影响蒸发器的传热性能,造成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强化蒸发器的传热性能,从而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壳体、换热管束、第一封头、第一管板、第二封头、第二管板和折流板,所述第一封头与第一管板之间通过第一挡板分隔成集气室和第二分液室,所述第二封头与所述第二管板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分液室和第三分液室,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载冷剂入口接管和载冷剂出口接管,所述第一分液室上连接有进液接管,所述集气室上连接有回气管,所述第一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壳体、换热管束、第一封头、第一管板、第二封头、第二管板和折流板,所述第一封头与第一管板之间通过第一挡板分隔成集气室和第二分液室,所述第二封头与所述第二管板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分液室和第三分液室,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载冷剂入口接管和载冷剂出口接管,所述第一分液室上连接有进液接管,所述集气室上连接有回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引气口,与所述引气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围成引气通道的引气挡液板,所述第二分液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引气通道进入所述集气室内,气体中夹带的液滴沿着所述引气挡液板流回所述第二分液室,所述第三分液室上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内高液体润湿流动换热的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壳体、换热管束、
第一封头、第一管板、第二封头、第二管板和折流板,所述第一封头与第一管
板之间通过第一挡板分隔成集气室和第二分液室,所述第二封头与所述第二管
板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成第一分液室和第三分液室,所述壳体上连接有载冷
剂入口接管和载冷剂出口接管,所述第一分液室上连接有进液接管,所述集气
室上连接有回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引气口,与所述引气
口相对应的位置的所述第一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围成引气通道的引气挡液板,所
述第二分液室内的气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静红申江刘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