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散热器和第一换热器;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四通阀的D口连通;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小于预设区间时,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C口连通,同时其C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当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大于预设区间时,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E口连通,同时其E口与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而其第一通口与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调节太阳能水箱的温度,使其始终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保证在太阳能和空气能共存运行的情况下,避免对冷凝器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及光伏
,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已得到广泛使用。太阳能是最具前景的新能源,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特性使其备受青睐。在空调领域,同样已经实现对空气能的利用,即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行制冷、加热等。在部分偏远地区,由于资源匮乏,但是光照充足,因此出现了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但太阳能制热有其局限性,由于光照在一天的时间内并不均匀,而且受天气影响较大,为提高热水输出率和能源利用率,往往同时通过空气能辅助完成。太阳能空气能产品即为同时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的热利用系统,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空气能热泵系统的冷凝器放到太阳能水箱内,用太阳能空气能产品来制热水或高温烘干。当水箱温度低于一定值时,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仅通过空气能单独对末端用热设备(比如热水器等)进行加热,在当水箱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加热;而在有阳光的条件下,可通过太阳能和空气能同时对末端用热设备进行加热,当水箱温度达到一定值后空气能热泵系统停止加热,但是太阳能系统仍然处于持续加热状态中。由于空气能热泵系统中的冷凝器浸泡在太阳能水箱内,当太阳能系统处于有光照条件下时,太阳能将持续不断地对水箱进行加热,如此,高温的热水容易将冷凝器腐蚀,导致空气能热泵系统进水报废,缩短产品使用寿命,同时水箱内过高的水温也会加速水垢的产生,影响换热效果。因此,如何在太阳能和空气能共存运行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对太阳能水箱温度的控制,避免对冷凝器的腐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能够在太阳能和空气能共存运行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对太阳能水箱温度的控制,避免对冷凝器的腐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包括设置于太阳能水箱内并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散热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水箱内并用于对其加热或降温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小于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C口连通,同时其C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大于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E口连通,同时其E口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优选地,还包括蓄热箱和第二四通阀,所述蓄热箱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S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蓄热箱与散热器之间、用于存储冷媒的储液罐,且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储液罐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另一端连通。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储液罐与散热器之间的第三换热器,所述储液罐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通口与其第二通口导通,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储液罐还与第三换热器的第三通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通口与其第四通口导通,且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四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水箱以及蓄热箱上分别连通有对应于不同使用环境或途径的末端用热设备。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水箱和末端用热设备之间、用于使流动工质在两者之间循环流动,以调节所述末端用热设备的温度的循环泵。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散热器、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换热器。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水箱内,主要用于检测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压缩机主要用于吸入低温低压的工质并排出高温高压的工质,第一四通阀上一般都设置有四个通口,工程标准一般分为D口、C口、E口和S口,主要用于切换各口的连通状态,改变液路流动方向,散热器主要用于对流动工质进行散热,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太阳能水箱内、主要用于对不同温度的流动工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对太阳能水箱进行加热或降温。压缩机的出气口与第一四通阀的D口连通,并且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太阳能水箱的室内温度小于预设区间时,说明太阳能水箱的水温较低,需要对其进行加热,此时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C口连通,同时C口又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而第一换热器设置在太阳能水箱内,如此高温高压的流动工质就进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在太阳能水箱内与其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得太阳能水箱内的液体温度升高,而流动工质的温度降低,最后再通过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流回到压缩机的进气口。而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大于预设区间时,说明太阳能水箱的水温较高,需要对其进行降温,此时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E口连通,同时E口又与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而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如此高温高压的流动工质首先进入到散热器中,在散热器中进行降温冷却成冷媒后再进入到第一换热器中,在第一换热器中与太阳能水箱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使得太阳能水箱内的液体温度降低,而流动工质的温度升高,最后再通过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流回到压缩机的进气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对太阳能水箱的水温检测值,改变第一四通阀的阀口连通状态和流动工质的流动路径,以压缩机为热泵源并通过第一换热器对太阳能水箱进行加热,同时通过散热器对太阳能水箱进行降温冷却,实现高效精确地调节太阳能水箱的温度,使其始终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保证在太阳能和空气能共存运行的情况下,避免对冷凝器的腐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水箱制冷模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水箱制冷和蓄热箱制热模式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水箱制热和蓄热箱制热模式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太阳能水箱蓄热和蓄热箱制冷模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蓄热箱制热模式示意图。其中,图1—图6中:压缩机—1,第一四通阀—2,第二四通阀—21,第一截止阀—22,单向阀—23,第四截止阀—24,第五截止阀—25,第六截止阀—26,第二截止阀—27,第三截止阀—28,太阳能水箱—3,第一换热器—31,第一末端换热设备—32,循环泵—33,第一节流部件—41,第二节流部件—42,第三节流部件—43,第四节流部件—44,蓄热箱—5,第二换热器—51,第二末端换热设备—52,储液罐—6,第三换热器—7,散热器—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太阳能水箱内并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散热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水箱内并用于对其加热或降温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小于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C口连通,同时其C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大于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E口连通,同时其E口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太阳能水箱内并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压缩机、第一四通阀、散热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水箱内并用于对其加热或降温的第一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小于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C口连通,同时其C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太阳能水箱的水温大于预设区间时,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其E口连通,同时其E口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空气能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热箱和第二四通阀,所述蓄热箱内设置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第二四通阀的S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通口连通,所述散热器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施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