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256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23:54
改进型液压马达,其前端圆锥滚子轴承、后端圆锥滚子轴承与主动轴过盈配合安装,中间压环过盈配合安装于前端圆锥滚子轴承上;主动轴上设置的油槽径向通道延长至主动轴前端,促使主动轴产生离心力,提高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能效;中间压环和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马达壳体的内孔过盈配合,轴承压盖安装在马达壳体内,柱塞环收缩套装于柱塞,柱塞与中心连杆的球头端分别安装于主动轴内,圆柱弹簧安装于中心连杆内,防止中心连杆抱死,同时圆柱弹簧及沿主动轴轴向均布的柱塞一并装入缸体,配油盘与缸体球面配合,弹簧座设置在中心连杆端部;后端盖安装在马达壳体端部,且定位销插入配油盘内,冲洗阀紧固安装于后端盖端部,以实现自控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执行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器件,用于动力传递驱动,将液压系统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后以旋转的方式将动力输出驱动外部相关装置;而斜轴式液压马达,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被广泛适用于各种液压系统中。近年来,随着液压技术不断向高压、大功率方向发展及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要求液压执行元件具有噪声低、污染小、运转平稳等特点。然而,目前所使用的液压马达,主动轴中油槽径向通道仅开至主动轴的中间部位,导致液压马达内的冲洗液压油在泵送至主动轴的中间部位即返回,而主动轴前端没有液压油输送,不利于液压马达的散热。在进行液压马达组件装配过程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与尺寸也是同等的重要,装配间隙过大,在液压马达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异常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影响各个组件之间的传动性能;装备间隙过小,直接导致液压马达内部组件损坏,容易出现故障。此外,传统的斜轴式液压马达为了防止中心连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松动,在中心连杆的底部设有垫片,而垫片的间隙极难调整,尤其受到螺钉预紧力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中心连杆抱死,进而导致马达损毁;液压马达在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过程中液压油循环运动,产生了巨大的热量,热量若不及时散出,将导致液压马达温升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及工况特性,严重的甚至直接造成部件损坏,目前的降温冲洗方式是操作人员控制外接冲洗管对液压马达进行降温冲洗,不仅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降温不能适应工况的动态需要,与马达的运行工况不能成实时动态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液压马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改进型液压马达,包括主动轴、马达壳体、中间压环、后端圆锥滚子轴承、压盘、柱塞、柱塞环、缸体、圆柱弹簧、弹簧座、配油盘、后端盖、冲洗阀、中心连杆及前端圆锥滚子轴承;其中,后端圆锥滚子轴承与主动轴过盈配合安装,其过盈量为0.012mm~0.041mm;中间压环过盈配合安装于前端圆锥滚子轴承上,过盈量为0.006mm~0.025mm;前端圆锥滚子轴承过渡配合安装于主动轴上,过渡配合值为-0.008mm~+0.007mm;且主动轴相对于中间压环与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轴向游隙为0.012mm~0.04mm,主动轴上设置的油槽径向通道延长至主动轴前端;中间压环和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马达壳体的内孔过盈配合,其过盈量为0.009mm~0.053mm;轴承压盖安装在马达壳体内,并与马达壳体为间隙配合,间隙值为0.026mm~0.076mm;马达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和加工工艺孔,柱塞环收缩套装于柱塞,装配成形后的轴向间隙为0.04mm~0.07mm,径向窜动量为0.5mm~0.7mm,柱塞与中心连杆的球头端分别安装于主动轴内,并通过压盘限位,中心连杆内设置有安装工艺螺纹孔,圆柱弹簧安装于中心连杆内,同时圆柱弹簧及沿主动轴轴向均布的柱塞一并装入缸体,配油盘与缸体之间为球面配合,弹簧座设置在中心连杆的端部,用于调整圆柱弹簧的预压力,装配时将安装工艺螺栓穿过配油盘、缸体及弹簧座上设置的中间孔,且穿过圆柱弹簧,旋合于中心连杆内设置的安装工艺螺纹孔内,拉紧固定配油盘、缸体及柱塞以组成动力组件;此外,后端盖安装在马达壳体端部,并通过定位销固定,且定位销插入配油盘内,冲洗阀紧固安装于后端盖端部。在本技术中,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轴用挡圈,其用于对安装在主动轴上的后端圆锥滚子轴承和前端圆锥滚子轴承进行限位。在本技术中,主动轴用挡圈和前端圆锥滚子轴承之间设置有轴向间隙调整垫片,用于调整轴向间隙。在本技术中,轴承压盖上安装有压盖用O型圈,且压盖用O型圈位于马达壳体的内孔。在本技术中,马达壳体内安装有壳体孔用挡圈,用于对轴承压盖进行轴向限位。在本技术中,轴承压盖和中间压环之间安装有用于调整传动轴组件部分在马达壳体内轴向窜动量的轴向间隙调整垫片,且该窜动量为0.021mm~0.05mm。在本技术中,轴承压盖内安装有骨架油封,且骨架油封套装于主动轴,用于动态旋转密封。在本技术中,压盘和主动轴之间设置有连杆球头间隙调整垫片,用于调整中心连杆的球头相对于主动轴的轴向间隙。在本技术中,主动轴上设置的油槽径向通道开至主动轴前端,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可泵送至主动轴前端,油槽径向通道在主动轴高速旋转带动下产生强大的离心作用,推动油槽径向通道内的液压油进一步流动起来;在液压油进一步流动起来时,也带走了液压马达内部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液压马达的散热。在本技术中,主动轴及其相关支撑组件与动力组件在装入马达壳体时,首先固定主动轴及动力组件位置,而后再拆掉安装工艺螺栓,安装工艺螺栓在组装液压马达过程中起临时支撑固定作用,用于防止主动轴与动力组件因重力作用导致脱落及组装出现误差,进而影响液压马达组装及装机后的性能。在本技术中,散热孔上安装有上端壳体螺塞,且上端壳体螺塞与马达壳体的紧固扭力矩为60±6N·m,通过散热孔进行水下充气实验,以检测液压马达产品合格率。在本技术中,加工工艺孔上安装有下端壳体螺塞,且下端壳体螺塞与马达壳体的紧固扭力矩为60±6N·m,待马达壳体加工完毕后,通过下端壳体螺塞封堵,在液压马达需要散热或输出压力油,打开下端壳体螺塞即可。液压马达组件装配过程中,各个组件之间按照上述的装配间隙与尺寸装配,不仅降低液压马达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而且可保证各个组件的传动性能,降低日常维护费用,也延长了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中,为防止中心连杆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松动,将圆柱弹簧安装于中心连杆内,圆柱弹簧的预力可调,不会造成中心连杆抱死,产生油路泄露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液压马达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在本技术中,冲洗阀通过冲洗阀螺钉紧固安装于后端盖端部,冲洗阀用于液压马达自控降温,以降低马达壳体内部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降温均匀,减少液压马达因温度过高被损毁的问题。在本技术中,当外部压力油经后端盖的左入口送入马达时,由后端盖内部的油道送至配油盘的配油口,并经缸体的油道输送至缸体柱塞驱动腔内,以驱动柱塞从而带动主动轴旋转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液压油的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后,油经缸体、配油盘及后端盖的油道流回右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液压马达,包括主动轴、马达壳体、中间压环、后端圆锥滚子轴承、压盘、柱塞、柱塞环、缸体、圆柱弹簧、弹簧座、配油盘、后端盖、冲洗阀、中心连杆及前端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后端圆锥滚子轴承与主动轴过盈配合安装,过盈量为0.012mm~0.041mm;中间压环过盈配合安装于前端圆锥滚子轴承上,过盈量为0.006mm~0.025mm;前端圆锥滚子轴承过渡配合安装于主动轴上,过渡配合值为‑0.008mm~+0.007mm;且主动轴相对于中间压环与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轴向游隙为0.012mm~0.04mm,主动轴上设置的油槽径向通道延长至主动轴前端;中间压环和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马达壳体的内孔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09mm~0.053mm;轴承压盖安装在马达壳体内,并与马达壳体为间隙配合,间隙值为0.026mm~0.076mm;马达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和加工工艺孔,柱塞环收缩套装于柱塞,柱塞与中心连杆的球头端分别安装于主动轴内,并通过压盘限位,中心连杆内设置有安装工艺螺纹孔,圆柱弹簧安装于中心连杆内,同时圆柱弹簧及沿主动轴轴向均布的柱塞一并装入缸体,配油盘与缸体之间为球面配合,弹簧座设置在中心连杆的端部;此外,后端盖安装在马达壳体端部,并通过定位销固定,且定位销插入配油盘内,冲洗阀紧固安装于后端盖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液压马达,包括主动轴、马达壳体、中间压环、后端圆锥滚子轴承、压盘、柱塞、柱塞环、缸体、圆柱弹簧、弹簧座、配油盘、后端盖、冲洗阀、中心连杆及前端圆锥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后端圆锥滚子轴承与主动轴过盈配合安装,过盈量为0.012mm~0.041mm;中间压环过盈配合安装于前端圆锥滚子轴承上,过盈量为0.006mm~0.025mm;前端圆锥滚子轴承过渡配合安装于主动轴上,过渡配合值为-0.008mm~+0.007mm;且主动轴相对于中间压环与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轴向游隙为0.012mm~0.04mm,主动轴上设置的油槽径向通道延长至主动轴前端;中间压环和后端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马达壳体的内孔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09mm~0.053mm;轴承压盖安装在马达壳体内,并与马达壳体为间隙配合,间隙值为0.026mm~0.076mm;马达壳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和加工工艺孔,柱塞环收缩套装于柱塞,柱塞与中心连杆的球头端分别安装于主动轴内,并通过压盘限位,中心连杆内设置有安装工艺螺纹孔,圆柱弹簧安装于中心连杆内,同时圆柱弹簧及沿主动轴轴向均布的柱塞一并装入缸体,配油盘与缸体之间为球面配合,弹簧座设置在中心连杆的端部;此外,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张苏张同虎陈力航童成前沈陆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萨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