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61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在前保险杆横梁(2)和前保险杆吸能块(3)的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杆状的下横梁(7),在其两端的车身后部方向各设一个与前纵梁(1)平行的下支撑梁(6),所述的下支撑梁(6)固定连接在水箱横梁总成(4)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前部将单层结构改为双层结构,在发生与行人碰撞的意外事故时,使汽车与行人的小腿为上下两点接触,减小行人下肢、特别是小腿的折弯角度的变化,以降低对行人的伤害程度;同时,车身前部的双层结构也提高了意外撞击时的吸能效果,降低了对驾乘人员的伤害。(*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构造的
,涉及汽车的车身结构,更具体地说,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 背聚技术随着汽车工业及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汽车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行人及驾乘人员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今 天,公认的汽车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的理念是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要最 大限度地保护行人和车内乘员的人身安全;尽量减少车辆及其内部构造的损坏。因此,要求汽车结构设计要有良好的前舱碰撞吸能效果,既要尽量减少碰撞过 程中对行人的伤害程度,又要尽可能保护乘员安全,还要做到减少车辆的损失。经过检索,在下列专利文献中涉及到车身前部结构的公知技术中国专利号为CN200410057041.0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技术;中国专 利号为CN20031'0101822.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辆前纵梁后部加强结构的技 术;中国专利号为CN200410032454.3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体结构的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CN200310121849.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前侧部件结构的技 术;中国专利号为CN200410001899.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技 术。但是,上述专利技术仍未能很理想地解决对行人及汽车驾乘人员的保护问 题,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其主要问题是,现有的车身设计中, 一般都采用单层 的车身设计结构,包括左右前纵梁总成、前保险杠横梁总成、前保保险杠吸能 块及水箱横梁总成,上述结构都在一个高度位置,构成了一个层面,其保护行 人、车内驾乘人员的效果不够理想。 对于现有的车身怎样合理布置前部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驾乘人员及 行人的伤害这一极为重要的课题,需要进一步地在技术上完善、提高和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新魔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其目的是减小在发生意外碰據事故时对行人和驾乘人员的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构思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保险杆横梁及设在其朝向车身前 部方向并与其紧固连接的前保险杆吸能块,在其左右两端朝向车身后部方向各设一个前纵梁,两个前纵梁为水平布置且互相平行,设水箱横梁总成与所述的 前保险杆横梁及两个前纵梁固定连接,在前保险杆横梁和前保险杆吸能块的下 方,设有与其平行的、杆状的下横梁,在其两端的车身后部方向各设一个在前 纵梁的下方并与其平行的下支撑梁,所述的下支撑梁固定连接在水箱横梁总成 上。本技术的下横粱的吸能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下機梁与两个下支撑梁相应的位置,各设一个起碰撞吸能作用的、 与下支撑梁轴线延长线重合的、方管形的下吸能盒,所述的下吸能盒固定连接 在水箱横梁总成上。本技术的水箱横梁总成及其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水箱横梁总成上设水箱横梁本体,所述的水箱横梁本体在两个下支 撑梁的下方并与前保险杆横梁平行;在所述的水箱横梁本体的两端位置的朝向 车身上部的方向上,各设一个铅垂的水箱横梁立柱并与水箱横梁本体紧固连接 为一体,所述的水箱横梁总成与前保险杆横梁及两个前纵梁的固定连接、下支 撑梁与水箱横梁总成的固定连接、下吸能盒与水箱横梁总成的固定连接,均通 过所述的水箱横梁立柱连接。本技术的下支撑梁的形状为所述的两个下支撑梁在其杆身上,各设 一个"S"形的弯曲。本技术采取下面的各技术方案,使其在整体上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的前纵梁在其位于朝向车身后部方向的位置上,设与前保险杆横梁平 行的前纵梁连接板,与两个前纵梁紧固连接,所述的前保险杆横梁、两个前纵 梁及前纵梁连接板构成一个近似矩形的刚性框形结构。所述的下支撑梁在其位于朝向车身后部方向的位置上,设与下横梁平行的 下支撑梁连接板,与两个下支撑梁紧固连接,所述的下横梁、两个下支撑梁及 下支撑梁连接板构成一个近似矩形的刚性框形结构。所述的下支撑梁连接板在其两端朝向车身上部的方向并与前纵梁对应的位 置上,各设一个与其紧固的紧直的下支撑梁竖杆,其上端与前纵梁紧固连接, 所述的水箱横梁立柱、下支撑梁竖杆、前纵梁及下支撑梁构成一个近似矩形的 刚性框形结构。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车身前部将单层结构改 为双层结构,在发生与行人碰撞的意外事故时,使汽车与行人的小腿为上下两 点接触,减小行人下肢、特别是小腿的折弯角度的变化,以降低对行人的伤害程度;同时,车身前部的双层结构也提高了意外撞击时的吸能效果,降低了对驾乘人员的伤害。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各构件的相对位置及连接关系的立体示意图3为本技术与行人的下肢相对位置及相互作用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时的相对位置及相互作用的侧面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前纵梁,2、前保险杆横梁,3、前保险杆吸能块,4、水 箱横梁总成,5、下吸能盒,6、下支撑梁,7、下横梁,8、水箱横梁本体,9、 水箱横梁立柱,10、前纵梁连接板,11、下支撑梁连接板,12、下支撑梁竖杆, 13、行人下肢位置示意,14、障碍物示意,15、碰撞力传导方向,16、变形吸 能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 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 及操作使用方法等,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来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如图l、图2、图3及图4所表达的本技术的结构,本技术为一种 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保险杆横梁2及设在其朝向车身前部方向并与其紧 固连接的前保险杆吸能块3、在其左右两端朝向车身后部方向各设一个前纵梁1, 两个前纵梁1为水平布置且互相平行,设水箱横梁总成4与所述的前保险杆横 梁2及两个前纵梁1固定连接。在汽车发生意外、与车外物体发生撞击时,上 述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减少对车内驾乘人员的伤害, 并保护车内的水箱及其它部件。汽车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能的指导思想是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要最大 限度地保护行人和车内乘员的人身安全;尽量减少车辆及其内部构造的损坏。为了实现减小在发生意外碰撞事故时对行人和驾乘人员的伤害的目的,本 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构思为-如图l、图2所示,所提供的这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在前保险杆横梁2和 前保险杆吸能块3的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杆状的下横梁7,在其两端的车身 后部方向各设一个在前纵梁1的下方并与其平行的下支撑梁6,所述的下支撑梁 6固定连接在水箱横梁总成4上。为了更合理的布置车身前部结构以尽量减少对 乘员及行人在事故中的伤害,本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的前部结构布置方法。 车身前部分两展结构前纵梁l、前保险杆横梁2、前保险杆吸能块3为一层, 下横梁7及下支撑梁6为另一层。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主要贡献的技术要点是将车身前部单层结构 改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增加了碰撞吸能效果,从而降低对乘员的伤害。如图3 所示,在发生与行人碰撞的意外事故时,本技术的上下两层结构同时接触 到行人腿部,,图3中所示的行人下肢位置示意13,使汽车与行人的小腿为上 下两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前保险杆横梁(2)及设在其朝向车身前部方向并与其紧固连接的前保险杆吸能块(3),在其左右两端朝向车身后部方向各设一个前纵梁(1),两个前纵梁(1)为水平布置且互相平行,设水箱横梁总成(4)与所述的前保险杆横梁(2)及两个前纵梁(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前保险杆横梁(2)和前保险杆吸能块(3)的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杆状的下横梁(7),在其两端的车身后部方向各设一个在前纵梁(1)的下方并与其平行的下支撑梁(6),所述的下支撑梁(6)固定连接在水箱横梁总成(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程陈晓锋朱志军王灿军高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