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227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尤指一种遭破坏后仍可限位排挡杆的锁固装置,是于握柄容置孔内的作动杆前端凸块与按钮侧边分别挖设有前、后通孔,恰可容置一外缘设有弹簧的限位杆,在按钮按下或松开时,限位杆末端顶持于容置孔平台,前端可在前后通孔内自由滑移;锁固时,将杆锁延伸于按钮与凸块间的挡片凸端旋转,使挡片横隔于前后通孔间,令限位杆两端分别顶持于平台与挡片之间而缩短扬程并将按钮限位,以达到锁固的目的。(*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是于作动杆凸块与按钮间设一挡片,旋转挡片的凸出端,可使自由滑移的限位杆定位,以达到锁固的目的。目前一般市售的汽车防盗装置主要分为防盗铃、方向盘锁(也即俗称的拐杖锁)及排挡杆锁数种,兹就其使用原理及所造成的不便说明如后:1.防盗铃是利用平衡原理,使汽车在受到震动时触动开关而发出蜂鸣声,借以惊吓歹徒;但路人若误触车体,甚至其它车辆行经路面时所造成的震动,也会使得铃声大作,妨害他人安宁,且由于防盗铃直接利用汽车电瓶发出声响,容易使得汽车停放时产生漏电现象。2.方向盘锁是于横杆中央设一锁头,可锁固于方向盘端面,使横杆长度大于方向盘直径,借以限制方向盘回转;或利用一可伸缩的勾杆,一端勾住方向盘,另端勾住控制汽车前进的油门踏板,调整好长度后再以一锁头锁固,虽可达到锁固方向盘的目的,使用时却相当麻烦,使得驾驶人在临时停车时不愿耗费太多时间去使用方向盘锁,而汽车失窃往往就是在临时停车的时候,造成车主相当大的困扰。3.排挡杆锁是于排挡杆后侧车体上固设一锁头(如图16所示),使锁头上的枢接孔朝向排挡杆,并利用一U型锁与枢接孔对合,以锁固排挡杆,在开启或锁固锁具时,必须在汽车狭小的空间内双手反向操作,使用上也相当不便。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常用汽车防盗锁的诸多缺失,乃集其多年制造、销售锁具的实际经验,精心研发出一种遭破坏仍具防盗功效的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可改良常用防盗锁的诸多缺失,同时在破坏后仍可使排挡杆限位。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遭破坏仍具防盗功效的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是于握柄容置孔内的作动杆前端凸块与按钮侧边分别挖设有前、后通孔,恰可容置一外缘设有弹簧的限位杆,在按钮压下或松开时,限位杆末端顶持于容置孔平台,前端可在前后通孔内自由滑移;锁固时将杆锁延伸于按钮与凸块间的挡片旋转,使挡片横隔于前后通孔间,-->令限位杆缩短扬程并限位于挡片及容置孔平台间无法滑移,以达到锁固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遭破坏仍具防盗功效的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是于挡片与凸块间添设有一Ω形弹片,在挡片一端限位,锁固限位杆时,另端恰可利用Ω形弹片夹持定位,即使盗窃犯以电钻将杆锁钻穿,挡片仍不致于偏位,若以细小的棍棒穿入,因为没有卡持点,所以也无法旋转、拨动挡片,以达到破坏杆锁后仍具限位排挡杆的防盗功效。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包括有:一设于排挡杆顶端的握柄,侧边挖设有一前宽后窄的容置孔,容置孔内形成一平台。一可促使控制换挡的连动杆位移的作动杆,设置于容置孔内,末端与容置孔底端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前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凸块。一按钮,穿设于容置孔前端,其后与凸块前端相邻。一杆锁,设于按钮内,末端设有一挡片。按钮后段及凸块相对于平台的侧分别挖设有同一中心线的前通孔与后通孔,且前、后通孔内穿设有一限位杆,该限位杆上套设有一弹簧,另限位杆末端恒常顶持于平台,前端则仍容置于后通孔内,凸块前端挖设有一凹槽,杆锁末端的挡片则邻贴于按钮底端。在按钮及作动杆连动位移时,限位杆利用弹簧的顶持,使其前端与前、后通孔内缘呈相对应来回滑移关系。而另杆锁及挡片旋转,可使挡片一端横隔于前、后通孔之间,以促使限位杆前端无法贯穿前通孔,而限位于挡片及平台间,达限位按钮作动排挡的目的。其中,杆锁的挡锁的挡片另侧底端与作动杆凹槽槽间可设有一Ω形弹片,当挡片前端旋转至前通孔与后通孔之间挡住限位杆,挡片另一端顶靠于Ω形弹片上,防止杆锁遭破坏。其中,杆锁上可设有推杆,杆锁嵌入按钮内时,推杆则嵌置于按钮的缺槽内,推杆并略凸露于按钮外缘,推动推杆,由推杆旋动杆锁予以锁固。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即使盗窃犯利用电钻钻穿杆锁,挡片也不致于偏位,若将细小棍棒穿入钻设的圆孔中,因为没有卡持-->点所以无法拨动、旋转挡片,以达到遭破坏仍具防盗功效的功能。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与功效,兹配合图示及图号详细说明如后:【图示简单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挡片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限位杆动作示意图;图5.是为本技术的结构侧面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Ω形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Ω形弹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一);图8.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Ω形弹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二);图9.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的动作示意图(一);图11.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的动作示意图(二);图12.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及Ω形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及Ω形弹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一);图14.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及Ω形弹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二);图15.是为本技术杆锁增设推杆及Ω形弹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三):图16.是常用汽车排挡杆锁的立体图。从图1、2、3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本技术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主要是由一握柄1、一作动杆2、一按钮3、一限位杆4及一杆锁5所组成,其中握柄1侧缘挖设有一前端较宽的容置孔11,该容置孔11前后位差之处形成一平台12;作动杆2可置于容置孔11内,后端设有一弹性元件21顶持于容置孔11底端与作动杆2之间;作动杆2前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凸块22,该凸块22前端挖设有一凹槽23,外侧挖设有一后通孔24恰可容置限位杆4,且限位杆4外周缘设有弹簧41,使限位杆4利用弹簧41的弹力可前后滑移(如图4所示);当作动杆2向后施以压力时,作动杆2底端的滑沟25的斜边26得以压迫控制换杆的连动杆9的杆头91向-->下位移以切换排挡,而失去压力则可利用弹性元件21复位,将连动杆9的杆头91伸回滑沟25内并抵于侧边27处,使连动杆9的杆头91无法排挡(如图5所示);前述的按钮3外径大小与凸块22相同,底端向内凹陷外侧相对于后通孔24处挖设有一前通孔31,且椭圆形本体上设有杆锁5,该杆锁5延伸于凸块22与按钮3间设有一挡片51,该挡片51从衔接杆锁5底端处向外侧凸出延伸,在一般状况杆锁5及作动杆2未作动时,挡片51向上,限位杆4末端利用其外缘的弹簧41顶持于容置孔11平台12上,前端则容置于后通孔24,请参阅图2,将按钮3压下可促使作动杆2正常排挡,同时限位杆4前端可穿过后通孔24而穿入前通孔31,松开按钮3则限位杆4前端退回后通孔24内(如图示所示);锁固时,旋转杆锁5(请参阅图3)促使杆锁5末端的挡片51向下旋转,阻隔于后通孔24与前通孔31之间,使限位杆4前、后端分别抵靠于挡片51及平台12,另按钮3及作动杆2无法下压,以达到限位、锁固的目的。请参阅如后附的图6、7、8所示,本技术杆锁5的挡片51另侧底端与凹槽23间可设有Ω形弹片52,在挡片51前端旋转到前、后通孔31、24之间时,挡片51另端恰可顶持于Ω形弹片52顶端,即使盗窃犯以电钻钻穿杆锁5,利用Ω形弹片52的夹持,弹片51也不会偏位,若将细小的棍棒伸进钻穿的圆孔中,因为没有卡持点所以无法旋转该挡片51,以达到遭破坏仍具防盗功效的目的。请参阅如后附的图9、10、11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包括有:一设于排挡杆顶端的握柄,侧边挖设有一前宽后窄的容置孔,容置孔内形成一平台;一可促使控制换挡的连动杆位移的作动杆,设置于容置孔内,末端与容置孔底端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前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凸块;一按 钮,穿设于容置孔前端,其后与凸块前端相邻;一杆锁,设于按钮内,末端设有一挡片;其特征是:按钮后段及凸块相对于平台侧分别挖设有同一中心线的前通孔与后通孔,且前、后通孔内穿设有一限位杆,该限位杆上套设有一弹簧,限位杆末端恒常顶持于平 台,前端则仍容置于后通孔内,凸块前端挖设有一凹槽,杆锁末端的挡片则临贴于按钮底端;在按钮及作动杆连动位移时,限位杆利用弹簧的顶持,使其前端与前、后通孔内缘呈相对应来回滑移关系;而令杆锁及挡片旋转,可使挡片一端横隔于前、后通孔之间,使限位杆前端无法贯穿前通孔而限位于挡片及平台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自动排挡杆锁固装置,包括有:一设于排挡杆顶端的握柄,侧边挖设有一前宽后窄的容置孔,容置孔内形成一平台;一可促使控制换挡的连动杆位移的作动杆,设置于容置孔内,末端与容置孔底端之间设有一弹性元件,前端侧向延伸形成一凸块;一按钮,穿设于容置孔前端,其后与凸块前端相邻;一杆锁,设于按钮内,末端设有一挡片;其特征是:按钮后段及凸块相对于平台侧分别挖设有同一中心线的前通孔与后通孔,且前、后通孔内穿设有一限位杆,该限位杆上套设有一弹簧,限位杆末端恒常顶持于平台,前端则仍容置于后通孔内,凸块前端挖设有一凹槽,杆锁末端的挡片则临贴于按钮底端;在按钮及作动杆连动位移时,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源
申请(专利权)人:东炬汽车配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