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德郎专利>正文

上排挡限位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925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排挡限位锁,由固定在上排挡杆上的锁紧装置构成,在所述的锁紧装置上连接有一个卡紧部,其中,所述的锁紧装置由内管、中管和外管构成,所述的中管固定于上排挡杆上,所述的内管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和上排挡杆之间,在所述的内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外管设置于所述的上管外侧,所述的外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的中管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导引通孔,在所述的外管的内侧壁设置于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内管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导引通孔中设置有一个限位元件,在所述的中管上设置有一个锁具,所述的锁具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中管的内侧,在所述的中管内侧的锁具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顶杆。(*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汽车锁具,尤其涉及变速器的排挡限位锁,特别是一种上排挡限位锁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控制汽车变速器的排挡,将排挡杆锁制从而使变速器无法进入档位,来增加窃取汽车的难度,达到防盗的目的,然而此类排挡锁具的设计都是针对设置于驾驶座旁侧的变速器排挡杆的,对于当前有些车辆设置于方向盘下侧的上排挡操纵杆而言,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此类排挡锁具,因而对于此类具有上排挡操纵杆结构的车辆,尚无法利用锁制排挡杆的方式来达到防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因为已有技术中的排挡锁不适合安装于具有上排挡结构的车辆,因此存在该类车辆无法通过锁制排挡杆而达到防盗目的这一突出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上排挡限位锁,由固定在上排挡杆上的锁紧装置构成,在所述的锁紧装置上连接有一个卡紧部,其中,所述的锁紧装置由内管、中管和外管构成,所述的中管固定于上排挡杆上,所述的内管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和上排挡杆之间,在所述的内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外管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外侧,所述的外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的中管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导引通孔,在所述的外管的内侧壁设置于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内管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导引通孔中设置有一个限位元件,具体的,所述的限位元件为一个球体,在所述的中管上设置有一个锁具,所述的锁具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中管的内侧,在所述的中管内侧的锁具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顶杆,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管由上体和下体构成,所述的上体一端的上下侧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孔,所述的下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容置孔,在所述的第一容置孔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元件,所述的第二容置孔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元件,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卡紧部设置于外管的一端,所述的外管的两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在所述的上体的上壁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设置有第三限位元件,在所述的内管的上壁设置有第三限位槽,在所述的外管的卡紧部的上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本技术上排挡限位锁安装于汽车方向盘下的上排挡杆之上,利用本技术的锁制作用限制上排挡杆的位置,使汽车无法有效进入档位,进而达到有效的防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锁紧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上排挡限位锁,由固定在上排挡杆上的锁紧装置构成,在所述的锁紧装置上连接有一个卡紧部43,其中,所述的锁紧装置由内管30、中管和外管40构成,所述的中管固定于上排挡杆50上,所述的内管30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和上排挡杆50之间,在所述的内管30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80,所述的外管40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外侧,所述的外管40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81,在所述的中管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导引通孔16,在所述的外管40的内侧壁设置于一个盲孔42,在所述的内管30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32,在所述的导引通孔16中设置有一个限位元件70,具体的,所述的限位元件70为一个球体,在所述的中管上设置有一个锁具11,所述的锁具1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中管的内侧,在所述的中管内侧的锁具1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顶杆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管由上体10和下体20构成,所述的上体10一端的上下侧设置有台阶13,所述台阶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孔14,所述的下体20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容置孔21,在所述的第一容置孔14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元件60,所述的第二容置孔内21设置有第二限位元件63,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卡紧部43设置于外管40的一端,所述的外管40的两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槽62,在所述的上体10的上壁设置有固定孔15,所述的固定孔15内设置有第三限位元件61,在所述的内管30的上壁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1,在所述的外管40的卡紧部43的上壁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4。下面通过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当本技术处于开锁状态时,所述的内管30外壁上的盲孔32位于所述的上体10的导引通孔16的下方,使所述的定位元件70卡置于所述的盲孔32上,此时,所述的外管40由于受所述的弹簧81的作用向外顶推,处于开锁的状态;关锁时,将所述的外管40向另一端推送,使位于所述的外管40上的盲孔42位移至所述的导引通孔16的上端,此时所述的内管30则受所述的弹簧80的顶推而将所述的定位元件70往所述的盲孔42方向顶推,使所述的定位元件70与所述的盲孔32脱离,进而达到闭锁的目的;开锁时,转动所述的锁具11使锁具下方的顶杆12将所述的内管30向前顶推,使所述的盲孔32位移至所述的导引通孔16的相对位置,而使所述的定位元件70置于所述的盲孔32上,而使所述的外管40由于受所述的弹簧81的顶推作用向一端移动而达到开锁的目的。本技术由于对上排挡操纵杆的空间和结构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设计,采用了位移锁制的方式,不仅安装方便灵活,不占用太多空间,使用起来也很便捷,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排挡限位锁,由固定在上排挡杆上的锁紧装置构成,在所述的锁紧装置上连接有一个卡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由内管、中管和外管构成,所述的中管固定于上排挡杆上,所述的内管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和上排挡杆之间,在所述的内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外管设置于所述的上管外侧,所述的外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的中管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导引通孔,在所述的外管的内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内管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导引通孔中设置有一个限位元件,在所述的中管上设置有一个锁具,所述的锁具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中管的内侧,在所述的中管内侧的锁具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顶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上排挡限位锁,由固定在上排挡杆上的锁紧装置构成,在所述的锁紧装置上连接有一个卡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装置由内管、中管和外管构成,所述的中管固定于上排挡杆上,所述的内管设置于所述的中管和上排挡杆之间,在所述的内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外管设置于所述的上管外侧,所述的外管和所述的中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的中管管壁上设置有一个导引通孔,在所述的外管的内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内管的外侧壁设置有一个盲孔,在所述的导引通孔中设置有一个限位元件,在所述的中管上设置有一个锁具,所述的锁具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中管的内侧,在所述的中管内侧的锁具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顶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排挡限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管由上体和下体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德郎
申请(专利权)人:洪德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