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间-羧酰氨基(杂)芳基-甲基]-杂环基-甲酰胺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9756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式(I)的1-[间-羧酰氨基(杂)芳基-甲基]-杂环基-甲酰胺化合物,其中,X、Ar1、R1、R2、R3、R4、R5a、R5b及p如说明书中所述,还涉及其制备、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作为药物的用途、含有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其作为CXCR7受体调节剂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间-羧酰氨基(杂)芳基-甲基]-杂环基-甲酰胺衍 生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式(I)的新颖的1-[间-羧酰氨基(杂)芳基-甲基]-杂环基-甲 酰胺化合物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亦涉及相关方面,包括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含 有一或多种式(I)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作为CXCL12受体CXCR7的调节剂的用途。 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组G蛋白偶合受体(GPCR),其以高亲和力结合肽趋化因子配 体。趋化因子受体的主要功能是在休息状态下以及在发炎期间引导白血球移动至淋巴器官 及组织,但亦已认识到某些趋化因子受体对非造血细胞及其祖细胞的作用。 癌细胞的信号转导网络与代谢模式以微环境依赖性方式而有所不同。这是与原发 性肿瘤相比在某些器官位点处的肿瘤以及肿瘤转移缺乏治疗响应的主要原因。CXCL12(别 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I ;又名前B细胞生长刺激因子,PBSF)(-种基质衍生的化 学吸引因子)发挥抗细胞凋亡效应,展现促血管生成性质,且在循环肿瘤细胞播种至转移 位点中起到关键作用。CXCL12结合并激活两种受体,即CXCR7(别名RDC1,又名CMK0R1, 又名GPR159)及CXCR4(别名Fusin,又名白血球衍生的七跨膜结构域受体;LESTR,又名 D2S201E,又名七跨膜区段受体,又名HM89,又名脂多糖相关蛋白3 ;lap3,又名LPS相关蛋白 3)。 CXCL12受体CXCR7的表达与癌症(尤其是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肾细胞癌、子宫 颈癌、乳突性甲状腺癌、膀胱癌、尤因氏肉瘤(Ewing' s sarcoma)、结肠直肠癌、肺癌、脑膜 瘤、MALT淋巴瘤及脑中的肿瘤)的疾病进展相关联。CXCR7亦表达于肝细胞癌、乳房癌、骨 肉瘤、白血病、胆囊癌、腺泡状横纹肌肉瘤、骨髓瘤、非小细胞肺癌、口腔癌及胰脏癌中(综 述参见 Sun 等,CXCL12/CXCR4/CXCR7Chemokine Axis andCancer Progression ;Cancer Metastasis Rev. 2010, 29(4),709-722)。 据显示,CXCR7的沉默及靶向在试验疾病模型中能够:使肿瘤生长减小[Wang 等,The role of CXCR7/RDClas a chemokine Receptor for CXCL12/SDF_lin prostate cancer Journal of Biochemical Chemistry 2008, 293(7) ,4283-4294 ;Ebsworth 等, The effect of the CXCR7inhibitor CCX662on survival in the ENU rat model of gliobastoma;J Clin Oncol 2012,30(增刊;摘要 el3580) ;Zheng 等,Chemokine receptor CXCR7 regulates the invasion,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10,29:31 ;Miao 等,CXCR7(RDCl) promotes breast and lung tumor growth in vivo and is expressed on tumor associated vasculature ;PNAS 2007, 104(40), 15735-15740 ;Burns 等,A novel chemokine receptor for SDF-land I-TAC involved in cell survival, cell adhesion, and tumo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06, 203 (9) ,2201-2213],尤其包括肝细胞癌、卡波西氏肉瘤 (Kaposi' s sarcoma)、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肺癌、乳房癌、横纹肌肉瘤、前列腺癌、胰脏癌 及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改变肿瘤相关血管;减小肿瘤细胞播种;减小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 床评分;降低试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临床严重程度;减轻慢性缺氧诱导的肺性高血 压;提高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对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益效应[Cruz-Orengo 等,CXCR7influences leukocyte entry into the CNS parenchyma by controlling abluminal CXCLI2abundance during autoimmun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1,208(2),327-339 ;Sartina 等,Antagonism of CXCR7attenuates chronic 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ediatric Research 2012,71 (6), 682-688 ; Watanabe 等,Pathogenic role of CXCR7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10, 62(11), 3211-3220]〇 此外,CXCL12的耗尽使得癌细胞对体内化学疗法敏感且CXCL12治疗阻断了结肠 癌转移。CXCR7亦是CXCLlU别名小诱导性细胞因子子族b成员11 ;scybll,又名干扰素 Y-诱导蛋白9 ;ip9,又名小诱导性细胞因子子族b成员9b ;scyb9b)的受体,因此CXCR7 活性的调节剂亦可用于具有CXCLll相关病理学的适应证中。CXCR7亦显示起到CXCL12 的清除剂受体的作用。因此,已显示CXCR7的靶向改变CXCL12局部浓度,导致CXCL12浓 度梯度的失调。因此,CXCR7调节剂的生物性质包括(但不限于)由CXCL12连接控制 的任何生理功能和 / 或细胞功能(Duda 等,CXCL12 (SDFlalpha) -CXCR4/CXCR7pathway inhibition:an emerging sensitizer for anticancer therapies ? ;Clin. Cancer Res. 201117(8)2074-2080 ;Naumann 等,CXCR7function as a scavenger for CXCL12and CXCLll ;Plos One 2010, 5(2)e9175)〇 因此,CXCR7的调节(使用拮抗CXCL12与CXCR7的结合的小分子、或抗CXCR7抗 体或RNA干扰技术以使CXCR7表达沉默)、CXCL12的活性/表达调节或CXCR7的表达与 疾病及病症相关联,这些疾病及病症包括:癌症,尤其是癌、白血病、腺癌、神经胶质瘤、神 经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多发性骨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r1代表亚苯基或5或6元亚杂芳基,其中‑CHR4‑基团及‑NH‑CO‑X‑R3基团以间位配置连接于Ar1的环碳原子;其中所述亚苯基或5或6元亚杂芳基独立地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其中取代基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1‑4)烷基、(C1‑4)烷氧基、卤素、(C1‑3)氟代烷基及(C1‑3)氟代烷氧基,尤其是(C1‑4)烷基、(C1‑4)烷氧基及卤素;X代表:·直接键连,即,R3直接连接于羰基;·‑(C1‑4)亚烷基‑,其视情况经单取代,其中取代基是羟基;·‑(C3‑6)亚环烷基‑;·‑CH2‑O‑,其中氧连接至R3基;或·‑CH=CH‑;R3代表:·芳基或5至1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芳基或5至10元杂芳基独立地未经取代、经单取代、经二取代或经三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1‑4)烷基;(C1‑4)烷氧基;(C1‑3)氟代烷基;(C1‑3)氟代烷氧基;卤素;氰基;(C3‑6)环烷基;‑CO‑(C1‑4)烷氧基;‑SO2‑(C1‑4)烷基;及‑NR6R7,其中R6及R7独立地代表氢或(C1‑3)烷基,或R6及R7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选自吡咯烷基、吗啉基、哌啶基及哌嗪基的5或6元环,所述5或6元环视情况在具有空位的氮原子处取代有(C1‑4)烷基;其中,在所述5至10元杂芳基为吡啶的情形中,所述吡啶可另外以相应的N‑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或者,在X为直接键连或亚甲基的情形中,R3可另外代表:◆部分芳香族双环环体系,所述环体系由苯环和与所述苯环稠合的4至6元饱和碳环构成,所述4至6元饱和碳环视情况含有1或2个独立地选自氮和氧的杂原子;其中所述环体系视情况经(C1‑4)烷基或卤素单取代或二取代;◆(C3‑8)环烷基,其中所述环烷基可视情况含有环氧原子,且其中所述环烷基视情况取代有至多4个甲基;·或者,在X是直接键连的情形中,R3可另外代表(C2‑6)烷基;·或者,在X是‑CH=CH‑的情形中,R3可另外代表氢、(C1‑4)烷基或(二甲基氨基)甲基;R1代表·(C1‑6)烷基,其视情况经(C1‑4)烷氧基或羟基单取代;·(C2‑3)氟代烷基;·(C3‑8)环烷基或(C3‑8)环烷基(C1‑3)烷基;其中各(C3‑8)环烷基可视情况含有环氧原子;其中所述(C3‑8)环烷基或(C3‑8)环烷基(C1‑3)烷基独立地未经取代或如下经取代:◆所述(C3‑8)环烷基经单取代或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C1‑4)烷基、氟、羟基甲基、羟基及氰基组成的组;或◆所述(C1‑3)烷基经羟基单取代;·芳基(C1‑4)烷基或5或6元杂芳基(C1‑4)烷基,其中芳基或5或6元杂芳基独立地未经取代、经单取代或经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1‑4)烷基、(C1‑4)烷氧基、卤素、氰基、(C1‑3)氟代烷基及(C1‑3)氟代烷氧基,尤其是(C1‑4)烷基、(C1‑4)烷氧基、卤素及(C1‑3)氟代烷基;或·1,2,3,4‑四氢萘基或二氢茚基,这些基团经由作为非芳香族环一部分的碳原子而连接至分子的其余部分;且R2代表氢或(C1‑3)烷基;或R1及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代表氮杂环丁烷、吡咯烷、哌啶、吗啉或氮杂环庚烷环,其中这些环独立地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经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氟及甲基组成的组;R4代表氢或(C1‑3)烷基;且·R5a代表氢、甲基或氟;R5b代表氢;且p代表整数0、1或2;或者·R5a代表氢;R5b代表甲基;且p代表整数1;并且排除以下化合物:1‑[1‑[3‑(苯甲酰基氨基)苯基]乙基]‑N‑[(4‑氟苯基)甲基]‑4‑哌啶甲酰胺;及N‑[3‑[1‑[4‑(1‑吡咯烷基羰基)‑1‑哌啶基]乙基]苯基]苯甲酰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22 EP 12173227.51. 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Ar1代表亚苯基或5或6元亚杂芳基,其中-CHR4-基团及-NH-CO-X-R3基团以间位配置 连接于Ar1的环碳原子;其中所述亚苯基或5或6元亚杂芳基独立地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 其中取代基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u)烧基、(Cp 4)烧氧基、齒素、((V3)氣代烧基及 (tV3)氣代烧氧基,尤其是((V 4)烧基、(Cp4)烧氧基及齒素; X代表: ?直接键连,即,R3直接连接于羰基; ? -((V4)亚烷基-,其视情况经单取代,其中取代基是羟基; ? - (C3_6)亚环烧基-; ? -CH2-O-,其中氧连接至R3基;或 ? -CH = CH-; R3代表: ?芳基或5至1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芳基或5至10元杂芳基独立地未经取代、经单取 代、经二取代或经三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1J烷基;(CV4) 烧氧基;(CV 3)氟代烧基;((V3)氟代烧氧基;齒素;氰基;(c3_6)环烧基;-CO-(Cp 4)烧氧 基;-SO2- (CV4)烷基;及-NR6R7,其中R6及R 7独立地代表氢或(C1J烷基,或R6及R7与它们 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选自吡咯烧基、吗啉基、哌啶基及哌嗪基的5或6元环,所述5或 6元环视情况在具有空位的氮原子处取代有(CV 4)烷基;其中,在所述5至10元杂芳基为吡 啶的情形中,所述吡啶可另外以相应的N-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或者,在X为直接键连或亚甲基的情形中,R3可另外代表: ?部分芳香族双环环体系,所述环体系由苯环和与所述苯环稠合的4至6元饱和碳环 构成,所述4至6元饱和碳环视情况含有1或2个独立地选自氮和氧的杂原子;其中所述环 体系视情况经(Q_4)烷基或卤素单取代或二取代; ? (C3_8)环烷基,其中所述环烷基可视情况含有环氧原子,且其中所述环烷基视情况取 代有至多4个甲基; ?或者,在X是直接键连的情形中,R3可另外代表(C2_6)烷基; ?或者,在X是-CH = CH-的情形中,R3可另外代表氢、(CV4)烷基或(二甲基氨基)甲 基; R1代表 ? (Cp6)焼基,其视情况经(Cp4)焼氧基或轻基单取代; ? (C2_3)氟代焼基; ? (C3_8)环烧基或(C3_8)环烧基(CV 3)烧基;其中各(C3_8)环烧基可视情况含有环氧原 子;其中所述(c3_8)环烷基或(C3_8)环烷基(C 1J烷基独立地未经取代或如下经取代: ?所述(c3_8)环烷基经单取代或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C1J烷基、氟、羟 基甲基、羟基及氰基组成的组;或 ?所述((V3)烷基经羟基单取代; ?芳基沁_4)烷基或5或6元杂芳基(CV4)烷基,其中芳基或5或6元杂芳基独立地 未经取代、经单取代或经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1J烷基、 (CV4)烧氧基、齒素、氛基、(Cp 3)氣代烧基及(Cp3)氣代烧氧基,尤其是(Cp4)烧基、(Cp4)烧 氧基、卤素及(Cp 3)氟代烷基;或 ? 1,2, 3, 4-四氢萘基或二氢茚基,这些基团经由作为非芳香族环一部分的碳原子而连 接至分子的其余部分; 且R2代表氢或(C1J烷基;或 R1及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代表氮杂环丁烷、吡咯烷、哌啶、吗啉或氮杂环庚烷 环,其中这些环独立地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经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氟及甲 基组成的组; R4代表氢或(CV3)烷基;且 ? R5a代表氢、甲基或氟;R5b代表氢;且P代表整数0、1或2 ;或者 ? R5a代表氢;R5b代表甲基;且P代表整数1 ; 并且排除以下化合物: 1-[1_[3-(苯甲酰基氨基)苯基]乙基]-N-[(4-氟苯基)甲基]-4-哌啶甲酰胺;及 N-[3-[l-[4-(l-吡咯烷基羰基)-1-哌啶基]乙基]苯基]苯甲酰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Ar1代表亚苯基,其 中-CHR4-基团及-NH-CO-X-R3基团以间位配置连接于所述亚苯基;其中所述亚苯基未经 取代或经单取代,其中取代基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沁_ 4)烷基、(C1J烷氧基、卤素、 (U氟代烷基及((V3)氟代烷氧基。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X代表:直接键连;-(C1J亚烷基_,其视情况经单取代,其中取代基是羟基;_(C3_ 6)亚 环烷基-;或-CH2-O-,其中氧连接至R3基;且R3代表芳基或5至1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芳 基或5至10元杂芳基独立地未经取代、经单取代、经二取代或经三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 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p 4)烧基、(Cp4)烧氧基、(Cp3)氣代烧基、(Cp3)氣代烧氧基、 卤素、氰基、(c 3_6)环烷基及-NR6R7,其中R6及R 7独立地代表氢或(CV3)烷基,或R6及R7与 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选自吡咯烷基、吗啉基、哌啶基及哌嗪基的5或6元环,所述 5或6元环视情况在具有空位的氮原子处取代有(C^ 4)烷基;其中在所述5至10元杂芳基 是吡啶的情形中,所述吡啶可另外以相应的N-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或 ?X代表直接键连或亚甲基;且R3代表部分芳香族双环环体系,所述环体系由苯环和与 所述苯环稠合的4至6元饱和碳环构成,所述4至6元饱和碳环视情况含有1或2个独立 地选自氮和氧的杂原子;其中所述环体系视情况经(CV 4)烷基或卤素单取代或二取代;或 ? X代表直接键连或亚甲基;且R3代表(C3_8)环烷基,其中所述环烷基可视情况含有环 氧原子,且其中所述环烷基视情况取代有至多4个甲基;或 ? X代表直接键连;且R3代表(c2_6)烷基。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 X代表:直接键连;亚甲基;亚乙基;乙烷-1,1-二基;丙烷-2, 2-二基;2-甲基-丙 烷-1,1-二基;-CH(OH)-;亚环丙基;或-CH2-O-,其中氧连接至R 3基;且 ? R3代表未经取代、经单取代、经二取代或经三取代的芳基,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 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V 4)烧基;(U烧氧基;(C1J氣代烧基;(Cp3)氣代烧氧基;齒素; 及氰基;或 ? R3代表未经取代、经单取代、经二取代或经三取代的5至10元杂芳基,其中取代基独 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_ 4)烧基、(Cp4)烧氧基、(Cp3)氣代烧基、1?素、(C3_ 6)环 烷基及-NR6R7,其中R6及R 7独立地代表氢或(CV3)烷基,或R6及R7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 一起形成选自吡咯烷基、吗啉基、哌啶基及哌嗪基的5或6元环,所述5或6元环视情况在 具有空位的氮原子处取代有甲基;其中在所述5至10元杂芳基是吡啶的情形中,所述吡啶 可另外以相应的N-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或 ? X代表直接键连或亚甲基;且R3代表双环[4. 2. 0]辛-1 (6),2, 4-三烯-7-基、二氢 讳-1-基、2, 3- _氧-IH- Π 引噪-3-基、2, 3- _氢! _苯并咲喃_3-基及7-氣-2, 3- _氢! _苯 并呋喃-4-基;或 ? X代表直接键连或亚甲基;且R3代表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双环 [2, 2, 1]庚-2-基、2, 2-二甲基环丙基、2, 2, 3, 3-四甲基环丙基、四氢呋喃基或四氢吡喃基; 或 ? X代表直接键连;且R3代表(C2_6)烷基。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代表直接 键连或亚甲基。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R1代表: ? (CV6)烧基,其视情况经(Cp4)烧氧基或轻基单取代; ? (tV3)氟代烧基; ? (c3_8)环烷基;其中所述(c3_ 8)环烷基视情况含有环氧原子;其中所述(c3_8)环烷基未 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经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以下基团组成的组=(Ch)烷基、 氟、羟基甲基及羟基; ? 1,2, 3, 4-四氢萘基或二氢茚基,这些基团经由作为非芳香族环一部分的碳原子而连 接至分子的其余部分; 且R2代表氢、甲基或乙基;或 R1及R2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代表氮杂环丁烷、吡咯烷、哌啶、吗啉或氮杂环庚烷 环,其中这些环独立地未经取代、或经单取代或经二取代,其中取代基独立地选自由氟及甲 基组成的组。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4代表氢 或甲基。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 ? R5a代表氢、甲基或氟;R5b代表氢;且P代表整数1 ;或 ? R5a代表氢;R5b代表甲基;且P代表整数1。9.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5Mf表氢、 甲基或氟;R5b代表氢;且P代表整数1。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所述化合物选自由以下物质 组成的组: 1-(5-苯甲酰基氨基-2-氯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戊胺; 5-氟-吡啶-2-甲酰[4-氯-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1-[3- (4-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5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5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5- 氯-N-[4-氯-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烟酰胺; N-[4-氯-3- (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烟酰 胺; 5_氟-吡啶-2-甲酰[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异丙胺; 5_氟-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 [ (2, 2, 3, 3-四甲基-环丙基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 (4-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戊胺; 6- 甲基-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戊胺; 喹啉-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2-氯-5- (4-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戊胺; I-[3-(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丁胺; 1-[3- (2-甲基-2-苯基-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6_三氟甲基-批啶-2-甲酰[3- (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4-甲基-苯 基]胺; 5_氯-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2- (2-氯-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5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4-氯-3- (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 基]胺; 5-氯-N-[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烟酰胺; I-[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二乙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6_氯-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 [ (1-苯基-环丙基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 {3-[2- (2, 6-二氯-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3_溴-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I-[5-(4-氟-苯甲酰基氨基)-2-甲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5_氟-1-氧基-吡啶-2-甲酰[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丙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 [2- (4-氯-苯基)-2-甲基-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喹啉-6-甲酰[4-氯-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3-甲基-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双环[4.2.0]辛-1(6),2,4-三烯-7-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 酰叔丁胺; N- [3- (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烟酰胺; 嘧啶-4-甲酰[2-氯-5-(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5_氯-吡啶-2-甲酰{3-[1-(4_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乙基]-苯基} 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丙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4-氯-3- (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 基]胺; 1- {3-[2- (2-氯-4-氟-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5-(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2-甲基苯 基]胺; 1- {3-[2- (2-氯-6-氟-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5- 甲基-吡嗪-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6- 氯-N-[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烟酰胺; 1-[3- (4-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4-氟苯 基]胺; 1- {3- [2- (2-氯-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 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 {3-[2- (2-氯-3, 6-二氟-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4_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4,4_二氟-环己基)胺; 1-[3-(3_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吡嗪-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N-[4-氯-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甲基-烟酰胺; [1,6]萘啶-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 {[1- (2, 4-二氯-苯基)-环丙基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 胺; 5_氟-吡啶-2-甲酰[3-(4-环丙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 {[1- (4-氯-苯基)-环丙基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 (4-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异丁基甲胺; 1-[3-(3,4_二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喹啉-3-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2-(2, 5-二甲基-噻唑-4-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 胺; 1- {3-[(二氢茚-1-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嘧啶-4-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N-[3- (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烟酰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 (2-二氢茚-2-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N-[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乙基-烟酰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异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N- [3- (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氟-烟酰胺; 1-[3-(3,5_二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4_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I-[3-(4-氟-苯甲酰基氨基)-4-甲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N-[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环丙基-烟酰胺; N-[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甲基-烟酰胺; 1- {3- [2- (2, 6-二氯-3-三氟甲基-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 丁胺; 5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异丁基-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 基]-苯基}胺; N-[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4-甲基-苯基]-5-甲基-烟酰胺; 1-[3-(4_氟-3-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6-甲基-吡啶-2-甲酰[3-(4-环丙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4_氯-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甲胺; 1- {3-[2- (2, 3-二氯-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喹啉-6-甲酰[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N- {3- [4- (1,1-二甲基-丙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5-甲基-烟酰 胺; I-[5-(4-氟-苯甲酰基氨基)-噻吩-3-基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N-[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6-甲氧基-烟酰胺; 1-[3-(3_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喹喔啉-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2- (2-氯-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5_氟-1-氧基-吡啶-2-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 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2_甲氧基-1-甲基-乙基氨基甲酰基)-哌 啶-1-基甲基]-苯基}胺; 1-[3- (2-苯基-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4_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2, 2, 2-三氟乙基)胺; 1-{3-[(5_甲基-噻吩-2-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 (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4-氟-苯 基]胺; 1- {3- [2- (2, 3-二氯-6-三氟甲基-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 丁胺; 1-[3- (4-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丙胺; 喹啉-3-甲酰[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4_甲基-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 基]-苯基}胺; 喹啉-3-甲酰[4-氯-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苯并呋喃-3-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 (3-氯-5-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3_氟-5-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N-[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乙基-烟酰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戊基甲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5-(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2-甲氧 基-苯基]胺; 1- {3-[2- (2, 3-二氯-6-氟-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4-甲基-吡啶-2-甲酰[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乙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2- (2-甲氧基-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 (2, 4-二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 (4-三氟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I-[4-(4-氟-苯甲酰基氨基)-噻吩-2-基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3-(3_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N-(3-((4-(环戊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d2甲基)苯基)-5-甲基烟酰胺; 1-{3-[(噻吩-3-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3_氟-4-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I-[3-(4-氟-苯甲酰基氨基)-4-甲氧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6_三氟甲基-吡啶-2-甲酰[3-(4-甲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2- (2, 4-二氯-5-氟-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1- [3- (3-三氟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哒嗪-3-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I-[3-(4-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2_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N-[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甲基-烟酰胺; I-[3-(4-乙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7-氯-喹啉-3-甲酰[3-(4-叔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胺; 1- {3-[2- (2, 4-二氯-苯基)-乙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叔丁胺; N-(3-((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d2甲基)苯基)-5-甲基烟酰胺; 1-[3-(3_氟-5-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 {3- [ (1H-吡咯-2-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3,4_二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 (2-三氟甲氧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N- [3- (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环丙基-烟酰胺; 1-[3-(2,3_二氟-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3_三氟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 {3-[4- (2-氟-乙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1-[3-(4_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1-羟基甲基-环戊基)胺; 1- {3- [ (7-氯-2, 3-二氢-苯并呋喃-4-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 胺; 1-[3- (4-氯-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2-甲氧基-乙基)胺; 1-[3- (4-氟-2-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I-{3-[((1S*,2S*) -2-苯基-环丙基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 胺; I-[3-(4-氯-2-甲基-苯甲酰基氨基)-苯甲基]-哌啶-4-甲酰环己胺; N- [3- (4-环己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基]-5-三氟甲基-烟酰胺; 6_三氟甲基-批啶-2-甲酰{3-[4-(3-甲基-丁基氨基甲酰基)-哌啶-1-基甲基]-苯 基}胺; 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弗雷茨M·古德P·盖里T·基梅尔林F·勒昂布尔T·普法伊费尔A·瓦尔德内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科特莱茵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