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丽鹏专利>正文

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225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它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缓冲杆、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前后保险挡板;所述缓冲杆由套管、伸缩导杆及缓冲装置构成,在套管的两端各设有一根伸缩导杆,每根伸缩导杆均由两段构成,其中一段完全套在套管内,另一段延伸出套管外,在位于套管内的两伸缩导杆之间设有缓冲装置,保险挡板连接于套管外的两伸缩导杆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目前汽车只能靠毁坏发动机室和车身前部的刚性结构使其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的现状,同时改进了目前汽车尾部防碰撞能力不足的缺陷,它可对汽车受到的撞击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从而较大限度地减轻车辆因正面碰撞、追尾而受到的损坏,保障乘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小轿车上的汽车防碰撞安全装置通常是由设于汽车前后且固定置于车架上的防撞保险挡板、驾驶室内的安全带及安全气襄组成。当汽车以每小时五十公里的速度受到正面撞击时,防撞保险挡板对其受到的撞击能量只起到轻微的缓冲作用就变形、破碎,车辆只能靠毁坏发动机室和车身前部的刚性结构使其变形来吸收有效的撞击能量;当汽车以每小时高于六十公里的速度受到撞击时,车身结构的变形就会延伸到驾驶室,造成乘员的伤害。而大中型客车、货车基本上都采用平头设计,没有有效的防碰撞能量缓冲吸能区,乘员、乘客的安全系数更低。另一方面,目前汽车的防碰撞设计重点基本上都是放在车身的前部份,对车尾部份的防碰撞设计技术还不注重,当连环追尾的事故发生时,车身损坏、人员伤亡的后果极为严重。随着汽车在普通家庭的日益普及和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日益完善,高速行车的时间和条件越来越多,雨天、雪天和大雾天气公路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事件也越来越多,连环多辆追尾事故也时有发生,每年全球由于汽车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一百万人,而中国每年就超过十万人之多。此外,目前的防碰撞保险挡板大都是由塑性保险挡板通过几个点与车架固定连接,当车辆与车辆、或物体、或行人发生碰撞时,由于塑性保险挡板与车架的连接是几个点的固定连接,保险挡板局部所受的撞击压力因受到左右点的固定限制,容易造成塌陷,从而导致断裂、破碎。断裂、破碎的保险挡板由于凌角尖而锋利,在事故中也常给位于车辆外部的行人人体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当今汽车的安全质量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汽车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它可对汽车所受到的撞击起到较好的缓冲效果,较大限度地减轻车辆因正面碰撞、追尾而受到的损坏,保障乘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缓冲杆、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前后保险挡板;所述缓冲杆由套管、伸缩导杆及缓冲装置构-->成,在套管的两端各设有一根伸缩导杆,每根伸缩导杆均由两段构成,其中一段完全套在套管内,另一段延伸出套管外,在位于套管内的两伸缩导杆之间设有缓冲装置,保险挡板连接于套管外的两伸缩导杆的端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确保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减震作用,所述缓冲装置可以为橡胶弹簧或者复合弹簧或者中部间隔具有缝隙的橡胶条。所述缓冲杆最好为两根;两根缓冲杆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为了防止当一侧伸缩导杆受到碰撞冲力,推动缓冲装置向另一侧移动,而使另一侧伸缩导杆向外伸出甚至脱离套管,在套管的端口设有收口装置,用来对伸缩导杆向套管外伸出起限位作用。所述的收口装置可以为套管端口的半封闭开口,伸缩导杆伸入套管内的部分设有直径大于套管端部的半封闭开口口径的坎肩。为了进一步对车辆四个角落处所受到的碰撞起缓冲作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如下:在套管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斜向车辆四个角落方向的侧向缓冲杆;侧向缓冲杆由侧套管、侧向伸缩导杆及侧向缓冲装置构成;侧套管的一端为封闭式,并固定在套管上,另一端为半封闭开口;侧向伸缩导杆的一端位于侧套管内,另一端延伸出侧套管外,位于侧套管外的侧向伸缩导杆的顶端与保险挡板连接。同样为了防止侧向伸缩导杆向外脱出侧套管,所述的侧向伸缩导杆伸入侧套管内的部分设有直径大于侧套管端部的半封闭开口口径的侧套管坎肩。此外,为了在车辆受到撞击时,保险挡板与伸缩导杆或侧向伸缩导杆的端部连接处具有足够的材料变形空间,从而避免保险挡板因局部塌陷而造成断裂、破碎,所述伸缩导杆的端部、侧向伸缩导杆的端部与保险挡板的连接分别为轨道连接,即保险挡板的内侧面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有以利伸缩导杆及侧向伸缩导杆的端部在其内滑行的轨道槽,轨道槽的两个终止端分别紧挨与同一保险挡板连接的两侧向伸缩导杆的外侧部设置;所述伸缩导杆及侧向伸缩导杆的端部上分别套置有与轨道槽配合的轴承。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进行阐述: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将套管安装于车辆底部的车架上或者直接利用车架上原先就连接的纵梁作为套管。当汽车受到撞击时,位于该部位的保险挡板首先受到撞击,而后推动该侧伸缩导杆向套管内收缩,挤压缓冲装置,在缓冲装置的作用下,车辆所受到的较大冲击力被大大地化解了(甚至该冲击力可被完全化解),另一侧的伸缩导杆受套管端部的半封闭开口的阻挡,不能向外脱出,而将剩下的冲击力由另一侧的伸缩导杆传递给车架,即将车辆受到的碰撞冲击力转化成对整辆车辆的向后(或向前)的拖拽力,由于此时传递的力已经得到很大削弱,因此可有效减少车辆被碰撞后的损伤。-->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原有的碰撞吸能基础上增设了一套更为有效的吸能装置,使得车辆可对其受到的碰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改变了目前汽车只能靠毁坏发动机室和车身前部的刚性结构使其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重度碰撞甚至可使驾驶室变形且伤至乘员)的现状,同时也改进了目前汽车尾部防碰撞能力不足的缺陷。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将以往保险挡板与车身采用点固定连接的方式改为保险挡板与伸缩导杆采用轨道连接方式,因此当位于汽车正面或尾部的保险挡板局部受到撞击时,保险挡板局部塌陷处所需的材料变形空间由连接点处的轨道提供,不容易因塌陷而造成断裂、破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缓冲杆、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前后保险挡板3;所述缓冲杆由套管1、伸缩导杆4及缓冲装置7构成,在套管的两端各设有一根伸缩导杆4,每根伸缩导杆均由两段构成,其中一段完全套在套管内,另一段延伸出套管外,在位于套管内的两伸缩导杆之间设有缓冲装置7,保险挡板连接于套管外的两伸缩导杆的端部。所述套管可直接利用车架2上原先就连接的纵梁作为套管,套管最好为方形管材或长方形管材,伸缩导杆的形状要与所选的套管形状相配合。上述缓冲杆为两根,两根缓冲杆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6;在套管的端口设有收口装置,用来对伸缩导杆向套管外伸出起限位作用,防止伸缩导杆受碰撞冲力向外脱出。所述的收口装置为套管端口的半封闭开口11,伸缩导杆伸入套管内的部分设有直径大于套管端部的半封闭开口口径的坎肩41。套管的端口和车架之间通过垫片5固定连接为一体。在套管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斜向车辆四个角落方向的侧向缓冲杆;侧向缓冲杆由侧套管1’、侧向伸缩导杆4’及侧向缓冲装置7’构成;侧套管的一端为封闭式,并固定在套管上,另一端为半封闭开口;侧向伸缩导杆的一端位于侧套管内,另一端延伸出侧套管外,位于侧套管外的侧向伸缩导杆的顶端与保险挡板连接(保险挡板的形状与所要保护的车辆的前后侧外轮廓线相对应)。所述的侧向伸缩导杆伸入侧套管内的部分设有直径大于侧套管端部的半封闭开口口径的侧套管坎肩41’。所述缓冲装置可以为橡胶弹簧或者复合弹簧或者中部间隔具有缝隙71的橡胶条。-->所述伸缩导杆的端部、侧向伸缩导杆的端部与保险挡板最好分别为轨道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固定连接,只是无法提供保险挡板局部塌陷处所需的材料变形空间),即保险挡板的内侧面沿车身宽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缓冲杆、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前后保险挡板(3);所述缓冲杆由套管(1)、伸缩导杆(4)及缓冲装置(7)构成,在套管的两端各设有一根伸缩导杆(4),每根伸缩导杆均由两段构成,其中一段完全套在套管内,另一段延伸出套管外,在位于套管内的两伸缩导杆之间设有缓冲装置(7),保险挡板连接于套管外的两伸缩导杆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设置的缓冲杆、沿车身宽度方向设置的一对前后保险挡板(3);所述缓冲杆由套管(1)、伸缩导杆(4)及缓冲装置(7)构成,在套管的两端各设有一根伸缩导杆(4),每根伸缩导杆均由两段构成,其中一段完全套在套管内,另一段延伸出套管外,在位于套管内的两伸缩导杆之间设有缓冲装置(7),保险挡板连接于套管外的两伸缩导杆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为橡胶弹簧或者复合弹簧或者中部间隔具有缝隙(71)的橡胶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为两根,两根缓冲杆之间还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6);在套管的端口设有收口装置,用来对伸缩导杆向套管外伸出起限位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的汽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口装置为套管端口的半封闭开口(11),伸缩导杆伸入套管内的部分设有直径大于套管端部的半封闭开口口径的坎肩(4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碰撞具有缓冲作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丽鹏
申请(专利权)人:游丽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