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用气囊罩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566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囊装置用气囊罩,包括:具有覆盖气囊的盖芯及层叠在盖芯的表面上的表皮层的罩主体;配置在表皮层的表面上的装饰物;以及将装饰物固定在表皮层的表面上的固定机构。表皮层的表面上的边由装饰物所覆盖。根据这种气囊罩,在安装装饰物时,能够容易地形成表皮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盖气囊的气囊罩。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通过在车辆冲撞时测知其冲撞并在瞬间膨胀展开气囊,使得气囊夹在车体和乘员之间从而保护乘员的气囊装置业已实用化。气囊装置例如设置在转向盘或副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上。由于气囊装置如此设置在转向盘或副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等车辆用内装饰零部件上,因此,要求提高外观和触感。已知有为了响应这种要求以盖芯和包覆了盖芯的外表面的表皮层构成气囊的构成部件中平时向室内露出的部分即气囊罩的气囊装置(例如,日本国特开2005-104307号公报)。平时,该气囊罩在覆盖容纳在模块内的气囊的同时,通过表皮层能够呈现作为内装饰材料的美观。不过,有在作为内装饰材料的气囊罩上希望安装显示文字或标志等的装饰物的要求。并且,有在气囊罩上安装装饰物时,希望避免表皮层的形成变得复杂化的要求。然而,上述公报未公开装饰物对具备表皮层的气囊罩的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安装装饰物时能够容易地形成表皮层的气囊罩。本专利技术的气囊装置用气囊罩,包括:具有覆盖气囊的盖芯及层叠在盖芯的外表面上的表皮层的罩主体;配置在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装饰物;以及将装饰物固定在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固定机构。其主要特征在于,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边由装饰物所覆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边由装饰物所覆盖,因此,不必对该边实施用来提高美观程度的处理。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形成表皮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了具有气囊罩的气囊模块的转向盘的正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气囊罩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III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只表示图3中的主体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气囊罩是在安装到汽车的转向盘上的气囊模块上应用的例子。如图1所示,转向盘1具备:环状的把手2;从该把手2的内周朝向转向盘1的中心伸出的三根辐条3;以及连结这些辐条3的毂(未图示)。在该转向盘1的中央部安装有具有气囊罩4的气囊模块。平时(气囊不动作时)气囊罩4覆盖气囊模块内的气囊5(参见图2)。这里,气囊5由来自充气机(未图示)的气体所膨胀展开。这些气囊5和充气机通过气囊模块的底板(未图示)固定在毂上。并且,气囊罩4与气囊5和充气机一起构成气囊模块。如图2及图3所示,气囊罩4具备:罩主体6;安装在该罩主体6上的装饰物7;以及用于将装饰物7安装在罩主体6上的后面板8。如图2及图3所示,罩主体6由使背面9c与气囊5相对并覆盖气囊5的盖芯9和层叠在该盖芯9的外表面9a上的表皮层10构成。盖芯9是树脂制品。盖芯9由热塑性石蜡(TOP)那样的热塑性人造橡胶的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较理想。在该盖芯9的外表面9a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装饰物7的凹部9b。另外,在盖芯9的背面9c上形成有槽状的划线(未图示)。在气囊5展开时,通过由气囊5从内侧挤压盖芯9,使得罩主体6以划线为起点断裂,从而打开气囊罩4。表皮层10由质地比盖芯9还软的软质材料构成。具体来讲,表皮层10通过未发泡聚氨酯的反应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该表皮层10具有大体一定的厚度的薄层。在该表皮层10的外表面10a上对合盖芯9的凹部9b也形成有用于安装装饰物7的凹部10b。该表皮层10与盖芯9一起插入形成。另外,如图4所示,在罩主体6上形成有贯通盖芯9表皮层10的安装孔-->11。这里,安装孔11的边18在从正面观察的情况下,在表皮层10被修边。如图3所示,装饰物7具有:配置在表皮层10的外表面10a上的装饰物主体12;从该装饰物主体12的背面突出设置并通穿安装孔11的杆16;以及设置在该杆16的前端的卡定突部13。装饰物7通过这些元件形成一体而构成。具体地,装饰物7通过TOP或聚酯人造橡胶(TPEE:热塑性聚酯人造橡胶,例如日东纺织株式会社制PELPRENETM)的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且在其表面上施行电镀和喷漆等表面处理。装饰物主体1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文字“A”(参见图1)。装饰物主体12在覆盖安装孔11的同时覆盖表皮层10的外表面10a上的边(安装孔11的边18)。后面板8具有与盖芯9的背面9c抵接的脚部14以及与装饰物7的卡定突部13配合的通孔15。该后面板8与卡定突部13一起构成固定部17。后面板8(固定部17)配置于盖芯9的背面9c一侧而且杆16嵌入其中。并且,后面板8(固定部17)在与装饰物7(装饰物主体12)一起夹持了表皮层10及盖芯9的状态下,将装饰物7(装饰物主体12)固定在盖芯9上。后面板8(固定部17)与安装孔11及杆16一起构成固定机构19。装饰物7(装饰物主体12)通过该固定机构19固定在表皮层10的外表面10a上。后面板8由改性聚亚苯基氧化物(PPO)形成。或者,后面板8由聚碳酸脂和尼龙66等形成。下面关于装饰物7对罩主体6的安装进行说明。首先,使装饰物7的杆16通穿罩主体6的安装孔11。接着,将装饰物7的装饰物主体12嵌入表皮层10的凹部10b后将装饰物主体12安装在表皮层10的外表面10a上。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此时,在杆16的前端尚未形成卡定突部13。接着,使杆16通穿后面板8的通孔15。在使后面板8的脚部14抵接在盖芯9的背面9c的状态下,在杆16的前端形成卡定突部13。若装饰物7是树脂制品,则热熔杆16而形成卡定突部13,若装饰物7是金属制品,则钝化杆16而形成卡定突部13。这样,在由装饰物7(装饰物主体12)和盖芯9夹持了表皮层10及盖芯9的状态下,装饰物7(装饰物主体12)固定在盖芯9上。此时,装饰物主体12与外表面10a面接触而受来自表皮层10的弹性恢复力。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外表面10a上的表皮层10的边(安装孔11的边18)由装饰物主体12所覆盖,因此,不必实施用来提高边18的美观程-->度的处理。其结果,能够容易地形成表皮层10。所谓提高美观程度是指去除形成于边18上的毛刺等的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19具备:贯通表皮层10及盖芯9形成而且由装饰物7所覆盖的安装孔11;通穿安装孔11而且与装饰物7结合的杆16;以及配置于盖芯9的背面而且与杆16固定在一起的后面板8。并且,在通过装饰物7和后面板8夹持表皮层10及盖芯9的状态下,装饰物7固定在盖芯9上。因此,能够将装饰物7可靠地固定在盖芯9上。这里,也可以考虑在盖芯的外表面上配置装饰物,在表皮层形成插入装饰物的插入孔的装饰物安装结构。然而在这种场合,由于表皮层的插入孔的边露出,因而美观程度较差。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面所述,由于安装孔11的边18由装饰物7所覆盖,因此,使气囊罩4的外观良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装饰物主体12受来自表皮层10的弹性恢复力而保持,因而防止装饰物主体12和表皮层10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能够使气囊罩4的外观更良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车辆冲撞时气囊罩4打开且物体碰到装饰物主体12的场合,由于在装饰物主体12上产生的冲击由表皮层10的压缩变形所吸收,因而抑制装饰物主体12破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表皮层10由未发泡聚氨酯构成,因此,表皮层10的触感良好,另外,由于发泡聚氨酯的成型性(流动性)良好,因此,能够提高气囊罩4的大量生产性。由于具有大体一定的厚度,且在气囊膨胀时可靠地破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装置用气囊罩,包括:    具有覆盖气囊的盖芯及层叠在所述盖芯的外表面上的表皮层的罩主体;    配置在所述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装饰物;以及    将所述装饰物固定在所述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皮层的表面上的边由所述装饰物所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9-29 2006-2691891.一种气囊装置用气囊罩,包括:具有覆盖气囊的盖芯及层叠在所述盖芯的外表面上的表皮层的罩主体;配置在所述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装饰物;以及将所述装饰物固定在所述表皮层的外表面上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的表面上的边由所述装饰物所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孔;与所述装饰物结合而且插入所述安装孔中的杆;以及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森健志涌田沙织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塑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