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及具有该固定器的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4977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及具有该固定器的安全带装置,即使卷收器侧的安全带和乘员侧的安全带之间的安全带打开角度变大,也可提高安全带的处理操作性。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具有:可滑动地插通安全带的安全带插通孔;和在车内侧的面及车外侧的面上,分别与安全带插通孔邻接的外突部。在车内侧的面和车外侧的面上,分别在与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邻接的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在与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因此,由于安全带与外突部的各薄壁部较弱地抵接,拉出安全带时的摩擦降低,因而即使安全带打开角度θ变大,也可顺利拉出安全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由车柱等车体支撑、并向乘员的肩膀方向引导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及使用该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设置在汽车等车辆座椅上的安全带装置,在碰撞时等对车辆施加较大减速度的紧急情况下,用安全带约束乘员。在这种安全带装置中,例如提出了具有由车体的车柱等支撑的、可滑动地引导安全带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安全带装置的各种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使从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安全带在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处弯曲折返,向乘员肩膀方向引导,从而由乘员舒适地佩戴。这样一来,使得安全带在正确的位置上约束乘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00964号公报但在安全带装置中,根据车辆布局的不同,存在必须将安全带卷收器配置在比乘员靠后很多的后方的情况。在这样将安全带卷收器配置在后方的情况下,在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处弯曲折返之前的安全带(即安全带卷收器侧的安全带)与在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处弯曲折返后的安全带(即乘员侧的安全带)之间的安全带打开角度变大。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中,与安全带-->插通孔邻接的模制树脂部分形成厚壁部,在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厚度方向(在车辆侧面为车内外方向)大幅外突。通过这样设置外突部,使安全带插通孔中的模制树脂部分的曲率半径增大,使安全带可在该部分顺利地滑动。这样在安全带插通孔的附近形成外突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当与安全带卷收器侧的安全带之间的安全带打开角度变大时,安全带与该外突部压接。因此,在拉出安全带时,安全带和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外突部之间的摩擦变大,无法顺利拉出安全带。并且,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因该摩擦力转动,容易产生安全带偏置(阻塞)。因此,在这种车辆布局下配置安全带卷收器时,安全带的处理操作性下降。因此想到通过扩大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安全带插通孔的宽度来防止安全带操作性的下降。但是,当扩大安全带插通孔的宽度时,安全带的宽度方向限制消失,因此同样容易发生阻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以上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卷收器侧的安全带与乘员侧的安全带之间的安全带打开角度变大,也可提高安全带的处理操作性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及使用该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安全带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具有从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安全带可滑动地插通的安全带插通孔,并且在车内侧的面及车外侧的面上分别具有与安全带插通孔邻接的外突部,通过所述安全带插通孔向乘员方向引导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在车内侧的面上,使所述外突部中、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形成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在下侧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并且在车外侧的面上,使所述外突部中、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形成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并且,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侧的面上的所述薄壁部,比处于下述位置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所述位置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设置所述薄壁部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左右对称;并且所述车外侧的面上的所述薄壁部,比处于下述位置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所述位置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设置所述薄壁部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左右对称。并且,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车内侧的面上的薄壁部和车外侧的面上的薄壁部均由凹部构成。另一方面,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装置,至少包括:乘员佩戴的安全带;安全带卷收器,可拉出地卷绕上述安全带,并且在上述紧急情况下工作而阻止拉出上述安全带;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向乘员方向引导从上述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安全带;舌片,可滑动地支撑在通过上述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上述安全带上;和带扣,设置在车体或车辆座椅上,可扣合或脱离地与上述舌片扣合,其特征在于,上述安全带导向固定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由于在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车内侧的面上,在与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并且在车外侧的面上,在与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因而当通过安全带插通孔的乘员侧安全带以最大的倾斜角度倾斜而向下方且车辆前方延伸设置时,乘员侧安全带的位于车辆前方侧的侧边缘一侧的部分可与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薄壁部较弱地抵接,并且当通过安全带插通孔前的卷收器侧安全带以最大的倾斜角度倾斜而向下方且车辆前方延伸设置时,卷收器侧安全带的位于车辆后方侧的侧边缘侧部分可与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薄壁部及其附近部分较弱地抵接。由此,当乘员进行佩戴安全带的操作时,安全带和外突部的薄壁部之间的摩擦减小,乘员可顺利地拉出安全带。在这种情况下,安全带从和乘员相比比较靠后的车辆后方被拉出,即使卷收器侧的安全带和乘员侧的安全带所成的安全带打开角度变大,也可减小安全带和两个薄壁部之间的摩擦,顺利地拉出安全带。这样一来,可提高安全带的处理操作性。并且,根据情况不同,也存在安全带几乎不与外突部的两个薄壁部及其附近部分抵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进一步抑制安全带和两个薄壁部及其附近部分之间的摩擦。并且,由于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车内侧的面上的薄壁部反面的车外侧的面不是薄壁部,并且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车外侧的面上的薄壁部反面的车内侧的面不是薄壁部,因而即使设置薄壁部也可确保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强度。并且,由于无需扩大安全带插通孔中央的安全带导向孔的宽度,因而可防止由于扩大该安全带导向孔的宽度而引起的安全带扭转、偏置(阻塞)的产生。并且,当由凹部构成各薄壁部时,只要使外突部的一部分凹陷即可,因而可使用以往安全带导向固定器,能够廉价地形成薄壁部。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的示意图。图2表示图1所示例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a)是表示车内侧的面的主视图,(b)是表示车外侧的面的后视图。图3是沿图2(a)中的III-III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a)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例中的安全带装置1和使用安全带卷收器的以往公知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一样,由下述部件构成:安全带卷收器3,固定在车辆座椅2附近的车体上;安全带4,从该安全带卷收器3拉出,并且前端的安全带固定器8固定在车体的地板或车辆座椅2上;安全带导向固定器5,向乘员肩膀方向引导从安全带卷收器3拉出的安全带4;舌片6,可滑动地支撑在从该安全带导向固定器5引导过来的安全带4上;和带扣7,固定在车体的地板或车辆座椅2上,且可扣合或脱离地将舌片6插入而与其扣合。图2表示该例的安全带导向固定器,(a)是表示车内侧的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具有从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安全带可滑动地插通的安全带插通孔,并且在车内侧的面及车外侧的面上分别具有与安全带插通孔邻接的外突部,通过所述安全带插通孔向乘员方向引导安全带,其特征在于,    在车内侧的面上,使所述外突部中、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形成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在下侧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并且    在车外侧的面上,使所述外突部中、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形成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4-13 2007-1058601.一种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具有从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安全带可滑动地插通的安全带插通孔,并且在车内侧的面及车外侧的面上分别具有与安全带插通孔邻接的外突部,通过所述安全带插通孔向乘员方向引导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在车内侧的面上,使所述外突部中、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形成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在下侧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并且在车外侧的面上,使所述外突部中、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后方侧外突部形成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在将安全带导向固定器安装到车体上的状态下与所述安全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下侧邻接的车辆前方侧外突部的壁厚薄。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端雄树杉山忠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