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内装后视镜功能的车门安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483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器件(1),该器件包括支撑件(10)和在该支撑件(10)上的控制装置(11),该控制装置(11)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该器件还包括在支撑件(10)上的选择装置(21),该选择装置(21)由使用者致动以选择第一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或第二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按照所述第一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由控制装置(11)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按照所述第二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由不位于所述支撑件(10)上的其他装置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器件。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多个电动配件的器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车载电动配件的数量的增加致使用来控制它们的器件数量的增加。例如,当前的机动车包括:用于控制车辆外部后视镜单元的镜子的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用于控制这些外部电动后视镜单元的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用于控制车辆的电动车窗玻璃的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用于控制车辆的电动车门的移动的一个或多个器件,等等。控制器件数量的这种增加对于体积而言是不利的。控制器件数量的这种增加的另一个不利之处涉及在此类机动车辆中使用的电缆长度的增加。又一个不利之处涉及在这些机动车辆的制造阶段安装此类控制器件的难度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车辆中的多个电动配件的改进的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器件,其能够解决上述不利之处中的至少一个。-->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器件,包括支撑件以及在该支撑件上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该器件另外包括在该支撑件上的选择装置,该选择装置可以由使用者致动以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或者第二控制模式,按照该第一控制模式由该控制装置来控制该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按照该第二控制模式由不位于该支撑件上的其他装置来控制该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非限制性优选方面如下:-该器件另外包括可以由使用者致动的、用于控制车辆车窗玻璃的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该第二控制装置位于该支撑件上;-该器件另外包括可以由使用者致动的、用于控制电动后视镜单元的镜子的移动的第三控制装置,该第三控制装置位于该支撑件上;-该支撑件由单个构件制成;-该支撑件适于被固定在车辆车门上;-该第一控制装置以及该第一选择装置被整合成同一组件;-该组件包括有三个位置的摇杆按钮;-该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按钮,该按钮可以被致动以控制车辆车窗玻璃的移动;-该器件另外包括可以由使用者致动的、用于控制车辆电动车门的移动的第四控制装置,该第四装置位于该支撑件上;-该器件另外包括可以由使用者致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控制装置的解除启用的第五控制装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五控制装置使之能够同时控制所述第二和第四控制装置的解除启用。例如,所述第五控制置包括:有两个位置的摇杆按钮。第一位置使之能够解除对所述第二和第四控制装置的启用以使得车辆后门及车辆电动后车窗玻璃不再能够被移动。第二位置使之能够启用所述第二和第四控制装置以使得车辆的后车门及后车窗玻璃可以被移动。应当指出,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术语“移动”是指配件相对于车身的-->相对移动。附图说明参考附图,通过阅读以下纯粹示意性而非限定性的描述,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器件的功能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器件,其适于被安装在车辆的车门上。特别地,该器件使之能够控制车辆的不同配件的电动机来移动这些配件。例如,这些配件是前和/或后车窗玻璃、车辆的右和左后视镜单元、车辆的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镜子以及车辆的前和/或后车门。应当指出,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上”、“下”、“前”、“后”、“右”和“左”这些参照涉及坐在车辆中的观察者,具体地是在供车辆驾驶员使用的座位上。如图1所示,器件1包括支撑件10以及用于控制不同配件的移动的控制装置。这些控制装置位于支撑件10上。支撑件10是整体支撑件。应当指出,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术语“整体支撑件”是指这样的支撑件:它包括例如通过模制形成的单个构件,或者是包括多个构件的支撑件,该支撑件的所有构件彼此接触以使得如此获得的支撑件是一个整体。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撑件是由塑料制成的。器件1包括第一控制装置11,它可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车辆的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移动(后视镜单元相对于车门的移动,所述后视镜单元被固定在该车门上)。具体地,第一控制装置11的致动使之能够引起右和左后视镜单元向内和向外折开。器件1另外包括可以由使用者致动的第一选择装置21。-->第一选择装置21使得使用者能够从多个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中选择一种后视镜单元移动控制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选择装置21的致动使得使用者能够从以下模式中选择一种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针对后视镜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式,按照该模式由第一控制装置11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以及-针对后视镜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式,按照该模式由不位于支撑件10上的用于后视镜单元的其他控制装置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例如,不位于支撑件10上的其他装置是用于将车辆车门锁定/解锁的遥控装置。在此情况下,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是通过致动该遥控装置来控制的,致动该遥控装置以解锁车辆车门从而引起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向外折开,并且致动该遥控装置以锁定车辆车门从而引起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向内折入。在所有情况下,当选择针对后视镜单元的第二控制模式时,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向外折开以及向内折入是“自动地”执行的,也就是说它不是由于使用者控制后视镜单元移动而直接引发的,而是与使用者所希望控制的另一车辆功能性(例如锁定/解锁车门)相关联。相反,当选择针对后视镜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式时,车辆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是由于使用者通过致动第一控制装置11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而直接引发的。这称作  “手动”模式。当选择针对后视镜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式时,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移动只由第一控制装置11来控制。因此,该后视镜单元的移动不再与其他功能性相关联。例如,当选择针对后视镜单元的第一控制模式时,通过致动所述遥控装置锁定(或解锁)车门,不包括使向外折开的(或向内折入的)后视镜单元向内折入(或向外折开)。当选择后视镜单元第二控制模式时,右和左后视镜单元的移动只由不-->位于支撑件10上的其他控制装置来控制。该第一选择装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其车辆的功能性,具体地,该第一选择装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选择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来选择对于其所处情形而言较好的后视镜单元控制模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装置11与第一选择装置21被整合成同一组件20。例如,组件20是有三个固定位置的摇杆按钮,这些位置与特定的控制相关联。这使之能够简化后视镜单元的这两个移动功能性的使用。例如,使用者致动所述摇杆按钮以将其置于:-第一固定位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选择手动模式并引起该后视镜单元向外折开,-第二固定位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选择手动模式并引起该后视镜单元向内折入,-第三固定位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选择自动模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器件1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12,它可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车辆的前和/或后车窗玻璃的移动。具体地,第二控制装置12的致动使之能够控制车辆的前和/或后车窗玻璃向上或向下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12是具有其中仅有一个固定位置的三个位置的摇杆按钮,当这些按钮处于其固定位置中时不引起任何移动,而当使用者持续致动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时,由使用者在另外两个位置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中致动这些按钮引起车辆的车窗玻璃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当使用者停止按压该第二控制装置时,车窗玻璃的移动即被中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控制装置12是具有其中仅有一个固定位置的五个位置的摇杆按钮,当这些按钮处于其固定位置中时不引起任何移动。相对于上述三个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器件(1),包括支撑件(10)以及在该支撑件(10)上的控制装置(11),该控制装置可以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它另外包括在该支撑件(10)上的选择装置(21),该选择装置可由使用者致动以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按照该第一控制模式由所述控制装置(11)来控制所述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或者-第二控制模式,按照该第二控制模式由不位于所述支撑件(10)上的其他装置来控制所述后视镜单元的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R 2005-11-29 05-120661.一种控制器件(1),包括支撑件(10)以及在该支撑件(10)上的控制装置(11),该控制装置可以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后视镜单元的移动,其特征在于,它另外包括在该支撑件(10)上的选择装置(21),该选择装置可由使用者致动以选择:-第一控制模式,按照该第一控制模式由所述控制装置(11)来控制所述后视镜单元的移动,或者-第二控制模式,按照该第二控制模式由不位于所述支撑件(10)上的其他装置来控制所述后视镜单元的移动。2.如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器件(1),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另外包括第二控制装置(12),该第二控制装置可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车辆的车窗玻璃的移动,该第二控制装置(12)位于所述支撑件上。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器件(1),其特征在于,该器件另外包括第三控制装置(13),该第三控制装置可由使用者致动以控制所述后视镜单元的镜子的移动,该第三控制装置(13)位于所述支撑件(10)上。4.如前述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雷斯JJ雷卡尔
申请(专利权)人:雷诺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