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3074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7:05
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100),包括:变速机构(30),包括具有不同齿轮比的多个齿轮组,并且被放置在输入轴(32a,32b)与输出轴(37)之间;离合器(20),改变在所述变速机构(30)的所述输入轴(32a,32b)与驱动轴(12)之间的转矩的传输状态,所述转矩从驱动源(10)提供给所述驱动轴(12);以及控制部(31),通过将所述输入轴(32a,32b)连接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33',34a,34b,34c,34d,34e,34f,34r,35a,35b,35c,35d,35e,35f,35r,38)来在所述输入轴(32a,32b)与所述输出轴(37)之间建立力矩传输状态。采用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减少切换齿轮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100),包括:变速机构(30),包括具有不同齿轮比的多个齿轮组,并且被放置在输入轴(32a,32b)与输出轴(37)之间;离合器(20),改变在所述变速机构(30)的所述输入轴(32a,32b)与驱动轴(12)之间的转矩的传输状态,所述转矩从驱动源(10)提供给所述驱动轴(12);以及控制部(31),通过将所述输入轴(32a,32b)连接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33',34a,34b,34c,34d,34e,34f,34r,35a,35b,35c,35d,35e,35f,35r,38)来在所述输入轴(32a,32b)与所述输出轴(37)之间建立力矩传输状态。采用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减少切换齿轮的时间。【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
本公开大致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JP2011-218890A(以下称作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根据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已知驱动装置,在意图进行齿轮换档操作(gear shiftoperat1n)的状态下,输入轴的转速需要增大至允许输入轴连接到待换挡的齿轮的预定转速。因此,提出了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使用发动机的驱动力接合离合器以增大输入轴的转速的技术,以及在输入轴的转速达到允许输入轴连接到齿轮的转速的状态下在断开离合器之后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的技术。 然而,在接合离合器之后通过增大发动机的转速来增大输入轴的转速的状态下,将输入轴的转速增大至允许输入轴连接到齿轮的转速需要很长的时间,导致输入轴与齿轮的连接很费时。 因此,需要一种不易受到上述缺陷影响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变速机构,包括具有不同齿轮比的多个齿轮组,并且被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所述变速机构切换所述齿轮组中的每个齿轮组的力矩传输状态和非力矩传输状态,在所述力矩传输状态下,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传输力矩,在所述非力矩传输状态下,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不传输力矩;离合器,改变在所述变速机构的所述输入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转矩的传输状态,所述转矩从驱动源提供给所述驱动轴;以及控制部,在使用所述变速机构处的所述离合器建立从所述驱动轴不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的状态之后,在于所述控制部增大经由所述驱动轴传输转矩的状态下使用所述离合器建立从所述驱动轴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的状态之后,通过在所述输入轴的转速与所述驱动轴的转速一致之前建立从所述驱动轴不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的状态而借由在所述输入轴处产生的惯性力将所述输入轴的转速增加到大于所述驱动轴的转速的同时,通过将所述输入轴连接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来在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建立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在较少的时间内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来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进入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变速机构包括齿轮啮合机构中的爪形离合器和所述齿轮啮合机构,其中所选择的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中的至少一个由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其中一个可旋转的齿轮连接到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以从所述非力矩传输状态切换到所述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爪形离合器的转速可以与齿轮的转速一致,使得爪形离合器可以与齿轮接合。因此,由于爪形离合器与齿轮之间的旋转差导致的惯性可以减小,并且可以防止车辆抖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在在将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连接到所述输入轴之后所述驱动轴的转速达到允许所述驱动轴将转矩传输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的转速且该齿轮为被连接到所述输入轴的齿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离合器建立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输入轴之间传输转矩的状态。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因为在驱动轴的转速与输入轴的转速一致之后,可以接合离合器以传输转矩。因此,可以防止离合器磨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借助通过建立不从所述驱动轴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的状态在所述输入轴处产生的惯性力增大所述输入轴的转速的同时所述输入轴的转速达到允许所述输入轴连接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的转速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连接到所述输入轴。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来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进入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当借助通过建立不从所述驱动轴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的状态在所述输入轴处产生的惯性力在增大后降低所述输入轴的转速的同时所述输入轴的转速达到允许所述输入轴连接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的转速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连接到所述输入轴。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来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进入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在增大经由所述驱动源传输的转矩之后,在所述控制部使用所述离合器建立从所述驱动轴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的状态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通过滑动所述离合器来传输转矩。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因为可以有利地增大与驱动轴的转速不同的输入轴的转速。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接合离合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所述控制部增大经由所述输入轴传输的转矩的情况下,当对齿轮降档时,在所述输入轴处于自由旋转状态的状态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离合器滑动。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因为可以有利地增大与驱动轴的转速不同的输入轴的转速。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接合离合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离合器接合,以便将表示所述输入轴的转速的加速度的第一梯度增大到大于表示所述驱动轴的转速的加速度的第二梯度。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来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进入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在所述输入轴的转速与所述输入轴的转速一致之前,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来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进入力矩传输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在所述控制部通过暂时滑动所述离合器增大经由所述输入轴传输的转矩并建立力矩传输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输入轴的转速增大到最大程度之后减小的情形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构成所述齿轮组的所选择的齿轮连接到所述输入轴。 根据上述公开内容,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在较短时间内将输入轴连接到齿轮来使输入轴和输出轴进入力矩传输状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前述和其它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为清晰,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此处公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2示出一框图,其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变速器ECU所提供的软件配置; 图3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第一时序图,其示出降档操作中所操作的控制;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的第二时序图,其示出降档操作中所操作的控制;以及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流程图,其示出用于控制降档操作的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10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100),包括:变速机构(30),包括具有不同齿轮比的多个齿轮组,并且被放置在输入轴(32a,32b)与输出轴(37)之间,所述变速机构(30)切换所述齿轮组中的每个齿轮组的力矩传输状态和非力矩传输状态,在所述力矩传输状态下,所述输入轴(32a,32b)与所述输出轴(37)之间传输力矩,在所述非力矩传输状态下,所述输入轴(32a,32b)与所述输出轴(37)之间不传输力矩;离合器(20),改变在所述变速机构(30)的所述输入轴(32a,32b)与驱动轴(12)之间的转矩的传输状态,所述转矩从驱动源(10)提供给所述驱动轴(12);以及控制部(31),在使用所述变速机构(30)处的所述离合器(20)建立从所述驱动轴(12)不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32a,32b)的状态之后,在于所述控制部(31)增大经由所述驱动轴(12)传输转矩的状态下使用所述离合器(20)建立从所述驱动轴(12)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32a,32b)的状态之后,通过在所述输入轴(32a,32b)的转速(302)与所述驱动轴(12)的转速(301)一致之前建立从所述驱动轴(12)不传输转矩到所述输入轴(32a,32b)的状态而借由在所述输入轴(32a,32b)处产生的惯性力将所述输入轴(32a,32b)的转速(302)增加到大于所述驱动轴(12)的转速(301)的同时,通过将所述输入轴(32a,32b)连接到构成所述齿轮组的齿轮(33',34a,34b,34c,34d,34e,34f,34r,35a,35b,35c,35d,35e,35f,35r,38),来在所述输入轴(32a,32b)与所述输出轴(37)之间建立力矩传输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芳弘原田新也森匡辅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