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进的润滑结构的差速齿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92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润滑结构得到改进的差速齿轮组,包括形成在转动轴中心上的、具有平坦的内表面且具有圆形内周的凹槽的小齿轮,在其外周形成齿轮,还包括端部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小齿轮轴,这样小齿轮轴的端面面对所述凹槽的所述内表面,并且通过切割对应于所述凹槽的内周的所述小齿轮轴的外周的一侧形成平坦的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引用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2007年12月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7-0124929的优先权和权益,其整个内容引用在此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齿轮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的润滑结构得到改善的差速齿轮组,从而耐用性和安全性得到提高。
技术介绍
通常,差速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从驱动轴传递到驱动桥。当车辆转弯时,差速装置防止车轮滑动。通常的差速齿轮包括小齿轮、半轴齿轮(side gear),齿圈以及外壳。所述小齿轮被固定到半轴齿轮上,半轴齿轮花键连接到后半轴(axleshaft)上。图1是一般的差速齿轮组的部分剖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差速齿轮组包括壳体100、小齿轮轴105、小齿轮110、半轴齿轮115、以及半轴120。然而,当小齿轮110绕小齿轮轴105旋转时,小齿轮110的内周和小齿轮轴105的外周之间的润滑效率会降低。此外,在特殊情况还存在元件105和110彼此粘住的问题。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只是用于增加对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可能包括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是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润滑结构的优点的差速齿轮组,这样小齿轮良好地在小齿轮轴上转动,从而其耐用性得到提高并且摩-->擦被降低。一种其中的润滑结构得到改善的差速齿轮组,包括小齿轮,其具有形成在转动轴中心上的凹槽,该凹槽具有平坦的内表面和圆形内周,在其外周形成齿轮,和端部插入所述凹槽中的小齿轮轴,小齿轮轴的端面面对所述凹槽的所述内表面,并通过切割对应于所述凹槽的内周的所述小齿轮轴的外周一侧形成平坦的部分。穿过所述平坦的部分至其相对的外表面形成油孔,以及两个平坦的部分可以形成在各自的侧面上。所述小齿轮轴的端面的中心部分可以与所述内表面接触,以及它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小齿轮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在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部分到外周的边缘方向逐渐变大。在所述小齿轮的转动轴的中心上具有圆形形状的凹槽可以形成在小齿轮的两侧,以及小齿轮轴被插入所述两个凹槽中。所述平坦的部分和所述凹槽的内周之间可以形成弧形间隔。相应地,润滑剂置于所述平坦的部分和所述小齿轮的内周之间,所以润滑效率得到改善。并且,流油的油孔形成在所述小齿轮轴上,从而润滑效率在所述小齿轮和所述小齿轮轴滑动的区域上得到改善。此外,小齿轮轴被插入形成在所述小齿轮上的凹槽中,所述小齿轮轴的端面与所述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小化,所以摩擦/磨损被降低而润滑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地,在所述小齿轮轴的端面与形成在所述小齿轮上的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隔,所以润滑效率得到改善。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的差速齿轮组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差速齿轮组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差速齿轮组的部分细节剖视图。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部分V的详细剖视图。--><表示附图中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的说明>200:壳体                         202:齿圈205a,205b:小齿轮轴              210a,210b:小齿轮215:半轴齿轮                     220:半轴300a,300b,410:间隙             310:转动轴305a,305b:凹槽                  400:平坦的部分405:油孔                         505:内表面具体实施方式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充分地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述实施例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改进,但所有的改进都不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或范围。参考附图,下面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差速齿轮组。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差速齿轮组的部分剖面图。如图2所示,差速齿轮组包括壳体200、齿圈202、小齿轮轴205、小齿轮210a和210b、半轴齿轮215、以及半轴220。齿圈202位于壳体200外部。齿圈202通过小齿轮(未示出)转动,所述小齿轮形成在驱动轴(未示出)的末端。相应地,齿圈202和壳体200转动。半轴220被插入到壳体200的左右两侧,半轴齿轮215花键连接至半轴220端部。半轴220的半轴齿轮215与小齿轮210a和210b耦合。小齿轮包括第一小齿轮210a和第二小齿轮210b,小齿轮轴205布置于第一小齿轮210a和第二小齿轮210b内。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小齿轮轴205包括第一小齿轮轴205a和第二小齿轮轴205b。在第二小齿轮210b的一侧转动轴中心上形成有凹槽,第二小齿轮轴205b被插入所述凹槽中。并且,在第一小齿轮210a的两侧转动轴中心上形成有凹槽,第二小齿轮轴205b和第一小齿轮轴205a分别插入所述凹槽中。第一小齿轮210a与第一小齿轮轴205a和第二小齿轮轴205b的连-->接结构将参考图3详细说明。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差速齿轮组的部分细节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一小齿轮210a与所述半轴齿轮215外啮合并绕转动轴310的中心转动。第一凹槽305a形成在第一小齿轮210a的一侧,第二凹槽305b形成在另一侧。第一小齿轮轴205a被插入第一凹槽305a中以及第二小齿轮轴205b被插入第二凹槽305b中。第一凹槽305a以及第二凹槽305b具有圆形的内周,小齿轮轴205a以及205b插入其中。进一步地,第一凹槽305a以及第二凹槽305b的内表面是平坦的。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端部插入第一凹槽305a中,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端面面对第一凹槽305a的内表面。特别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端面具有特别的形状。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端面上的中心部分与第一凹槽305a的内表面接触,从第一凹槽305a的内表面至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端面距离向着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边缘方向逐渐变大。相应地,在第一小齿轮轴205a的端面和第一凹槽305a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300a,润滑剂放入所述间隙300a内。因此,当小齿轮210a沿小齿轮轴205a转动时润滑效率得到改善。第二小齿轮轴205b的端面上的中心部分与第二凹槽305b的内表面接触,第二小齿轮轴205b的端面与第二凹槽305b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向着第二小齿轮轴205b的边缘方向逐渐变大。相应地,在第二小齿轮轴205b的端面边缘和第二凹槽305b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300b,润滑剂放入所述间隙300b内。因此,当小齿轮210b沿小齿轮轴205b转动时润滑效率得到改善。特别地,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小齿轮轴205未穿透第一小齿轮210a。通常,在小齿轮轴穿透的情况下,润滑剂可以经过穿透孔,但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形成穿透孔。参见图2,当小齿轮210和所述小齿轮轴205绕半轴220的中心线旋转时,由于离心力润滑剂不会经过第一小齿轮210a移动到壳体200的内表面。-->这里,在小齿轮轴205完全穿透所述小齿轮210的情况下,在小齿轮210和小齿轮轴205之间放置的润滑剂会移动到壳体200的内侧,因此降低了润滑效率。然而,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小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结构得到改进的差速齿轮组,包括: 小齿轮,其具有形成在转动轴的中心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平坦的内表面和圆形的内周,在该小齿轮外周形成齿轮;以及 小齿轮轴,其端部插入所述凹槽中,这样其端面面对所述凹槽的所述内表面,且通过切 割对应于所述凹槽的所述内周的该小齿轮轴的外周的一侧形成平坦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12-4 10-2007-01249291、一种润滑结构得到改进的差速齿轮组,包括:小齿轮,其具有形成在转动轴的中心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具有平坦的内表面和圆形的内周,在该小齿轮外周形成齿轮;以及小齿轮轴,其端部插入所述凹槽中,这样其端面面对所述凹槽的所述内表面,且通过切割对应于所述凹槽的所述内周的该小齿轮轴的外周的一侧形成平坦的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结构得到改进的差速齿轮组,其中穿过所述平坦的部分至其相对的外表面形成油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结构得到改进的差速齿轮组,其中两个平坦的部分形成在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载宪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