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油箱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794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油箱防护罩,包括罩设于油箱上的内罩以及设于内罩外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采用多根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连接而成,在每根ABS管的U形内腔内规律的设有多根加强筋。本技术方案,防护架采用U形管制作,使得它与内罩的贴合面积更大,更能够与内罩相贴合,进而使得防护架与内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由于防护架采用ABS材质,它的成本更低;并且,U形管更省材料,节省了生产成本;在U形管的形内腔设置加强筯,使得本防护架的防护力度、挤压力度比一般的防护架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油箱防护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罩,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油箱防护罩。
技术介绍
摩托车油箱防护罩设置于摩托车的车身上,它用于遮蔽油箱,对油箱起到防护的作用。现有技术的摩托车油箱防护罩一般采用焊管与内罩的组合,即将焊接后的防护架与内罩重叠并且固定在一起。还有一些防护罩采用铝合金与内罩的组合,组合方式同上。采用焊管与内罩的组合结构主要缺陷在于对焊接的要求高,尺寸波动较大,并且焊管采用的是圆形,它与内罩的接触面较小,导致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差,并且浪费较多的原材料。采用铝合金结构成本太高、同时也存在对焊接要求高、尺寸波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摩摩托车油箱防护罩,能够解决现有的防护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还能够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油箱防护罩,包括罩设于油箱上的内罩以及设于内罩外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采用多根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连接而成,在每根ABS管的U形内腔内规律的设有多根加强筋。本技术方案,防护架采用U形管制作,使得它与内罩的贴合面积更大,更能够与内罩相贴合,进而使得防护架与内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由于防护架采用ABS材质,它的成本更低;并且,U形管更省材料,节省了生产成本;在U形管的形内腔设置加强筯,使得本防护架的防护力度、挤压力度比一般的防护架好。作为优化,所述防护架包括上主架、下主架,所述上主架的两端分别与下主架的两端相连,并且它们连接后形成一中空的腹腔;所述防护架还包括连接于上主架与下主架之间且位于所述腹腔内的多根腹杆,所述多根腹杆将所述中空的腹腔分成若干子腹腔,所述上主架、下主架以及腹杆均为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它们的U形内腔内规律的设有多个U型加强筋。本方案中,防护架采用主架与腹架的方式,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利用最少的ABS管达到最强的防护力度。作为优化,所述内罩的外表面具有多个与所述子腹腔紧密配合的隆起,在每个隆起之间形成与腹杆匹配的凹陷。这样设置,可以使内罩的隆起与防护架的子腹架凹凸配合,凹陷与腹杆凹凸配合,以使得内罩与防护架的配合力度更强,更能够紧密配合,能够使得防护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作为优化,所述中空的腹腔为三角形,所述腹杆为两根,所述子腹腔为三角形。类似于三角形的防护架,它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作为优化,上主架的一端与下主架的一端连接,上主架的另一端与下主架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该连接杆使上主架的另一端和下主架的另一端竖向间隔一预定距离。作为另一个变换的方案,本方案能够使防护架与内罩形状相似,配合度更强。作为优化,所述下主架上开设有与内罩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在所述内罩上的相应位置处亦开设有与该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并与一卡子螺纹连接;在内罩上相应位置处还开设有分别与所述两根腹杆连接的第三连接孔,在两根腹杆上分别设有朝向内罩的内螺纹柱,第二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位于两根腹杆上的内螺纹柱螺纹连接。内罩与防护架可拆卸的连接,方便后续的拆装。作为优化,在上主架与下主架一端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将防护架固定于摩托车的车身上的第一固定孔,在所述内罩一端的相应位置处亦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将防护架和内罩固定在所述摩托车的车身上;在所述内罩的另一端还开设有第三固定孔,螺栓穿过第三固定孔以将内罩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摩托车的车身上。通过螺纹连接,方便将整个防护罩可拆卸的固定于摩托车的车身上。作为优化,所述内罩采用ABS材质制作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油箱防护罩相比于现有技术,它的有益效果是:防护架采用U形管制作,使得它与内罩的贴合面积更大,更能够与内罩相贴合,进而使得防护架与内罩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由于防护架采用ABS材质,它的成本更低;并且,U形管更省材料,节省了生产成本;在U形管的形内腔设置加强筯,使得本防护架的防护力度、挤压力度比一般的防护架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摩托车油箱防护罩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摩托车油箱防护罩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首先,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有必要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例如:本文中若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当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文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关于实施例:请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摩托车油箱防护罩包括罩设于油箱上的内罩1以及设于内罩1外的防护架2,所述防护架2采用多根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连接而成,在每根ABS管的U形内腔25内规律的设有多根加强筋,所述防护架2的U形面与内罩1相贴合。具体地:所述内罩1采用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质制作而成,它具有向油箱方向内凹的内表面。本实施例所述的内罩1的形状与现有技术中的内罩1在同小异,此处便不在对内罩1的形状进行详细的阐述。所述防护架2采用ABS材质制作而成,它包括上主架21、下主架22,所述上主架21的两端分别与下主架22的两端相连,并且它们连接后形成一中空的腹腔;所述防护架2还包括连接于上主架21与下主架22之间且位于所述腹腔内的多根腹杆23,所述多根腹杆23将所述中空的腹腔分成若干子腹腔24,所述上主架21、下主架22以及腹杆23均为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它们的U形内腔25内规律的设有多个U型加强筋。多根U型加强筋沿每根ABS管的轴向上规律的分布在每根ABS管的U型内腔中。具体的:本例中,采用两根腹杆2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腹杆23的根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进行增加或者减少。所述上主架21的一端与下主架22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摩托车油箱防护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油箱防护罩,包括罩设于油箱上的内罩以及设于内罩外的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采用多根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连接而成,在每根ABS管的U形内腔内规律的设有多根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油箱防护罩,包括罩设于油箱上的内罩以及设于内罩外的防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采用多根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连接而成,在每根ABS管的U形内腔内规律的设有多根加强筋;所述防护架包括上主架、下主架,所述上主架的两端分别与下主架的两端相连,并且它们连接后形成一中空的腹腔;所述防护架还包括连接于上主架与下主架之间且位于所述腹腔内的多根腹杆,所述多根腹杆将所述中空的腹腔分成若干子腹腔,所述上主架、下主架以及腹杆均为横截面为U形的ABS管,它们的U形内腔内规律的设有多个U型加强筋;所述内罩的外表面具有多个与所述子腹腔紧密配合的隆起,在每个隆起之间形成与腹杆匹配的凹陷;所述中空的腹腔为三角形,所述腹杆为两根,所述子腹腔为三角形;上主架的一端与下主架的一端连接,上主架的另一端与下主架的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杆连接,该连接杆使上主架的另一端和下主架的另一端竖向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下主架上开设有与内罩连接的第一连接孔,在所述内罩上的相应位置处亦开设有与该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第一固定件依次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琦秦大辉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